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战国名将李牧是如何死的?

李牧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李牧前半生主要是抗击民族的外敌,与蛮族的征战中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因为长期镇守边疆,后来大败匈奴而出名。

李牧从小受环境的影响,特别喜欢习武练功,尤其是喜欢骑射,不仅如此,他还会阅读兵书,善于思考用脑,刻苦钻研,用兵之术,这些都为他以后成为将才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他长大之后从军,由于才智和武功都超过常人,所以很快就受到提拔和重用,在赵孝成王时期,李牧就受到重用,被任命为主将,赵国的北疆主要是雁门和代郡,这里经常会受到匈奴的侵扰,在李牧到任之后,命令所有的将士和士兵以及当地青壮年的百姓,都必须学习骑射和兵书。同时他还采取了示敌以弱的战术,命令部队当匈奴入侵的时候,所有人员必须得进城堡去严加防守,不能出迎匈奴,不然就直接斩杀。

他很清楚,匈奴的兵马远远胜过守边部队的力量,如果正面对抗的话,一定会,有很大损失,所以他采取了,防守措施,赶紧练兵,去提高自己,消耗敌人。他戍边有几年,虽然边境很平静,但是,李木心中却落得个胆怯的名声,所有人都说他害怕匈奴,从来不敢出战戍边,这么多年也没有一点功劳,这种消息传到了赵孝成王的耳中,于是他立刻召回李牧想去责问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牧说,边疆没有战事,百姓十分安定,这样难道不好吗?但是赵王不听从他的解释命令,他立刻去出击攻打匈奴,但是李牧毕竟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降临,他知道用兵的厉害关系,于是回到雁门之后看到匈奴,并没有进攻赵国的意思,所以一直都坚守不打战争。后来赵王撤了他的职,任用其他将领去驻守雁门。新任的将领听从赵王的吩咐,到任之后就立刻发起战争,虽然都小有胜利,但是后来却连吃败仗。

严文和戴俊都被匈奴包围,边疆十分危急,在国家十分危难的时候,赵王不得不再请出李牧,让他去镇守边疆,李牧回到雁门之后,匈奴看到胆怯的将军又回来了,所以不在工程,而是专心去游牧,同时依然经常侵扰汉民族的住区李牧回来之后立刻继续训练,并且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队伍,又过了几年,他觉得赵国的军事力量已经超过匈奴,而且部队十分训练有素,将士们早就盼望着痛痛快快和他们大战一场,在李牧认为战机十分成熟的时候,命令百姓把牛羊全部都集中到,离城区较远的山坡上放牧,去引诱匈奴人过来抢掠。当匈奴派兵去抢掠的时候,铃木只派了少量的部队迎击,而且稍战即退。匈奴人觉得李牧根本就不懂什么战争,于是发动很多部队进去抢。其实赵军早就埋下了埋伏,等到他们的兵马进入包围圈的时候,一举歼灭。李牧又乘胜追击,去消灭了很多其他民族,从此以后,李牧名声大振,通过这一场战争就打的匈奴人十几年都不能恢复元气,北疆获得了长时间的平静。

后来李牧执掌起了赵国的帅印,这时候的赵国已经穷途末路,精锐的兵师几乎都没有了,国力有很衰弱,赵王昏庸无能,相国早就已经被秦国人买通,驱逐廉颇就是他的主意。在这种情况下,执掌帅印实在是很艰难,到了公元234年,秦国去进攻赵国,一举消灭赵国军队十几万人,后来又进逼丰都,赵国的国都十分危险。赵王立刻派遣李牧去消灭秦军,李牧派遣了部分将士去驻守边疆,自己带了很多军队回来救援。他采用的仍然是示弱的手段,而秦军的将领认为,过去廉颇用的就是这种计谋,现在他又用这个方法,实在不足为奇,于是就率兵直接袭击。这边有将士也请求去出兵,但是铃木却说敌人进攻,我去救援是敌人主动,而我方被动,这是兵家的大忌,但是现在的情况来看,还不如顺水推舟直接去攻打他的营地,这样的话就一举两得。于是兵分三路去攻击秦国的大营,秦国军队觉得赵军十分胆怯,不堪一击,从来没有想过他居然敢去进攻秦国军队的大营。

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攻击,秦国军队十分混乱,赵军大获全胜之后,赵王非常开心,他觉得李牧就是赵国的白起,白起被封为了武安君,而李牧也被封为武安君。秦国军队回到咸阳之后,被秦王贬为庶人,改派别的王侯去率兵攻打,这时候李牧屯兵,在灰泉山联营数公里,秦军两路都不能进入,于是秦国也开始采取了反间之计,表面上是让大将和李牧挣钱来往,其实幕后却买通了很多权臣。而赵王十分昏庸,于是听信了那些大臣的意见,让其他将领去取代李牧。李牧听说之后非常生气,他要率军回朝,去斩杀那个大臣,然后再上阵去抗敌。后来有人劝他,如果现在这样行动的话,不知情的人可能还以为你要篡位呢。李牧长叹一声说,我曾经嘲笑廉颇,不能自始至终去忠于赵国,现在却轮到我了。愚蠢的赵王听信了奸人所言,秘密地处死这位将领。最终,赵国全军覆没导致灭亡。

李牧是赵国最后得屏障,他死后仅过了几个月,赵国就被秦国灭亡了。李牧是怎么死的呢?有两种说法,《史记》的记载和《战国策》的记载相互矛盾。

据《史记》记载,赵王迁七年,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秦军,秦军受阻,秦国于是向赵王的宠臣郭开贿赂,让他施行反间计,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要谋反。赵王不加调查,就相信了谣言,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接替李牧,李牧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没有接受命令。赵王暗中派人乘其不备逮捕了李牧,并杀死了他,同时也撤了司马尚的官职。

然而对李牧的死,在《战国策秦策文信侯出走》中却给出了另一种说法。

韩仓向赵王大进李牧的谗言,赵王使人取代李牧统帅之位,令其速返邯郸。然后派韩仓故意找茬数落李牧:“将军得胜归来,大王向你敬酒贺功,可将军回敬大王时,双手紧握匕首,其心叵测,其罪当诛!”李牧分辩说:“臣胳膊患了曲挛之疾,伸不直,而我的身躯高大,跪拜之时不能双手够地,臣深恐对大王不敬而触犯死罪,便叫木工做了一个假臂,大王若是不信,臣可示之于王。”李牧于是从袖中取出假肢给韩仓看,那假肢状如木橛,缠以布条。李牧恳求韩仓向赵王加以解释。韩仓却不理睬,冷言道:“臣只是受命于王,大王赐将军死,绝不容恕,我不敢为你多言。”无奈之下,李牧朝北向赵王遥叩,感谢往昔知遇之恩,然后,抽出宝剑准备自杀,可转念一想:“臣子不能自杀于宫中。”于是他快步走出司马门,在门外右手引剑自杀,可是胳膊太短,宝剑无法刺透,于是以嘴含剑,将剑柄抵在柱子上自刺而死。

这两则史料有多处不同,一是,谗毁李牧的人不同,一个是郭开,另一个是韩仓;二是,李牧是如何死的不同,一是被杀死,二是自杀,如果是自杀,就显的李牧愚忠了,更惹人怜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