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外八庙的历史渊源

外八庙,清朝初年中国藏传佛教在中国蒙和藏地区(包括青海和新疆)势力强大,教徒信仰极其虔诚,佛经教义是蒙和藏人民的精神支柱。喇嘛教上层人物在政治上有效地控制地方政权,经济上汇聚着大量的财富,文化上掌握着经堂与教院。

清政权为加强对北疆统治,巩固国家统一,对边疆各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怀柔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蒙藏民族采取因其教不易其俗、“以习俗为治的方针。乾隆指出:“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反映清统治者以顺应少数民族习俗、尊重蒙藏上层人物宗教信仰的策略,来实现密切地方与中央政权的关系,巩固国家统一为目的战略思想。

避暑山庄自康熙47年(1708年)驻跸使用以后,皇帝每一年秋弥前后均要在此长期停住,消夏避暑、处理军政要务。由此而来大批蒙藏等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每年都要到承德谒见皇帝,参加庆典。借此,清廷便在承德大兴其土木,建造其庙,为前来上层政教人物提供瞻礼和膜拜等佛事活动场所,功能上与避暑山庄相辅相成,互为补遗。

从康熙50年(1711)开始到道光八年(1828),清廷在承德市市区与滦河镇一带敕建寺庙43座。其中,由朝廷直接管理有30座,避暑山庄内有16座:珠源寺和梅檀林、汇万总春之庙、水月奄、碧峰寺、鹫云寺、斗姥阁、广元宫、永佑寺、同福寺、仙苑昭灵(山神庙)、法林寺、灵泽龙王法、西峪龙王庙、涌翠岩、上帝阁。

外八庙2座和滦河的穹览寺、琳霄观,计十四座庙。因穹览寺、琳霄观离市区比较远,今人称谓的外八庙范围概念又演变为泛指避暑山庄东北部普仁寺和普宁寺等12座寺庙,人云亦云,约定俗成。皇帝敕建寺庙,避暑山庄外部东、南有八座,从东而西依次是社稷坛和先农坛、开仁寺、关岳庙(武庙)、火神庙、尊经阁、文庙、城隍庙;狮子园两座:山神庙和法林寺;狮子沟、上二道河子、河东各一座关帝庙,此十三座庙系经奏请皇帝批准,地方政权建设管理。

文物古建专家一般把避暑山庄内外由皇帝敕建的这43座寺庙(外八庙12座、山庄内16座、狮子园2座、滦河镇2座、山庄外东及南8座,狮子沟、上二道河子、河东各l座)称为外八庙寺庙群。

在承德避暑山庄东部与北部丘陵起伏的地段上,如众星拱月之势环列着12座色彩绚丽、金碧辉煌大型喇嘛寺庙。这一些寺庙建筑精湛,风格各异,是汉和蒙、藏文化交融的典范。在这里可以瞻仰西藏布达拉宫的气势和浏览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雄奇和领略山西五台山殊像寺的风采、欣睹新疆伊犁固尔扎身的身影和还可看到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当年有8座寺庙由清政府理藩院管理,于北京喇嘛印务处注册,并在北京设有常驻喇嘛办事处,又都在古北口外,故统称外八庙(即口外八庙之意)。久而久之,“外八庙”便成为这12座寺庙的代称。1994年12月,“外八庙”同避暑山庄一起被列入到世界文化遗产。

避暑山庄与“外八庙”从外形上看,避暑山庄内建筑无论是庄严肃穆皇家宫殿,还是游玩欣赏的亭和轩、榭、阁,全部采用青砖灰瓦,显示出一种古朴自然风格;而在其周围建造“外八庙”,则采用彩色琉璃瓦,有一些甚至用镏金鱼鳞瓦覆顶,远远望去巍峨壮观、金碧辉煌,一派富丽堂皇景象,这与古朴典雅避暑山庄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此,不难看出,清代康乾俩帝良苦用心。

山庄西部(滦河镇)2座:穹览寺和琳霄观。山庄东北部12座:溥仁寺和溥善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殊像寺、罗汉堂、须弥福寿之庙、广缘寺。

其中,罗汉堂、广安寺、普乐寺三个庙,朝廷向未安设喇嘛,由内务府管理;而溥仁寺和溥善寺、安远庙、广缘寺、普佑寺、普宁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九座庙设八个管理机构(普佑寺附属于普宁寺)由朝廷派驻喇嘛,京师理藩院管理并逐月按人数由理藩院发放其饷银,清正史文献将这九座寺庙称“外庙”,后俗称为外八庙或热河喇嘛庙。久而久之,清代与民国时期,人们所称外八庙实际泛指避暑山庄外面由朝廷直接管理的所有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