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唐三彩的成形方法

三彩最成功的地方是它多变的釉彩和精美的造型,它的基本成型方法包括轮制、模制、雕塑三种,在一件器物上,几种方法往往结合使用。

轮制,是用轮车制作陶瓷器的方法。主要构件是一个木质圆轮,轮下有立轴,立轴下端埋入土内,上端有枢纽,便于圆轮旋转。操作时,拨动圆轮使之平稳地旋转,利用轮车的旋转力,用双手将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轮制法始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制作的器物器形规整。日用器皿中杯、盘、碗、碟、瓶、炉、壶、罐等,多采用轮制成型。因三彩的胎质较粗,器壁都制得很厚重,为了克服烧制中的开裂、形变等问题,制坯时采取器口到器底逐渐加厚的办法。

模制,与近代陶瓷制造业中的手法挤浆法相类似。多用于制作形状简单的小件物品。模制成型分单模和合模两种。单模是将泥料放入模子后挤而成,这种单模适合于器物上装饰用的贴花及其他小附件。双模是用两个半模压制后对接而成,合模适用于生活器皿、佣、动物及较复杂的器物构件。技术好的工匠能够使胎体均匀,薄厚适中,黏合过的部位天衣无缝,宛若一体。

模制成型是小型俑类、模型、不规则器皿(椭圆、方形等),及兽足、器耳、花纹都膜制成型。膜制成型分单膜和合膜两种。单膜是将泥料放入模子后挤压而成,这种单膜适用于器物上装饰用的贴花及其它小附件。双膜是用两个半膜压制后对接而成,合膜适用于生活器皿、俑、动物及较复杂的器物构件。如耀州铜川黄堡村三彩窑址发现的双鱼扁瓶范,先用模范制成两个半瓶,再粘合而成。器物粘合时嵌上小泥条,接合处涂上泥浆。

雕塑成型多适用于大型的佣类和复杂的器皿。一件较为复杂的三彩器的制作,需要用多种成型手段。

一件成型的器物需要彻底阴干才能进行素烧,这样可以避免高温烧制过程中胎体变形和开裂。唐三彩一般需要两次焙烧,第一次经过1000℃~1100℃左右的温度将胎体烧坚,取出后施釉,再入窑经过800℃~900℃温度釉烧,胎体上的釉料开始融化,釉汁熔融流动相互浸润,形成斑斓的色彩。

唐三彩的施釉方法常用的有两种,即分区施釉法和点彩施釉法。分区施釉法是在不同部位涂上不同的釉色,几种釉色同施在一件器物上,釉色之间的组合和交融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效果。点彩施釉法,是用毛笔在器物的一些部位点上大小一致或不一致、或点状、或块状的点,或带状线条。有的排列整齐,有的自然随意,经过高温熔融,釉彩的流串和交融,形成奇幻的画面,虚虚实实,斑斑驳驳,如晚霞,如梦境,形成一种自然天成的美术风格。

唐三彩最成功的地方是它多变的釉彩和精美的造型。经过对出土三彩的釉的成分进行检测,发现三彩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铅和金属呈色剂。唐代工匠们经过百千次的试验,成功地掌握了不同金属氧化物的呈色,并配制出了不同色泽的釉料。在釉料中加入石英和铅粉,以氧化铅为助溶剂,适量加入铜、铁、钴、锰、锑、铬等成分,经过800℃~900℃的温度,便还原成了各种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