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婚礼是什么样的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种形式,其中最具体色的一种便是"卷帐回门"式。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且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形式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种形式:一是嫁女儿到男家,这种形式占大多数;二是招姑爷上门,这种情况主要是女方父母没有儿子,即使有也是痴憨病残等,所以才招姑爷上门。上门的姑爷必须改换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长辈重新取名;三是"卷帐回门"的形式,即男女双方结婚后七日,妻子带着丈夫携帐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为女方家虽有兄弟,但年龄太小,父母年迈,只好“卷帐回门"来赡养老人和照顾年幼的弟妹。等弟弟长大结婚后,男方这才带着妻子回到男方家生活。
这三种婚姻形式由来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属于哪一种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礼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招姑爷上门是女娶男,而不是男娶女,双方的角色互换而已。
大理地区白族青年男女,婚前比较自由,婚事大多由自己作主。找对象一般通过“对歌”认识结为知己,然后再经过说亲、订婚、迎新、结为夫妇几个阶段。
说亲由男女父母央及媒人去女方家提亲结婚时一般要举办三天,仪式非常隆重。结婚这一天称为“正喜日”。婚前头天叫“踩栅”,这天男方要把嫁妆抬至女方家,晚上在男方家要吹唢呐,演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一直到天亮表示庆祝。正喜日“男方要在亲友陪同下到女方家迎亲”,新娘要哭别父母兄妹。出门时吹鼓手们要奏吹吹腔《接新娘调》,唢呐声不时与新娘哭声交织在一起。一路上吹打声、逗趣声不断,同伴们边走边向新娘撒米花,还不时掐新娘表示“祝福”。
婚恋过程
恋爱
白族青年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通过山歌试探对方,抒发感情,寻觅自己的意中人。
提亲
白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其婚姻有三种形式:即嫁女、招姑爷和“卷帐回门”。上门女婿结婚时要改名换姓,婚后有继承权和赡养女方父母的责任。如果女方是长女,下面兄弟较小,就在婚后七日偕丈夫携带被子、帐子回娘家居住,负担赡养老人、照顾幼弟的责任,直到小兄弟长大成婚,才回到男家居住。白族有早婚的习惯,双方订婚后,在结婚前一年,男方必须托媒人到女家求亲,给女方以准备妆奁的时间。除制备各色粗细领挂、全部铺陈帐盖外,单鞋子一件就要做数十双到上百双,以备结婚时送公婆、弟妹、哥嫂、子侄等为见面礼及婚后自穿。
订婚
白族把订婚叫做“发红帖”、“送水礼”。过去白族青年虽然恋爱自由,但婚姻全由父母包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指腹为婚。今天则有男女青年自由恋爱,后再由父母主持订婚的。其订婚仪式较为简单,先由男方托媒人要来女方的生辰八字,同时送给女家两瓶酒、两包茶、四盒糖、两块布。若双方八字不相冲克,女家也同意,便将女方生辰八字写在红纸柬帖上,交男方收执,作婚约的凭证。白族订婚后,可以解除婚约,但主动方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若男方提出退婚,女方可以不退还水礼,若女方提出退婚,则必须退还水礼。
婚礼
过去白族的婚礼一般是四天。第一天搭彩棚、迎喜神,晚上贺新人。届时新郎要拜“喜匾”,由家长取字、号为喜名,婚后通用。贺新娘则全村小姐妹与新娘坐在彩棚下,青松铺地,红烛高照,吃着糖果、蜜饯,恭贺新娘。第二天迎亲,新郎坐轿前往女家,迎亲的及伴郎十数人,加上骑马“押礼”的小孩十多人及到女方会亲的至亲亲戚,沿途浩浩荡荡。到女家后,则大门紧闭,要等唢呐声三起三歇表明诚意,才开门迎入,设席款待,新郎则座上,设独席招待。
红日西下,经媒人再三催请,新娘才哭着由兄长抱上轿,盖上“开脸红”,新郎由女方父辈敬上马杯,并在其左手膀上扎一朵锦红大花“蔫花红”。到男家后,门前早摆下牲醴一套,有斗、尺、秤、剪、香、腊、纸、烛之类,由端公仗剑执法,退去车马,将新人拥入洞房。是时村中常年多病的人便可乘闹伸手在新娘身上、手上、腿上乱掐,以粘喜气,解除病痛。新人入洞房后,避去别人,由媒人主持喝交杯酒,然后出房待客。晚上还要举行闹新房,俗话说“新娘房中无大小”,尽可以随便,第三天回门。
新娘清晨早起,在别人帮助下“收头”,将头发梳成高高的髻,作为成人的标志,然后由新郎陪同回娘家。届时新郎手拿锦花一朵,到新娘家去谢花红,男方至亲至戚也一起去做会亲客,女家设席款待。第四天酬客,折彩棚,招待帮忙的客人。
婚俗特色
大理地区白族青年男女,婚前比较自由,婚事大多由自己作主。找对象一般通过“对歌”认识结为知己,然后再经过说亲、订婚、迎新、结为夫妇几个阶段。说亲由男女父母央及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父亲同意后订婚,订婚时男方要择吉日送酒、公鸡和聘礼到女方家,聘礼必带“六字”。茶三斤六两或六斤六两,酒六斤或六瓶,糖果六斤六两等,意在“有福有禄”。女方家以“三道茶”相待表示同意,又称“提亲鸡酒礼”。
结婚时一般要举办三天,仪式非常隆重。结婚这一天称为“正喜日”。婚前头天叫“踩栅”,这天男方要把嫁妆抬至女方家,晚上在男方家要吹唢呐,演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一直到天亮表示庆祝。正喜日“男方要在亲友陪同下到女方家迎亲”,新娘要哭别父母兄妹。出门时吹鼓手们要奏吹吹腔《接新娘调》,唢呐声不时与新娘哭声交织在一起。一路上吹打声、逗趣声不断,同伴们边走边向新娘撒米花,还不时掐新娘表示“祝福”。迎亲到家门时,需由新郎同辈兄弟将新娘背和新房,在这一点上还留有早年“抢婚”习俗。
新房内都烧有火堆。新娘入房时家人要在火中烧辣子面,使新娘大咳,在新娘酒菜中加放花椒粉使新娘难以下咽以表示“亲热”和“富贵”,白语中“辣,麻”与“亲、富”同音。新娘新郎要拜天地,拜父母及舅父,用白族八大碗大宴宾客。晚上有认亲仪式,长辈要给新娘见面钱,同辈则闹新房。闹新房时新娘要拿出从娘家带来的炖梅、雕梅、水果、密饯等食物恭敬地给同辈品尝,也叫“摇果酒”。大伙边吃边闹一直到深夜。
第三天新娘要下厨房做鱼类孝敬公婆。婚后三至八日回门,女方家接女婿和女儿回家吃饭。七天后要到本村的本主庙祭本主,求本主保护全家平安,早生贵子。
- 上一篇:十二气历和节气的区别
- 下一篇:中国酒桌文化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