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揭秘夏侯姓和操姓身世:不排除是曹操后人

曹操本姓夏侯?这说法从哪儿来 三国时期吴国人的《曹瞒传》里这么说

曹操本姓夏侯的说法源自哪里?要探明这一点,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三国演义》。

翻开《三国演义》,第一回曹操就出场了,“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照这个说法,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曹嵩做了宦官曹腾的养子,所以改姓曹。父亲改姓曹,曹操自然也姓曹了。

网络配图

《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是流传最广的三国题材文学作品,其中演绎的成分颇多,与史实相去甚远。不过,曹操本姓夏侯的说法,并非《三国演义》首创。早在《三国演义》问世1000年前,南朝人裴松之在为史书《三国志》作注时就曾写下过这样的话:“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叔父。太祖(曹操)与惇为从父兄弟’”。《曹瞒传》大约成书于三国时期,是吴国人所写,《世语》的作者则是晋朝人。按照裴松之所说,曹操本姓夏侯的说法,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了。

虽然上述资料证明曹操本姓夏侯,但也有更可靠的资料证明,曹操其实并不姓夏侯。

明人顾炎武质疑曹操身世 曹操既非曹参后人,也不姓夏侯

西晋人陈寿所著《三国志》,被认为是最为可信的三国史书。书中记载曹操的身世:“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陈寿说曹操是汉相国曹参后代,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不过,曹嵩的父亲叫什么,再往上的历史,陈寿留了个谜团给后人——“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关于曹操的真实身份,历代学者也有考证,明代学者顾炎武就认为曹操并非本姓夏侯,而是确实姓曹。不过,曹操的祖先到底是谁,顾炎武认为曹操、曹植曹睿三人的说法都不统一,后人就实在是说不清了。

族谱研究学者、山西省社科院首席研究员李吉,也对曹操的家世做过研究,他认为曹操既不姓夏侯,也非曹参后人。李吉认为,曹参这一支,是邾姓曹氏,出自陆终第六子曹安后裔曹挟,因封邾邑,以邾为氏。而曹操这一支,则出自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取代商之后,把弟弟振铎封到曹邑,称曹伯,曹伯后代取曹为姓,是姬姓曹氏。这两支曹,虽然都出自山东,但没有血缘传承关系。

[page]

说曹操姓夏侯,有两个明显漏洞 但姓夏侯的倒真可能是曹操后人

如今,DNA检测证实曹操不姓夏侯,这与李吉根据史料得出的结论完全一致。李吉认为,曹操姓夏侯的说法,至少有两个漏洞。

网络配图

第一,说曹操姓夏侯,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而根据史料记载,曹腾有兄弟四个,曹腾最小,按照古代的传统,曹腾理应过继自家兄弟的孩子,而非异姓孩子。

第二,史书记载,曹操将女儿清河公主许配给了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曹操的弟弟也将女儿许配给了夏侯渊的儿子夏侯兴。如果曹操本姓夏侯,他家的女儿是不可能嫁给夏侯家的,因为早从周朝开始,出于生育和伦理的考虑,就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

夏侯姓渊源夏指夏禹,侯指被封为侯爵

夏侯姓来自夏禹。周初,周武王将夏禹的后人分封到了杞国。杞国是个很小的国家,到了春秋时期,在杞简公位上被灭。杞国被灭后,杞简公的弟弟夏佗逃亡到了鲁国,被封为侯爵。他的后代取氏族和官职为姓,复姓夏侯。

曹操后人为避杀害改姓操?其实被司马氏杀害的曹爽一支并非曹操后人

最近几年,几起新闻让操这个比较罕见的姓氏引起众人关注。而在介绍操姓时,都会有类似的话:“据了解,操姓一说是曹操后裔,司马炎建立晋政权后疯狂杀害曹魏皇族,曹操谪(原文如此,疑为嫡)孙改曹姓操。”

从历史资料来看,这个说法有着明显的差错。复旦大学历史系的韩昇教授曾就此做过专门的考证,他认为,司马氏疯狂杀害曹魏皇族的说法与史实不相符。司马懿通过高平陵政变夺取了政权,废除魏帝曹芳(曹操的曾孙),另立新帝曹奂(曹操的孙子)。随后,司马懿诛杀曾经搞兵变的曹爽兄弟及其党羽,夷三族。曹爽虽然名义上是曹操的侄孙,而实际上,他的父亲本姓秦,与曹操并无血缘关系。

那么,曹操的嫡系后人过得怎么样呢?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其宗族到西晋仍然绵延不绝。西晋末年,曹氏家族南迁,仍然维持着陈留王地位。此后,一直到唐代,曹氏家族一直是历朝官府选拔的对象。鉴于此,曹操后人完全不必隐姓埋名。

[page]

两种操氏宗谱各执一词 有说是曹孟德公之后,有说和曹操根本没关系

操姓出自曹操的说法来自哪里?这个说法的依据何在?记者通过中华寻根网查阅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两套操氏宗谱,发现早在民国之前,操氏就在追问他们的姓氏之谜,一派认为他们是曹操之后,另一派则否认这个说法。

网络配图

来自安徽怀宁的惇叙堂《操氏宗谱》修订于民国年间,收录有清代的多篇宗谱序言,其中道光年间写成的谱序,明确指出,由于种种原因“操氏之先不可考”。乾隆年间写成的谱序则说,“如我操氏斩(蕲)阳诸谱载曹孟德公四十二世孙易姓为操沔公,历仕有声,然考之汉有乘公,晋有天成公,宋有斗祥公,成名进士,事业巍然。孟德距晋仅一世有奇,距宋仅七百三十八年,以三十年世法推之,则四十二世当一千二百六十年矣。其可信乎,否乎,阙而弗录。”大意是说:斩(蕲)阳那边的操氏宗谱记载,曹操的四十二世孙改姓操,但实际上早在曹操之前的汉代,操姓就已经存在了。并且根据年代来推测,所谓曹操四十二世孙改姓操的说法根本不成立。

来自安徽潜山的敦本堂《操氏宗谱》修订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其中收录一篇写于康熙五十年的序言,对操姓来自曹操的说法也予以否定,“不待深辨而知其荒唐不足信”。

同样姓操,对自家姓氏的来源却说法不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分歧?

古人有取祖先名为姓的传统,不排除曹操后人可能姓操

族谱研究学者、山西省社科院首席研究员李吉认为,操姓后人内部之所以对于姓氏来源有不同说法,原因就出在操姓的来源确实难以考证。

“操姓属于少见姓氏,在我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这个姓氏至少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文献中就记载有操乘其人。但关于它的来源,就我所知,历代姓氏书并没有明确记载。不过,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曹操的后人也有可能姓操,因为中国古代有取祖先名做姓的习惯。虽然复旦大学检测到的这支操姓,并非曹操后人,但并不能证明所有操姓都不是曹操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