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面对外敌入侵 唐朝3年就复仇突厥,为什么汉朝却要忍匈奴60年?
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上,有两个王朝最为强大,也是我们至今仍然崇尚的古老王朝,这两个朝代便是唐朝和汉朝。虽然这两个王朝都是强大无比,可是在应对外敌上,他们却是表现不同,汉朝早期匈奴频繁入侵,面对这些凶恶的入侵者,汉朝统治者一度妥协,足足忍了他们六十年才终于到了汉武帝时期大爆发,将匈奴赶出边疆。至于唐朝却是血性的很,在面临突厥这一大敌的时候,李世民不过积蓄了三年时间,便大肆出兵攻伐突厥,最终,突厥称臣,突厥王更是被大唐战士生擒。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汉朝效率这么低下,容忍了敌人这么多年?
首先便是两朝的内部情况,在经济上,两朝的初期经济情况相距甚远。俗话说打仗就是打钱,打后勤,不仅现代战争如此,古代冷兵器战争更是如此,古代战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口要足,不然兵源跟不上消耗。冷兵器时代,粮草是战争输赢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是铁,饭是钢,没有粮食的军队,那真的是成了 “纸老虎”。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几乎每场失败了的战争都与粮草和后勤运输有关。《孙子兵法》中说到出动全副武装的十万精兵作战,战备物资需要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并具备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的能力。
刘邦虽然战胜了项羽,顺利统一了中华大地,但扔给他的是满目疮痍的烂摊子,经历秦末大乱和四年的楚汉战争的汉朝经济已经接近崩溃,人口匮乏,汉初只有1300万,物资供应严重不足,不仅普通百姓过得惨,皇帝大臣也好不到哪里去,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汉兴,接秦之弊,老公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皇帝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大概意思就是说汉初人口稀缺,物资匮乏,皇帝御用马车的四匹马毛色不齐,将相乘敞篷的牛车没有遮拦,与布衣无异。贫苦大众甚至达到了卖子维持生计的地步。
而唐朝虽然也是在战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规模小得多,破坏力自然也没这么大,它的钱包还是很充实的,一切得益于前任老板隋朝,隋文帝是一个出了名的“抠”皇帝,励精图治,创造了“开皇之治”。只可惜第二任皇帝不体恤民力,开凿运河、有江南、征高丽,劳民伤财,一系列操作引起了民怨,才激起兵变,葬送了大好江山,即使这样人家留下来的家底还是很殷实的,到李世民即位,隋朝时建立的粮仓居然还没消耗完,据记载,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向唐太宗李世民汇报时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消亡了20年,可人家储存在仓库里的粮食还没吃完。
没钱也影响到了军队的建设,特别是骑兵的建设,骑兵的基础是要有质量上盛的战马,财政困难的汉朝初期根本没能力建立马场,养起大批战马,所以汉初的军队还是以步兵为主,无论是楚汉战争还是白登之战,汉军都吃了骑兵的苦头。相反唐朝的骑兵是相当发达的,靠着隋朝留下完备的马场和五千匹优良种马,短短几年唐朝的战马就像滚雪球一样增加,重金实行十二军制,建立了一支快速高效的部队。而且汉朝初期,有经验的将领几乎都被刘邦杀尽了,最后只得亲征匈奴,落了个“白登之围”的局面,最后还是陈平献计贿赂匈奴妃子才得以脱身,反观唐朝,不仅李世民本身是个军事家,身边还有李靖、苏定方等名将,唐朝时期的生产力也较汉朝时期发达,恢复得也快。
其次,便是外部情况,我们都知道团结就是力量,汉朝时期的匈奴一个整体,汉武帝北伐时也还是一个整体,如同中原皇朝一样大单于的命令是至高无上的,这时的匈奴是处于巅峰时期的,这就决定如果在广袤的草原上不能一举抓住匈奴主力并歼灭,接下来就是一场持久战,必须要有厚实的家底才能硬抗下去,所以,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并没有急于开战。
唐朝时期的突厥并不是一个整体,分为西突厥和东突厥,而且还是被隋朝重创过的突厥,实力已严重消耗,唐朝的主要敌人是东突厥。更空前的是唐朝大搞“间谍战”,在突厥内部渗透,积极拉拢东突厥统治下的部落和西突厥,孤立了东突厥。更糟糕的是,东突厥遇上天灾,牛羊马匹死伤无数,普通群众怨言很大,再加上突利可汗和薛延陀反叛并打败突厥军队,东突厥更是雪上加霜。这时的的东突厥俨然是一个衰弱的老人了,唐军十万轻骑冒雪出击,周边部落群起响应,东突厥焉能不败。
在这种情况下,西汉休养生息的策略是对的,毕竟忍一时风平浪静,经过60多年的发展,国家财富殷实了,人口也多了,即使打持久战也不惧匈奴。唐朝面对的情况相对简单,国家有实力,且国内政治平稳,玄武门之变留下的影响也消逝得差不多了,东突厥则内部矛盾重重,唐朝雪耻也就比汉朝雪耻快得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