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欲迁都洛阳,朱元璋欲迁都西安,为何两人全都失败了
公元976年,赵匡胤游览故乡洛阳,考虑到开封“形势涣散,防维为难”,不是理想的都城,于是提出迁都洛阳的计划。
公元1391年,朱元璋命令太子朱标巡视关中,考证明朝都城事宜,其实就是想要迁都西安,所以才有太子朱标“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
众所周知,北宋都城开封与明初都城南京,都不是理想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以赵匡胤与朱元璋的眼光,都能发现其中的弊端,所以才有迁都计划。但无论是宽容的赵匡胤,还是强硬的朱元璋,最终却都没能实现迁都计划,这其中隐藏了什么历史内幕,背后又有什么曲折的历史是非?
赵匡胤的远见卓识并未得到群臣的支持,相反群臣以各种理由反对,洛阳城市破败不堪,经济凋敝,交通不便,不适合立为国度,“迁都洛阳,就会动摇国本”。有一种说法是朝中群臣俱在此安居多年,早在开封安家置业,不想迁都洛阳,于是找出各种理由反对。
群臣反对,并未让赵匡胤回心转意,而是倔强的在洛阳一住两个月,拒绝东返开封,甚至提出一迁洛阳,再迁长安。最终让赵匡胤放弃迁都决定的,是赵光义提出的“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这一理由,随后赵匡胤才无奈之下起驾回京。
同年10月,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第二天清晨,赵匡胤离奇暴死,享年五十岁,北宋迁都洛阳计划就此搁浅了。
当然还有一种猜测未得到证实,就是赵光义作为开封府尹,经营多年,培植了大量自己的势力,一旦迁都,必然重新洗牌,对觊觎皇位的赵光义甚至是釜底抽薪。反过来,赵匡胤迁都是否有洗牌赵光义势力的考虑,这就不得而知了。
笔者认为,无论宋朝赵匡胤,还是明朝朱元璋,在迁都计划上都存在“人亡政息”的因素。如果赵匡胤与朱标没有突然去世,可能这两个王朝就会迁都成功,中国历史也会大变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