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胡服骑射真的只是换身军装那么简单吗?胡服骑射的赵国实力大增 为什么还是打不过秦国?

战国时期的赵国在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为了让国家变得强大,赵武灵王推行“胡服”、教练“骑射,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成为当时除秦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

中国历史上有一段激烈而又残酷的时期,各国之间互相征伐博弈,在短短的二百余年里,大小战争竟达到了二百三十余次。史称战国时期。战国时期被誉为我国历史上农业,纺织业,军事,政治,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国之间为了生存,土地,利益不断的发动战争,不断的通过革新变法强化自身。有博弈纵横家张仪苏秦公孙衍等的政治博弈,有白起赵奢廉颇等军事家的战场征伐,更有商鞅吴起等变法家们的革新变法。

在春秋末年,魏齐楚秦等国相继重用变法大臣执行变法,改革创新,一个个成为超级强国,增加了自身的国力。战国七雄中大部分国家的变法均是以重用变法大臣,王上作为后盾的方式进行的。然而有一国独树一帜,变法的执行者是王上本人,并且不是法家式的变法,采用的是“军事”变法。它就是赵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胡服骑射”字面上来看只是换了身胡服式的军装,步兵为主的军团改建为骑兵制。然而这看似简单的变法革新,带来的历史意义是极其深重的,也是极其艰难的。但是成功的将弱小的赵国拉上了七雄的争霸战车。

公元前326年,带着赵国悄然崛起的赵肃候去世,惧怕赵国崛起的魏,楚,秦,燕,齐各派数万人的吊丧大军进入赵国,欲借此机会瓜分赵国。年近十五岁的赵武灵王赵雍,在托孤重臣肥义的帮助下,采用硬碰硬的方式,抱着鱼死网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心态面对五国联军。成功的将危在旦夕的赵国从灭亡的深渊下挽救了回来。

此时的赵国不仅是内忧外患,就连自家国土都被外族小国中山国一分为二。外族建立的中山国正好插在赵国的中心地带。北部又经常被匈奴,东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侵扰。朝堂政治上又被其余几大国家压迫。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濒临灭国。年轻的赵国国主赵武灵王奋发图强,在一次战争中,看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来如飞鸟,去如绝弦,战场应变能力比中原军队不知道高了多少。赵武灵王格外的羡慕,打算着手改革军队。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也就是说,在赵武灵王十九年,赵武灵王正式开启了胡服骑射的改革。看似简短的九个字的变法,其实比想象中的要困难很多。仅仅是第一条简单的易胡服,已经让赵武灵王“寝食难安”。要求‘易胡服’的对象不仅仅是军队士兵,还有全国官民,上至王权贵族,下至黎明百姓,通通要求换装。

往往变法,第一个站出来的反对的便是王亲贵族们,例如商鞅变法吴起变法都极大程度的损害了贵族们的利益和地位。然而赵武灵王的“易胡服”并没有打击贵族的利益,但是赵武灵王也没有逃脱变法遭贵族反对的命运。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就是赵武灵王的王叔公子成,“胡服骑射”的变法刚刚颁布,公子成便以不上朝为办法,声称:“易古之道,逆人之心”,擅自更改祖宗留下的文化,并且认为赵武灵王不重国事,不图大业,反而在服装上作文章。

赵武灵王赵雍深知自己的叔叔公子成并不是那种迂腐的人,反而是在赵肃候去世,赵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大忠臣。为了得到王族们的支持,赵武灵王赵雍亲自去赵成府上与公子成深刻交谈,斥责他。“德才兼备的人做事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采取对策的,怎样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就怎样去做。只要对富国强兵有利,何必拘泥于古人的旧法。”

然而公子成并不信服赵武灵王,认为他就是在为自己的无能,无强国壮兵之计找借口罢了。并且私下串通各大王族们,说赵武灵王就是看他们这些贵族不顺眼,故意让他们都穿上胡服,没有了贵族显目的装扮,下一步就是要将贵族们的地位拉下来,将贵族们的权利统统收回。

这下赵武灵王是真的怒了,召集满朝文武大臣当着他们的面将箭射在门梁上,并警告这些闹事反对的贵族。再有肆意散播谣言和拒绝执行变法的人,此箭就不会在门梁上了,而是在他们的胸口之上。在赵武灵王的铁血手段之下,“胡服骑射”在赵国全国统一进行。赵国也因此逐渐崛起,慢慢的成就了自己的大国地位。

