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如何让秦国这个西北边陲的蛮夷之国奠定一统天下的基础?商鞅变法持续了20年 秦国为什么有20年时间来进行变法?
秦国本是西北边陲的小国,谁也没想到起初最弱小,向来被关东六国鄙视为蛮夷之国的秦国最终能一统天下。秦国是如何一个偏处西方的边陲小国发展成能一扫六国的巍巍大国。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耗时10年陆续兼并了东方六国,从此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期,进入了帝国时代。在秦国历史的四大雄主中,正是有了秦孝公所打下的基础才使秦国建立了强大的根本基础,并最终一统天下。秦孝公当时接过的秦国经过长年的穷兵黩武,国力衰竭,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民间私斗成风,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国土河西之地被魏国强占,其他六国对其虎视眈眈,随时欲除之而后快,而且商不入秦,士不入秦。内外交困的秦国走在了十字路口。刚经历过六国准备灭秦之战后的秦孝公决意要改变秦国的命运。
决定改变秦国命运的秦孝公便开始了招贤计划,面向其他六国发布招贤令广揽天下人才,成立招贤馆,并由宠臣景监亲自负责,后来推动秦国变法的卫国人卫鞅就是由他推荐成秦孝公的,并在卫鞅三试秦孝公的过程中,率次给秦孝公推荐,最终让秦孝公认识到了卫鞅的价值。随着求贤令的持续发布和人才引进,从其他六国到达秦国的人才达到了100多人。
秦国一下子来了100多人才,而且个个不是剩油的灯,这些人一到秦国就要平台和官职,否则就要离开秦国,不能不说这对秦孝公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因为这个事一旦处理不好,造成大量的入秦人士离开,秦国再想招贤纳能就很难了,但是一下子涌入这么多人,又缺乏了解,因人设岗或人岗不匹配,也会给秦国带来灾难,一旦有一部分人出事,保守势力群起而攻之,就会让秦国引进人才的战略部署落空。
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秦孝公采取了让入秦的士子三个月时间去走访和调研,然后再各自写出振兴秦国的策略,国家根据个人才能去安排合适的岗位,这样做达到了几个目的:一是可以鉴别出滥竽充数者和真正的人才,实现了人才的筛选目的;二是让这些士子通过实地调研,了解秦国后,才能在随后的工作中更切合实际,避免出现大面积的工作失误;三是实现人岗匹配,避免人岗不匹配对整个政权造成大的冲击;四是堵住了保守势力的嘴,让他们挑不出反对的理由。
君臣合体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做到君臣一体的并不多,但是秦孝公和商鞅之间的君臣一体则绝对可以成为佳话。商鞅作为战国时期的法家著名人物,他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所推动的可以称之为“黑色裂变”的变法,一举改变了秦国的命运。
商鞅在入秦之前,在魏国相国公孙痤手下任职,后来公孙痤在死之前,魏王向他征询新相国的人选,他推荐了卫鞅,并告诉魏王如果不用卫鞅,就杀了他。结果魏王既没有用卫鞅,也没有杀他。后来卫鞅到了齐国,当时齐国有着稷下学宫,学术氛围非常浓厚,但是卫鞅认为齐国并非自己施展才能的地方,也就没有留在齐国。当他得知秦国发布求贤令后,便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到了秦国。
为了试探秦孝公,卫鞅三试秦孝公的故事就开始上演了,在三次见秦孝公中,卫鞅分别用帝道、王道、霸道等三种治国方略来向秦孝公阐述,前两次秦孝公都很不满意,认为卫鞅不堪重用,已经打消了重用卫鞅的念头,但是他还是忍着第三次见了卫鞅,而这一次卫鞅的霸道治国方略一下子打动了秦孝公,卫鞅也拿出了《治秦九论》,两人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进行了深入探讨。
秦国在变法的过程中,军队改革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毕竟在乱争之世,强大的军队是确保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但是秦国军队的改革,其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组建新军,而且这支军队也带着实验的性质。这支军队几乎全部来之于解放出来的奴隶组成,采取全新的训练方法。前期组建的五万新军在夺回河西之地,与魏国的交战中,一举击溃魏国的十八万大军,收回河西之地,迫使魏国签订条约,从而一鸣惊人,后来不断扩大规模的新军在秦国灭六国之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其实秦国在组建新军的过程中,申不害在韩国也组建了一支新军,但是秦国是在不动声色的进行,而申不害则是大张旗鼓练兵,唯恐天下不知。变法后强大的韩国和组建的新军,让其他国家感到了威胁,于是魏国元帅庞涓就开始带兵进攻韩国,直到韩国的新军消耗殆尽,国家陷入朝不保夕的境地,后来要不是齐国的孙膑采取围魏救韩的策略迫使魏国从韩国撤军,并在马陵道射杀庞涓和摧毁魏军,估计韩国当时就会被魏国给灭国了。
格局之大
秦孝公的格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体现出来。除了全面提到的很多方面,比如为了振兴秦国不拘一格广揽人才,坚定不移推进变法等都体现了秦孝公的大格局,甚至为了振兴秦国呕心沥血,英年早逝。
