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促使蒙古帝国第一次西征 一路屠城灭国无数的原因是什么?蒙古第一次西征产生了哪些影响?

公元1219年,蒙古第一次西征爆发,它标示著蒙古与中古大波斯外交和贸易失败的结果,也是“蒙古西征”的开始。成吉思汗在开始西征起,便把东西交通大道上的此疆彼界扫除了,把阻碍经济文化交流的堡垒削平了,于是东西方的交往开始频繁,距离开始缩短了。

后世的欧洲人称呼铁木真的蒙古军队与称呼当年的匈人皇帝阿提拉一样,为“上帝的鞭子”。认为其是上帝惩罚人类的力量。欧美系的历史学者也对铁木真的存在非常无奈,认为铁木真的崛起纯粹是一个意外。如果在铁木真的时代,东亚存在一个强有力的中国政权,或者中亚存在一个强大的穆斯林帝国,那么强如铁木真也会被轻易压服。可惜当时的中亚是一盘散沙。

东亚的中国是散沙一盘。金、南宋、西夏高高兴兴地玩着三国杀,彼此牵制。就在蒙古帝国成立,成吉思汗和其子孙的力量开始加快向四方扩散时,此时的几个中国割据政权仍然没有从三国杀的高潮中清醒过来。铁木真的蒙古铁骑先是征服西夏,接着又开始对金国动手,并在几年之内将原本带甲百万的金帝国打得满地找牙,奄奄一息。正当金国危在旦夕时,却意外发生了一件事,挽救了金国。这次偶发事件,促使蒙古调转枪口,转而向西发展,发动第一次西征。

一次严重的外交事件

从某种程度上讲,蒙古人的西征,一开始完全是一个巧合。蒙古人本来压根就没打算向西发展。按照铁木真的计划,痛殴并征服金国才是首要大计。然而当时中亚的大国花剌子模却不合时宜地惹怒了蒙古人。花剌子模与蒙古帝国之间其实还夹着一个西辽。两个政权并不接壤,那么花剌子模为何会激怒铁木真?竟然源于一次偶发的抢劫案件。

原来,随着蒙古帝国的崛起,蒙古人一直尝试与西方展开贸易。蒙古人在宗教方面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这一点受到到了来往东西方的伊斯兰商人们的欢迎,故蒙古人虽然早年起于游牧生活,但与西亚的商业纽带却日益发展壮大。对西方贸易,自然离不开古老的丝绸之路,大量的蒙古商队在铁木真的支持下,在丝绸之路上穿行。丝绸之路的一段在花剌子模帝国境内,该地有一城名为“讹答剌”。

1218年某日,一支由蒙古穆斯林组成的十余人商队在讹答剌城遭当地长官劫杀,仅有一人幸免于难。这是偶然发生的一次意外事件。铁木真大怒,派遣由一个正使和二个副使组成的特使团来到花剌子模请求调查。花剌子模的苏丹摩诃末态度冷漠,反而纵容臣僚将正使杀死,将副使胡须烧掉后赶出,这下子,情况立即升级,演变成为了严重的外交问题。花剌子模的行为令蒙古人愤怒,铁木真遂决定出手教训。

欲征花剌子模,必须先征服处在蒙古与花剌子模中间的西辽。此时西辽的皇帝,正是乃蛮部太阳汗的儿子屈出律。其在乃蛮灭亡后逃到西辽,并成为西辽的驸马。然而屈出律并不甘于成为座下客,反而篡夺了西辽的皇位,并把西辽搞得混乱不堪。1218年,铁木真派遣大将哲别带兵两万攻破西辽,杀死屈出律,平定了西域。这样,蒙古西征花剌子模的进兵障碍被扫除了。

一路向西

1219年6月,铁木真亲率十万蒙古主力、五万突厥军向西侵略进了花剌子模,花剌子模号称有四十万军队,但纪律松散,训练废弛,调度也非常缓慢,结果被装备精良的蒙古军队打得大败。为了报当初商队、使者被杀的耻辱,蒙古军每攻占一个花剌子模的城市,便开始报复性屠杀和掠夺。

