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头悬梁,锥刺股的两人最后结局怎么样了?

在古代的时候,读书是很多人的一步登天的选择,他们会选择非常努力的读书,然后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为了让他们好好的学习,也有很多的典故会用来激励人们。譬如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这些故事都非常的励志,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为我们树立了成功者的典范。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头悬梁,锥刺股的两人最后结局怎么样了,历史老师一定不会告诉你。那么他们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结局呢?下面就让小编一起来带大家看看吧!

“头悬梁,锥刺股”是由两个极富教育意义的历史典故结合而成的一种说法。其引申意义就是提倡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后人还将这两个典故结合成了一个成语,即“悬梁刺股”。

历史总是存在着很多惊人的巧合,这两位为了学习而煞费苦心“折磨”自己的先辈,后来竟都成为了纵横家。

纵横家,通常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一群独特的谋士,主要从事政治外交活动。这群人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出谋划策时都是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所以他们多是些反复无常、事无定主之人。

纵横家这一行其实挺难干的,它是春秋战国时期特有的历史产物,兴盛得快,衰败也快。当汉朝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以后,纵横家的谋略观点就很难再有用武之地了。虽然历代都有余音,但却很难再有大的发展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东汉时期“头悬梁”的孙敬,在纵横家这条路上闯不出什么大名堂的重要原因。

孙敬,东汉年间人士,人们称其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和纵横家。但是,根据班固在《汉书》中的记载,只提及到他是一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当世大儒”。但是却并未用太多的笔墨描述他的政治成就。

也就是说,当年刻苦用功的读书,的确令他在学问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是在他所从事的政治工作上,却是没有什么闪光点和高光时刻。

换言之,如果当年他连“头悬梁”这股刻苦学习的劲头都没有,他有可能也只是沧海一粟,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荡不起一点浪花。“锥刺股”的主人翁苏秦与他相比要幸运的多,可能与出生的时代也有一定关系。同为纵横家,苏秦正巧赶上了好时候。

战国时期,战乱频发,华夏大地“七雄”分割盘踞。纵横家所推崇的思想理论,恰好与时代背景相呼应,受到了很多王侯的认同。

纵横思想分为两派,合纵和连横。合纵,讲究的是阳谋,即通过联合弱小的国家,一起对抗强大的国家。连横,讲究的是阴谋,即通过利用矛盾和利益冲突,制造国家之间的裂痕。

苏秦就是合纵派的代表人物,他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说服了除秦国以外的其余六国之主,建立起了联合抗秦的联盟。他也荣升为“六国之相”,佩戴六个国家的相印,一时之间风光无二。

不过,后来合纵抗秦的联盟破裂,他也因为一些政治斗争,遭到了刺客的暗杀。虽然一时未死,但也因不治身亡,在他死后还遭到了车裂之刑(他自己要求的)。

总得来说,这两位刻苦勤学之人,在后来都收到了刻苦学习“馈赠”给他们的回报,只是回报的量不一样。不过获得高额回报的苏秦,下场就要显得凄惨很多。世事无常,也就是这么个理儿吧!

作为一个读书人,就要有自己的理想,而读书是实现自己理想的一个道路。如今的很多人对此就十分的迷茫,不知道自己读书之后需要去干什么,所以衍生出了“读书无用论”。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