要传位商鞅。
在中国历史上,要把自己的君位传给外人的,除了秦孝公还有一个刘备,但是至于刘备要传位给诸葛亮是不是出于真心则是众说纷纭,不过我相信秦孝公要将自己君位传给商鞅则是出于真心。因为他的很多做法都是为了确保自己死后商鞅能够继续推行变法工作而扫除障碍,并给予商鞅足够的保护,所以他更多关心的是秦国能否持续强盛下去,而不是一定要让自己的儿子担任国君。
诛杀哥哥公子虔和以太师甘龙为首的保守、复辟派。
秦孝公知道自己死后,这些人的复辟会导致秦国的变法存在极大的变数,也从而会导致秦国的强盛之路夭折。公子虔因为受太子牵连而被处以劓刑后一直不能释怀和仇恨商鞅,尽管诛杀公子虔的密令来之于太后的遗诏,但是秦孝公并没有丝毫犹豫,而是部署了诛杀公子虔的行动,可是狡猾的公子虔通过假死逃过了一劫。诛杀太师甘龙等人则是秦孝公要有意而为之,但是最后却因商鞅认为这样做不合法度阻止而没有进行。而事实上,秦孝公死后,导致商鞅被处以车裂极刑的,公子虔和甘龙等人起到了很大作用。
为了护法和维持国家局面的持续。秦孝公在商鞅的商地为商鞅预留了一支没有列入军队编制、人数过万人的秘密精兵,用来在他死后,商鞅可以用来维护法纪,打击复辟势力,甚至可以取代不合格的后君,而且也留下了密诏,但是商鞅为了不造成国家分裂的局面出现,在焚烧了秦孝公的密诏后,把这支军队交给了国家。
商鞅之所以在秦国变法中能够不顾个人生死安危,除了他本人的格局外,在很大程度上与被秦孝公的格局感染,把被秦孝公视为知己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不要说商鞅,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也会知道一旦秦孝公死后自己因为变法伤害这么多人而会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但是秦孝公所采取的保护他的措施又会反过来让他为秦国而肝脑涂地而不惜。
秦孝公是如何腾挪出20年给商鞅变法的?秦孝公之所以有20年时间进行变法,而无大战骚扰,主要由内、外两部分原因组成。
内部原因
1. 祖上基业雄厚
秦国先祖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而被分封在岐山以西,位列诸侯。然而,岐山以西一直以来是戎狄部落的地盘,秦襄公于是率领族人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戎狄部落,成功建国。到了秦穆公时期,秦国在百里奚以及一系列贤臣的辅助与治理下,具备了称霸的实力,并逐渐称霸,因此史书称为“穆公霸西戎”,位列于春秋五霸之一。
穆公之后,秦国虽经历四代乱政,但底蕴尚在,戎狄部落依旧不敢东向挑衅,可见穆公治理时影响之深。秦国到了孝公手中之时,虽已无力东出争雄,被魏国武力弹压,但秦国仍属于七雄之一,实力尚在中山、鲁等二流诸侯国之上。因此,只要解决了其余六国对秦国的觊觎,秦国就有足够的时间变法图强,而无须担心其他蕞尔小国的骚扰。
2. 示敌以弱
面对有军事争端的魏国,秦孝公忖度了自身国力之后,决定暂时“妥协”,割让土地,以作韬晦之策。这件事在当时的战国环境下是极为平常的事情,战败割地给对方,待强大后再伺机夺回来。简单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就是地盘拉锯的历史。此举让魏国一时间没有了进攻秦国的口实,为变法再度腾挪时间。
外部原因
1. 诸侯争天下,无暇西顾
秦国割让了土地城池之后,魏国也不再紧盯弱小秦国不放,而是转眼投向了东方战场。此时,赵国、韩国、齐国相继崛起,挑战了魏国的霸主地位。魏国此时需要集中力量,打败其中之一国,稳固住自身的霸主地位。所以,魏国很快卷入了三晋的争斗之中,此时齐国的齐威王看准时机,给予了魏国重创,以为齐国谋夺称霸的机会。
历史上记载,齐国两次使用围魏救赵之计,令魏国灰头土脸,损兵折将。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第二次,马陵道之战,孙膑杀死了对手庞涓,俘虏了魏太子申。此战之后,魏国霸权衰落,齐国趁势而起。商鞅变法的关键时期,也正是在这个时间空档。魏国因与齐国战败,战力下降,短时间内无法再发动大战,齐国则趁此机会摆出霸主的姿态,降服周边的国家,获得他们的支持。
2.三晋战争削弱了魏国的力量,秦国的外患大大减轻
秦孝公能全力推行变法,不仅与国内政治稳定有关,也与外部形势的变化息息相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三晋战争,大大削弱了魏、赵、韩的军事力量。自春秋晋国称霸后,秦国被晋国压制了200年之久。进入战国后,晋国分裂为魏、赵、韩三国,作为老大的魏国有扩张的强烈欲望,在魏文侯时代发动侵略秦国的战争,夺取河西之地,赢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魏文侯去世后,魏、赵、韩三家的关系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最终演化为旷日持久的三晋战争。三晋战争大大削弱了三个国家的力量,而且也无暇顾及秦国。三晋互斗,对秦国来说是偷着乐的事,在秦孝公推行变法的二十年里,几乎没有遭到三晋的主动入侵,这种国际环境,对变法实在太有利了。
一个国家的强大绝非朝夕之功,商鞅能够在秦国变法二十年,秦孝公固然居功至伟,但也有赖于自身实力与客观环境的促成,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因此,小编认为成功绝非容易之事,不成功才是常态。但依然要满怀希望,竭尽全力,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