将赵国一分为二的外族人建立了中山国,赵武灵王曾跟周围大臣说过“中山国”就是赵国喉咙中的鱼刺,不拿出来早晚会因此灭国。就在胡服骑射初见成效的时候,赵武灵王就开始筹划着如何攻灭中山国,解决这根鱼刺。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开始了他多年的灭中山的谋划。举兵二十万攻中山,分兵两路,赵武灵王总领南路大军,公子章为中军,先后攻下高邑、石邑、封龙、东垣四邑;北路由牛翦带领,先后攻取了丹丘、华阳牴之塞。改革后的赵军不仅作战勇猛,行动迅速,还兼具了中原军队军团作战,指挥有素的优良传统。

在这般强大的军队下,被南北夹击的中山国连连败退。打得中山国不得不割让土地求和。雄心勃勃的赵武灵王并不满足于求和割地,并且在战国时期能灭国则灭国的潮流下,又经过了数年的打击征讨,公元前299年攻破中山国都灵寿,中山王被迫逃亡,这个“千转之国”就此灭亡。胡服骑射,很大程度的壮大了赵国的军事实力,在这战乱的时代背景下,不仅挽救了危在旦夕的赵国,还将赵国带上了战国七雄的战车,为赵国争霸天下带来了军事实力。

赵武灵王兼并了大片胡地,设云中郡和九原郡。辉煌的胜利让他豪气干云,但多年前败秦之恨并未消除。赵武灵王萌发了从九原、云中南袭秦的念头,欲与秦军一决雌雄。谁知这一箭之仇,他至死未能报成。原因何在?一切还得从秦国上郡说起。上郡位于黄河西岸,形状狭长,西面与北地郡、河南地接壤,北面靠近赵国九原郡,南与面秦国内史地区交界,是关中乃至整个秦国的北部屏障。

这里原本是魏国西河郡的西北部分,如同压在秦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秦孝公抓住魏国在马陵之战大败的良机派商鞅收复了河西地,但那一片主要是内史地区的几座城池,并不包括上郡。秦惠文王继承父辈遗志,继续攻打魏国西河郡的上郡部分,以图把魏国势力彻底赶出黄河以西。斩首八万的河西之战就发生在上郡南部重镇雕阴。秦军歼灭魏国八万河西军后占据了雕阴,又接连攻取数个城市,彻底切断了上郡与魏国之间的联系。上郡十五县陷入孤立,命运岌岌可危。

虽然上郡北面还有另一个黄河渡口,但对岸是赵国的蔺和离石要塞。此时的魏赵关系依然紧张,赵国不会借道给魏国。由于上郡地形复杂,秦军没有选择直接进攻,而是由秦相张仪进行外交施压。魏国被迫割让上郡十五县,秦国这才把整个黄河以西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

张仪在秦惠文王更元元年攻取陕城,并修筑了“上郡塞”,距离秦得上郡已经三年多。《战国秦汉上郡军事地理研究》认为:上郡塞在今陕西绥德县境内,正好在赵国蔺、离石要塞的对岸。这里恰好构成秦上郡与赵太原郡之间最宽阔的一条东西走向的交通线,扼守此地可以有效阻击赵军西进。秦得上郡后,与赵国接壤的面积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失去魏国这个缓冲区,秦赵之间的矛盾也很快激化。

刚得到上郡的秦国只想巩固新地盘,还不打算进攻魏国河东或赵国太原郡。但赵军先发制人,将军赵疵渡河攻打上郡,却在河西战场阵亡。秦国则趁机反攻赵境,第一次占领蔺与离石。但这个战果并不像河西地与上郡那么容易稳固,蔺与离石不久得而复失。

尽管秦赵时不时进攻对方边城,但大规模交锋并不多。因为两国目前所有的接壤地都不适合打大兵团会战。

秦上郡与赵太原郡以黄河为界,相互对峙。尽管两个边郡有着漫长的边境线,但边界地形复杂,地广人稀城邑少。由于大部分土地都是深山老林,两国只要占领几座重镇就可以控制一大片地盘。秦赵两军交战,要么在秦国的河西高原打,要么在赵国的吕梁山以西的狭小平原打,逼仄的两岸地形限制了大兵团运动,尤其不利于赵国骑兵机动作战。

