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小店请奸臣题字 奸臣念头一动多写一笔却成就了一家500年的老字号

每个地区都会有些老字号的招牌店铺,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北京有一个老字号的酱菜店铺,这家店铺便是经历了数百年,现在已经发展成资产上亿的企业了。

这家店创办于明朝嘉靖年间,是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三兄弟合资开办的,店铺起初并不只卖白酒,还有柴米油盐酱醋等,所以最开始店铺名字叫六心居,“六”代表的就是六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物品,“心”则是表达他们是用心在为大家提供服务和物品。关于六心居的由来,还有传闻说是这家店铺起初是由六个人合办的,具体哪种说法正确,就不太容易考证了。后来便开始着手酱菜的生意。

中国人素来信奉“民以食为天”,对于吃的也都有自己的一套讲究,尤其是那些吃惯了山珍海味的权贵之人。而这家酱菜小店的菜品口味独特,受众群体广泛,可谓是风靡当时一整条街,名气也是越来越高,吃过的人都是赞不绝口,也很好的满足了那些达官贵人的刁钻味蕾。

就连当时的嘉靖帝都要尝尝这个酱菜小店的菜品,不出所料,酱菜小店受到了皇帝的肯定,嘉靖帝对身边人表示但凡有新菜品,要第一时间拿给他品尝。可想而知,有了皇帝这么一位名声响亮的代言人,这家店的顾客更是络绎不绝。

而这家不起眼的小店铺在赵氏兄弟的经营下,生意越做越红火,原本的两间小店铺也扩充为四间,店铺越开越大,起初的小牌匾自然无法继续使用下去了。为了打造更大的名声,赵氏兄弟便想找到有头有脸的人来题写。而早前六必居还是小店铺时,明朝第一奸臣严嵩严大人家的下人经常来六必居买酒,严嵩也十分喜爱这家店铺的酒,一来二去严府下人和六必居的人都混熟了。掌柜为店铺所想的名字是六心居,只要严嵩愿意题匾,势必是会大大增大店铺的身价的。

后来赵氏兄弟便找到这个人,想要让他帮忙请严嵩大人给他们的店铺写个牌匾,而当时严嵩已经是朝中重臣了,哪会给一家普通店铺题字呢。但是这个下人还是想办法去求了家中夫人身边的婢女,想要婢女请夫人帮忙请求一下严嵩。

严嵩得知此事后并未拒绝,毕竟这家酱菜店的名声在当时也是十分有名的,只是这六心居怎么听都觉得别扭。严嵩的书法造诣很深,当时给小店提笔写下了“六心居”,后来转念一想,一家店铺分六个心怎么能做到生意兴隆呢?这样下去店里免不了会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可不行。于是严嵩沉思了一会儿,又加了一笔,改成了“六必居”。这六兄弟一看,朝中大臣给改的名字,也是非常满意,就将店名改了过来。后来严嵩的所有恶行都败露了,在嘉靖帝准备办理他时允许他题完匾再治罪不迟,所以六必居这块匾上这才没有严嵩的落款。

六必居就这样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在明嘉靖年间,六必居开始为宫廷提供酱菜,很多皇帝都对他们家的酱菜情有独钟,不少达官显贵都跟风去买,渐渐地六必居就成了宫廷御用的老店了。其中和牵扯了和宫内的很多故事。

有一次在光绪年间,当时店里失火,很快整个店都沉在了火海之中,在这危急关头,店里的伙计张夺标等人冲进火种,将牌匾给取了回来,后来送到当地会馆中保存。因为在生意人看来,牌匾就是自己的买卖,就是自己店的根基。第二年六必居重修后,牌匾又被挂了起来。

还有一个说得是在严嵩倒台之前,打算再给六必居的老板题写一块匾额,结果当时的老板非常惶恐,怎么都不愿意接受,顿时让严嵩感到了世态炎凉,曾经的自己在位时,一幅墨宝千金难求,如今竟沦落到送给人家都不要的地步,虽然嘴上说这是人之常情,可他心里的失落又有谁能懂。

六必居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上至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都很喜欢他们家的酱菜,每每在餐桌上看到的六必居的酱黄瓜和辣萝卜丝儿,都是当时一道独特的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