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水中捞月死?或者是因为是中毒死的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又称为“诗仙”。
李白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网络配图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
诗仙李白水中捞月死?NO,李白是中毒死的!
[page]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上元二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
网络配图
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饮酒过度而亡,《旧唐书》记“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
[page]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传说,李白某日喝醉了酒,情绪激动,趁着月夜,泛舟江上,忽见皎洁的月影在水中荡漾,便纵身扑入江中,捞月不成而溺亡。这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
然而八十年代后期,各界专家经过认真研究,得出一个较为可信的结论:酒精中毒是李白早死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因。铅中毒才是其毙命的主要原因。
李白在诗句中提到的唐代酒器有十七种,从出土的实物分析,这些酒器具多为青铜和黄铜铸成。经过中外技术人员的鉴定,这些酒器中或多或少都有铅的含量。
网络配图
研究结果表明,酒中的铅含量达到7%至20%,就可以引起中毒。史料显示,李白有喝温酒的习惯。而酒器中所含的铅遇热后,更容易溶于酒中。铅熔于酒后可增加甜味,刺激人的酒兴。正是这种香甜的酒,造成了一代“诗仙”嗜酒成瘾的坏习惯。
从李白的诗句判断,李白有近35年的“酒龄”,如此长期使用这些含铅的酒器储酒、温酒、饮酒,引起慢性铅中毒是完全有可能的。
通过史料记载,我们可以发现李白晚年的许多行为极其反常。他经常“醉卧酒肆”、“仰天大笑”;酒酣时“令高力士脱靴”,常常有“神志不爽”的感觉。从医学角度分析和推论,这些表现不但是酒精中毒的反应,也是慢性铅中毒的症状。
- 上一篇:刘备平定益州后做了哪一个英明决定?
- 下一篇:未解之谜:孔明的八阵图到底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