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长衡会战国军为什么会失败 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943年秋季,当日军在太平洋战争逐步处于守势后,日军大本营即开始酝酿“通过攻占中国湘桂、粤汉铁路以及京汉铁路南段沿线各主要地区的作战”。日军的中国派遣军“首先希望迅速瓦解重庆政权,早日解决日华问题,自1944年初起,曾数次向大本营提出进行打通京汉路战役的意见”。因此,经过日军大本营多番酝酿,于3月10日正式下达了“一号作战计划”,最终确定的作战目的为“击败国民党军,战略并确保湘桂、粤汉及京汉铁路南部沿线的要冲,以摧毁第空军之主要基地,制止敌军空袭帝国本土以及破坏海上交通等企图,同时摧毁重庆政权继续抗战的意图”。

1944年4月17日夜间,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2军出动10多万人,乘夜渡过黄河,向平汉铁路南段豫中发起进攻,揭开“一号作战”序幕。日军经过30多天,击溃40多万中国军队,占领了河南全省,打通了平汉铁路。

中国军队在整训

薛岳的长沙、浏阳决战计划,是在考虑到其他战区兵力配合的基础上作出的,但蒋介石在5月31日的来电中不仅不让第4、第7、第6战区的兵力加入决战,连第9战区原有的第10军、暂2军亦不能用于会战。衡阳战事方殷,蒋介石的代表对美国人将租借物资分配给薛岳的部队大为不满——“因为蒋对他的忠诚有怀疑”。该城坚守40多天,中国军队在其周围的军队曾达约10个军,但统帅部从未有效地决战。军事实力的保存,在蒋介石看来才是首要任务。

行军中的日寇

对广大士兵来说,许多人凭借爱国的热情在作战,他们连最基本的生活待遇都得不到维持,甚至连生命安全也难以保障。至于役政上的弊端,更是罄竹难书。此次会战期间,第62军“进至衡南两日不得饱食,影响战局极大。即一般部队,粮食亦多系就地设法,甚少由后方追送者”。兵员素质的基本情况必然又影响到军民关系。在第9战区自己所作的会战检讨中,就专门谈及军队的“纪律废弛,战志不旺。整个战场,我军多为退却作战,军行所至,予取予求,民不堪扰,而部队之逃散,尤甚惊人”。

互帮互助的抗日军民

中国守军的广大士兵和中下级军官,在爱国热情的驱使下,同仇敌忾,奋不顾身,可歌可泣。日军迫近衡阳前夕,城内的非战斗人员已经疏离一空,但仍留下了数百名男女民夫和船民。他们为前线送弹药、修工事、缝补、洗涤,许多人在战斗中献出了生命。

会战失败的根本原因和豫中会战一样,是由于高级将领抗战消极,企图保存实力以及军队腐败。衡阳坚守40余日,虽经一再电促外围部队前往解围,但除第62军及第100军、第79军先后进至衡阳郊区或外围外,其他部队均未到达衡阳附近。特别是湘江以东的各军,根本没有向衡阳方面作出任何积极的行动,一直徘徊于东路日军以东的萍乡至茶陵以东地区。即使受命进攻,也只是进行了一些“无关痛痒之攻击”。从当时有关的报告中可窥见中国军队的一般。

至于作战指导方面导致失败的直接原因,也仍然是国民政府多数军队内部矛盾形成的难以克服的一些老问题。在这次战役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有两点:部署欠当,兵力分散。部队互不协同,逐次使用兵力。这一错误导致贻失战机,且遭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