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胸前都有一个字 有的是兵 有的是勇 这两者之前有什么区别吗?
在看清宫剧的时候一些士兵身上穿着的衣服胸前都有这一个兵字,或者是勇字,有的人会误以为是一回事。为什么都是清兵,有的身上写着“兵”,有的身上写着“勇”呢?难不成是清兵军服换款式了?
兵,是清代军队的正规军,包括八旗兵和绿营兵。清军在入关以前,主要依靠由旗人编组的旗兵的力量,兼以蒙八旗、汉八旗。1644年入关定鼎中原后,为了弥补八旗兵员之不足,又建立了由汉族人组成的兵。这种军队以绿旗为标志,故称绿营,简称营兵。八旗兵大部分用来拱卫北京,小部分驻防全国某些要地;绿营兵则遍布全国各地,常备人数在六十万左右。
努尔哈赤靠着十三副遗甲起兵,有点匪盗做大的意思。开始当然没有兵制,就用女真人打猎的办法。部队最基本的建制叫牛录,几个牛录合成一固山。固山就是“旗”的意思。万历29年,努尔哈赤做大了,开始整顿兵制。开始只设了四个旗,后来越来兵越多,到万历43年,就变成八旗了。这就是八旗兵的由来。
八旗兵最大的特点就是全民皆兵。平常都是老百姓,要打仗了,抄起武器跟着自己的“旗”就上战场了。在当时,这种制度让八旗的战力绝对彪悍,如果人数相当对面厮杀,明军完全不是对手。
八旗兵入关后,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从一支虎狼之师堕落成毫无战斗力的浪荡子弟。到“三藩之乱”时,八旗已无力镇压,只有依靠绿营了。乾隆末年,绿营军中盛行吸食鸦片,也如八旗一样逐渐腐朽。这两种军队虽然有区别,但都是清朝的正规军,其驻防、兵额、饷银等都有规定,不经过朝廷是不能随便更易的,也就是所谓“经制兵”。
“勇”则不同。勇又叫“乡”,是由于军事的需要而临时召募的军队,以补八旗、绿绿营之不足。战事完了即解散,不属于国家正式编制的军队。乡勇始建立于1787年,清将福康安去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他的军队屡遭失败,遂采取“以土著破土著”的方法,广募“乡勇以厚兵威”,终于镇压了林爽文起义。
后来又是李自成又是瘟疫什么的,满人就入了关了,建立了大清。这一看,国家太大了,人口也太多,靠这点八旗人马实在不够看的。于是就把汉人当兵的都编在一起,就有了第九旗,绿旗。但一般不叫绿旗,叫绿营。需要注意的是,绿营兵除了几个大头目,一般都是汉人,但八旗兵却不都是满人,有蒙古八旗和汉八旗之说,就是八旗内满蒙汉都有。
但是满人虽然捡了个江山,但心里却犯嘀咕。因为汉人太多了,也比他们办法多。所以清初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防止汉人造反。这样一来就不敢重用汉军绿营。
勇的大量出现,是在清朝中后期,随着起义活动的增加,率属于王朝直接指挥的八旗和绿营兵,已经不堪重负,战力也是江河日下。各种地方团练,民兵组织被武装起来,闲时老百姓,战时成士兵,最为鼎盛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都是属于勇,这个时候勇才是国家的常备力量。兵和勇最大的区别在于,兵是中央直属部队,听从中央朝廷的命令,而勇只听命与自己的上司,和唐朝是的藩镇是很像的
到了清朝后期,草寇越玩越大,大到太平天国那么大。这时候八旗兵已经彻底废了,绿营也懒散惯了。没想到曾国藩团练的“勇”倒是成精了。于是朝廷又看见救命稻草了,将乡勇改为练勇,这下有编制给粮饷了,变成正规军了。再到后来,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其实都是“勇”,慢慢地他们不但正规了,还变成主力了。
从此“勇”代替了“兵”,绿营虽仍存在,但已无多大作用,“勇”字军队成为国家的正规军,即“经制兵,直到袁世凯天津小站操练新军,“勇”字军才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