花剌子模的首都撒马尔罕被铁木真的大军攻打8天后破城。铁木真立即下令屠城。和伊斯兰教有关系的五万人可留在城内活命,其他城中人则被下令屠杀,据说前后有超过百万人口殒命。1220年底,花剌子模的军队被蒙古消灭殆尽,苏丹摩诃末在绝望中病死,在临死前传位其子札兰丁。

札兰丁是历史上一个猛人,勇武过人,骁勇善战,但即位时,花剌子模已经只是一个烂摊子,能用的士兵所剩无几,早就大势已去。1221年时,蒙古军攻破一座名为“巴米扬”的小城,由于铁木真非常宠爱的孙子、察合台之子木阿秃干在此战中阵亡,铁木真下令“不赦一人,不取一物,概夷灭之”。这就像以色列人所接到上帝的“毁杀一切”的指示一样,蒙古人也收到了大汗的指令,于是这座倒霉的城市中所有人畜都被杀光,城市被夷为平地,据说此地数十年内毫无生气。

该年,蒙古军队最终占领花剌子模王国全境,札兰丁开始逃亡,蒙古军一直在其后追赶。札兰丁跑到那里,蒙古人就追到哪里。而札兰丁堪称打不死的小强,虽然屡战屡败,但蒙古军也一直无法杀死他。这可以说也是相当不可思议的。蒙古帝国从未遇到过如此难以消灭的对手。倘若蒙古轻易就干掉札兰丁,也就会停止西征,也就没有了后来的大扩张。这可以说是第二个意外。

结果,蒙古大军追杀札兰丁,往西越走越远,沿途一路竟灭国屠城无数,征服了高加索山一带很多国家,然后继续向西进入钦察草原。不成功的追杀,引发了一次最成功的扩张。

1223年,冲杀到西边最前线的哲别,率领的蒙古大军击溃了当年乌克兰的基辅罗斯诸国王公,后又攻入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亚半岛。根据记载,西征过程中,蒙古军在每次攻城前,都会对该城劝降,大意说:只要乖乖投降,便不动分毫;稍加抵抗,那么一旦破城,必定屠城。

当时不少国家和城市因为选择了抵抗而遭遇全面屠杀,但不少主动投降的城邦,最后也一样落得被屠城的下场。后人一般认为,蒙古军队的招降只是一种用诈术,可以做出任何承诺,以诱人开城,而一旦城民开城投降,则不论当初承诺或盟誓,统统无效,会立即屠城,不留活口。这么做,其实是因为蒙古军队孤军深入,不希望在自己的后方有大量人口存在,而沿途屠城可以没有后顾之忧。

这次西征,沿途中伊斯兰各国的富庶,令蒙古人大开眼界,激发了他们的浓厚兴趣。三十年后,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卷土重来,再度压服了中东地区。原花剌子模地区成为蒙古帝国经营中东、东欧及基辅罗斯的前哨站。1225年,铁木真率兵东归,第一西征结束。蒙古帝国获得了巨大的扩张。比较讽刺的是,一开始被蒙古追杀,把蒙古人引向西边的札兰丁却仍活跃多年,还占领了一块地盘,意图复国。直到1231年,札兰丁才在蒙古帝国的压力下,被山民杀死。

蒙古第一次西征的影响

这次西征涉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实属罕见。在人类历史上意义非凡。西征的最后胜利证明了成吉思汗这一战略抉择的正确性。蒙古第一次西征将中亚一切具有使用价值的人口作为“马背稍将来的人口”掳到中国。这些人口到中国后,就开始了一个新的民族过程。经过蒙古帝国和元朝一百多年的统治,其中一部分散居于中国各地的中亚民族逐渐同化于中国各民族当中;另一部分聚居在中国西北的中亚民族形成了回族的主体。

在整个战争期间,极大的充实了蒙古国家和个人的财富,以及对蒙古军事技术、生产技术、社会管理和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提高起了巨大的作用,为新的征服准备了雄厚的基础。元朝统治者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尤其对伊斯兰教徒施行宽容政策。经过20余年的治理,到13世纪60年代,中亚的州县社会经济恢复繁荣景象。但掠夺政策给中亚各国留下了无法弥补的巨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