《奇门遁甲》著作介绍
《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术数著作,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为三式之首,最有理法。其本质是一门高等的天文物理学,揭示了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情况。
《奇门遁甲》最初创立时,共有四千三百二十局,风后改良为一千零八十局,到周朝时姜尚因为行军布阵的需要压缩为七十二局,汉代的张良得黄石公传授后,再次改革,成为现在使用的阴遁九局、阳遁九局,共十八局。
由此可见《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很多代人共同研究的结果,它包含有天文学、历法学、战争学、谋略学、哲学等。现在《奇门遁甲》又通常被人简称“奇门”、“奇门遁”、“遁甲”。民间流传的俗语有“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
奇门遁甲的基本格局反映了社会的人事、生活、社会制度,及天文、地理、物候等,其典型代表人物,在古代,有传说的黄帝、姜太公、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古代奇门遁甲应用于战争。
简要介绍
应用
奇门遁甲,原来是中国古老的一门术数。它往往被认为是做占卜之用,有一说法是说《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经过长期观察、反复验证,总结出来的一门传统珍贵文化遗产;还有一说《奇门遁甲》是修真的功法。
由於元朝后外族入侵,导致资料大量损毁遗失,出现了众多流派。按照功能划分,奇门遁甲有理数奇门和法术奇门两种。
奇门遁甲的基本格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事、生活、社会制度,及天文、地理、物候等方方面面。
奇门遁甲源于感性思维,发展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形象、比类取象的联想力,以及观物取象的直观思维,类聚群分的逻辑思维,极数通变的象数思维等方法。奇门遁甲一术,或曰黄帝伐蚩尤时命风后所作。其法用洛书与后天八卦,按节气时日干支而起奇门以择日也。
奇门遁甲的发展历史凝结了中国古代社会精英和优秀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它在周秦时期称为“阴符”,汉魏时期易名“六甲”,隋唐及宋元时期改称为“遁甲”,明清以后方始统称为“奇门遁甲”。
关于奇门遁甲的起源,在道教古籍《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轩辕本纪》、《神机制敌太白阴经》、《烟波钓叟歌》等多有记载。大致为当年蚩尤作乱,黄帝频战不克,九天玄女授奇门遁甲术于轩辕黄帝,助黄帝以灭蚩尤,以此来推,奇门遁甲至今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它被称为黄老道家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号称帝王之学/最高预测学,相传创始人为九天玄女。
“黄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武力统一中原的原始社会领袖。“炎黄子孙”,“三皇五帝”,其中便包含黄帝。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在司马迁《史记》中即有记载:“诸侯咸归轩辕,一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之后天下有不顺者,黄帝的而征之,平者去之。”司马迁是史学家,但又对星占、卜筮等术数学以及对神的祭祀与崇拜有极大的兴趣。
在《史记》中专辟两篇论术数之学《史记·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但在记述黄帝与蚩尤的战争时,却没有丝毫神话口吻。
黄帝以战争统一了中原,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军事统帅。后人把奇门遁甲的发明权放在了黄帝的盛名之下,其目的是要把奇门遁甲抬高为治国安邦、行军布阵之术。其典型代表人物,在古代有黄帝、风后、姜尚、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高道。在当代有张衡、章子淇、李锦泉等。
现有可考史料记载“奇门遁甲”,应以《抱朴子》之论为最早。道士葛洪在《抱朴子》里对遁甲术的记载要比《后汉书》所记早了近一个世纪,结合《隋书·经籍志》记录的遁甲书的各种署名,可以确定历史上葛洪是将奇门遁甲术公布于社会大众的第一人,道士葛洪对奇门遁甲术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这些历史记载和传说可以说明,奇门遁甲术不是一个人创作出来的,而是几代人乃至数代人共同创造的结果,包含有民族的哲学智慧、历法学、宇宙社会观、天文学知识、战争学、谋略学等,这些记载和传说还告诉我们,由于古代封建皇权的统治,导致奇门遁甲术在产生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是在极少数人手中掌握的。
奇门遁甲在现代社会的初级应用主要是预测,高级应用为化解、运筹。
根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奇门遁甲起源于四千六百多年前,道家祖师轩辕黄帝大战蚩尤之时;当时我们的祖先黄帝和蚩尤在涿鹿展开一前所未有的一场大战,蚩尤身高七尺,铁头铜身刀枪不入,而且会呼风唤雨;在战场上制造迷雾,使得黄帝的部队迷失方向。
发展应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奇门遁甲以易经八卦为基础,结合星相历法、天文地理、八门九星、阴阳五行、三奇六仪等要素,是中国预测学中集大成者、是易经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因此奇门遁甲自古被称为帝王学。古代使用奇门遁甲之术的贤圣们大多是治国平天下的军师,如姜太公、范蠡、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高道。
奇门遁甲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国事、兵法方面。
奇门遁甲术数,以其独特的思维体系及逻辑程序,显现了人类在不同的思维时空中继而不同思维定势的灵活本能,因此自古至今千百年来倍受皇家推崇。奇门遁甲离不开易学思维,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剖析内在规律。
- 上一篇:哈尔科夫国立大学介绍
- 下一篇:爱德华四世去世后的王位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