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东宫的简介

承德东宫是清帝举行庆赉燕飨大典之所,乾隆时“万岁节”也常在此举行庆典活动。前连德汇门,后接湖区水心榭,主要建筑有清音阁、福寿园、勤政殿、卷阿胜境殿。属于宫殿区。

宫殿区坐落在避暑山庄南部,东北接平原区和湖区,西北连山区。主体建筑居中,附属建筑置于两侧,基本均衡对称,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而又加以改造,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使避暑山庄宫殿建筑园林化,又显示出皇家园林的气派。宫殿区由正宫(被辟为避暑山庄博物馆)、松鹤斋、东宫(已毁)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组成。

在松鹤斋的东面,地势比正宫和松鹤斋低。东宫的前面宫墙上另辟大门,称德汇门,为重台城门,形制与丽正门相仿。进入德汇门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依次有门殿七间、正殿十一间、清音阁、福寿阁、勤政殿、卷阿胜境殿。1945年,日军入侵承德,为庆祝胜利将东宫烧毁。现仅存基址。

其中,清音阁:俗称大戏楼。与北京圆明园同乐园中的戏台同名,与现存故宫畅音阁、颐和园中德和园大戏楼形式相近。阁高三层,外观雄伟。结构精巧,阁内布景逼真,音响效果很好。

清音阁平面方三间,楼阁三重,舞台宽17米,进深15米。清音阁的三层楼,上层称“福台”,悬挂“清音阁”三字御制匾额 中层名“禄台”,额题“云山韶渣”;下层曰“寿台”,额题“响叶钧天”,取“福禄寿三星吉祥”之意。寿台的天棚上有天井,地板下有五口地井,其中除一口水井有水外,其余均为枯井。

在舞台下设置这些地井,是为了增强舞台上的音响共鸣效果。有时也配合剧情,适当使用舞台设施,如由三楼布成天降大雪情景,佛自天降也是从三楼悬系下来的,而菩萨渡海、妖魔破土而出则从舞台下的地井内上来的。水井也能配合剧情引水上台。

当时演戏的规模之大,令人难于想象,据乾隆年间曾在热河行宫看戏的赵欧北著《清宫遗闻》记载:“内府戏班子弟最多,袍笏甲胄及诸装具,皆世所未有。余尝于热河行宫见之。”

据他说,八月十三日乾隆帝万寿节日前,从八月初六日即开始演大戏,到十五日才停止。“所演戏,《西游记》《封神传》等小说中神仙鬼怪之类,取其荒诞不经、无所触忌,且可凭空点缀,排引多人,离奇变诡作大观也。”

他所记述避暑山庄的戏台“阔九筵,凡三层。所扮妖魅,有自上而下者,自下突出者,甚至两厢楼,亦作化人居。而跨驼舞马,则庭中亦满焉。有时神鬼毕集,面具千百,无一相肖者。神仙将出,先有道童十二三岁者作队出场,继有十五六岁,十七八岁者。每队各数十人,长短一律,无分寸参差。举此则其它可知也。又按六十甲子扮寿星六十人,后增至一百二十人。又有八仙来庆贺,携带道童不计其数,至唐玄奖僧雷音寺取经之日,如来上殿,迦叶罗汉,群友声闻,高下凡九层,列座几千人,乃绰有余地。”

虽说列坐几千人,上下九层恐言不及实,但可以说明其演出场面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