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宋朝历史上包拯真的是神奇的破案高手吗?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是一个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是清官的杰出代表,人们习惯称他为“包公”或者“包青天”。九百多年来,有关包公的传说实在太多,他的口碑之好,影响之大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在这些传说中,究竟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呢?他真的是父母早亡,由嫂子抚养成人的吗?他真的铁面无私,毫不留情地铡死了侄儿包勉吗?他真的审理过“狸猫换太子”这样离奇的案件吗?

包公本名包拯,字希仁,死后谥号为“孝肃”,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自幼聪颖好学,深受父母的宠爱。在《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戏曲里,说包拯从小受父母遗弃,由包拯大嫂带养成人,其实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包公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断明了很多冤案错案的出色侦探形象。现存的元代公案戏有18种,包拯一人就占了11种;明代北京永顺堂刊印的说唱词话有13种,反映包拯破案的也有8种。正是戏曲小说的这般大肆渲染,才使包拯从一个尽职尽责的封建清官变成了无所不能、神通广大的破案能手。历史上的包公,其实远非传说中的那样神奇,只是他为百姓办实事,所以受到了人们的爱戴与拥护。

网络配图

不能否认,包拯确实破获过一起盗割牛舌的案件。包公在天长县任知县时,一个农民来告状说有人偷割了他家耕牛的舌头。当时宋朝的法律严令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犯法的,要受到重责。但是包拯对那农民说回家把牛杀了,自己留一点吃,其余拿到市场上去卖。那位农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杀了。第二天就有人向包拯控告那位杀牛的农民,包拯反而将这告状的人扣押起来,怒问道:“你为什么把人家牛的舌头割了?”那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追问弄得惊慌失措,只得如实招供。这个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是包拯使了个“引蛇出洞”之计。包拯在接到牛舌被割的报案后,马上意识到这一定是有仇家有意陷害这个农民。

[page]

令人遗憾的是,在宋朝史料中,只记载了包公类似“断割牛舌”这样的几件小案,关于他如何成为“日断阳,夜断阴,三口铜铡泣鬼神”的破案高手,宋朝史料中并没有记载。后代耳熟能详的推断明了、察识细微、判决恰当、结案迅速的大案要案,大都是来自于晚明时期的《龙图公案》一书。此书记录了包拯审理的案子共百余起,但是据有关学者考证,在这100多起案子当中,很多是不可靠的,其中有22例是抄自《海公案》的,借用他书的20例,不知出处的有37例,完全传说下来的8例。也就是说,包公成为福尔摩斯式的破案高手,应该是后人演义出来的。

包拯的青少年时代,也曾刻苦读书,所以在他29岁时,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按照宋朝规定,考取进士之后,便可以做官。包拯被派到建昌县任职。但当时包拯父母亲年事已高,按照“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应该尽孝奉养双亲。因而包拯请求回到安徽,在和州做官。后干脆弃官在家奉养父母。在家孝敬父母多年、时年39岁的包拯,直到双亲去世,守丧期满,才出任天长县知县,3年后又到端州任知州。这种封建孝道,深受家乡人的称道。近年,在安徽合肥发现了一块包拯为父亲包令仪立的神道碑,碑上阴刻篆书“宋故赠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12字。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他力尽孝道的见证。包拯对公务兢兢业业,受到百姓的普遍称赞。这就是说,包拯中进士后,也没有来得及审理多少案件。

网络配图

包拯担当过多种官职,但从史料记载来看,他一生的主要精力并不在决狱断案,而主要是充当谏官和财政官。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包拯初任监察官员。他先后向宋仁宗提出了《论取士》、《论县令轻授》、《请选广南知州》等建议,还细心考察北面和西面的边防,写成了著名的《论契丹事宜》和《论边将》等奏折,希望朝廷重视军队训练,警备边防。庆历六年(1046年)三月,包拯被任命为三司户部副使,很快又接连被派为京东路、陕西路和河北路转运使。短短四年时间,包拯担任了四五个职位,干的都是盐务粮米漕运方面的工作。他支持“钞盐法”,严厉打击不法商人,几年过去,物价稳定,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和维护了百姓的利益。

[page]

包拯的才干和敬业精神受到了当朝者的赏识。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经过同僚朝臣的联袂推荐,包拯出任江宁知府,当年年底,他又到开封府任职。包拯在开封府只有一年半左右,可是却给人们留下很深的记忆。他惩治奸庸,为民做主,整治市容,任人唯贤,铁面无私,享誉京师。根据《宋史》记载,当时的北宋都城汴梁(也就是现在的开封)就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思是说,打官司没有钱疏通关节,不用担心,还有阎王老爷和包公包老爷为你做主呢!可见,包公的口碑之好,影响之大!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包拯升任御使中丞,具体任务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最后他在枢密副使的职位上告终。

网络配图

终其一生,包拯并没有多少时间去办案,他大部分精力是放在了进谏和财政方面,可是为什么民间却传说他是一位神判法官呢?其实这和当时百姓们所期待的执法如山、清明如镜的大清官为他们主持公道的希望有极大的关系,再加上包公确实也明断过多起案件,这样包公的破案高手形象就顺理成章地树立起来了。

总之,包拯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官场的黑暗、百姓的无奈,照出了人们对刚正不阿的清官的希望。换句话说,包拯已经成了正义和智慧的象征,和真实的历史人物已经相去很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