《战国秦汉上郡军事地理研究》认为:秦上郡的治所最初在高奴,后改设在上郡塞,最终又迁徙到肤施。这个演变过程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有很大关系。赵武灵王派兵护送秦昭王回国即位那年,排除种种阻力,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在接下来几年中,赵国的胡服新军连战连捷,疆域北扩至燕、代,西边延伸至云中、九原。

这些新地盘基本上都设置了郡县,其中九原郡与云中郡正好压在秦上郡的头上。赵武灵王身穿胡服亲自指挥士大夫向西北进军攻略胡地,赵军在九原云中集结的兵力也因此超过太原郡。秦上郡的边防重心也自然由东边转移到北边的肤施。肤施在无定河边,扼守着南下上郡的通道,北面就是赵国的挺关。秦昭王把上郡治所北移至此,以便重兵镇守整个秦国的北大门。

当年秦国刚从魏国夺得上郡时,赵武灵王想趁机打他个立足未稳,但赵军从蔺县渡河后要面对地形复杂的黄土高原。如果攻打上郡最北的重镇肤施有大山挡路,只能先攻克上郡塞,再沿着无定河谷北上……然而,上郡塞与周边的平周、阳周、高奴三县形成了一个相互呼应的边防体系。

赵军若想南下攻打高奴,依然要突破上郡塞才能获得进攻高奴的通道。阳周的秦军不仅可以直接向东驰援上郡塞,也可以策应北面的平周、肤施与南边的高奴。倘若赵军突破上郡塞后先打阳周,肤施和平周的秦军可顺着无定河南下切断赵军回河东的退路,而高奴秦军救援阳周也很便利。总之,赵军即便好不容易正面突破秦军经营多年的上郡塞,也会遭到附近的平周、阳周、高奴三县秦军的三面夹击。

但机敏的赵武灵王也发现九原与上郡交界处的地势比黄河西岸要平坦得多,利于骑兵驰骋、大军压境。于是他萌发了从九原云中南袭秦的念头,打算给秦上郡劈头一刀。为了踏勘从九原、云中的进攻路线,赵武灵王假扮赵国使者,亲自入秦侦察地形,顺便看看秦昭王的为人。有趣的是,秦昭王觉得这个赵使的英雄气概过剩,怎么看都不像人臣,事后派人去追。好在赵武灵王身经百战,早已马不停蹄地逃离秦关。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提南袭秦的事了,而是把战略重心转移到其他方向。

原因很简单,从九原、云中攻入秦国腹地的难度并不比传统进攻路线小。本来九原、云中向南、肤施以北的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有利于赵军投入大兵团作战。赵武灵王认为,肤施离九原近,离咸阳远,很难在赵军重兵包围下坚持很久。然而,赵武灵王入秦侦察后却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且不说肤施作为上郡治所驻扎了精锐重兵,就算赵国能越过秦长城、攻破肤施,也只能沿着无定河谷深入,沿途会遭到上郡塞、阳周、高奴、洛都等重镇的节节抵抗。

由于南北交通线就那一条,又没有其他可迂回的间道,赵军再勇猛也无法从此长驱直入进关中。秦上郡诸城却可以从关中得到源源不断的补给。这样打下来,袭击战就变成了持久战,无疑对主场作战的秦国更有利。因此,尽管赵国多地与秦上郡接壤,但易守难攻的地形,以及还有秦长城与黄河天险的加持,令秦上郡能够以一挑四,扛住赵国四个边郡带来的压力。

同时,从上郡抵达九原、云中几乎只有黄河天险这一道阻碍。换言之,赵南攻秦时战场越打越窄,秦北击赵时却是战场越打越宽。如此一来,九原、云中两郡的赵国边防军一面要防备胡人,一面要警惕秦上郡军从肤施发动突袭。不过,秦昭王君臣暂时不考虑向北方扩张,于是两国都在这个方向采取守势。

亲自勘察上郡地形后,赵武灵王对上述情况有了深刻的认识,意识到南袭秦的成功率微乎其微。由此可见,想要实现从北面杀入关中的战略,上郡路线基本不能考虑,除非赵国能像汉初的匈奴那样占领整个河南地。、河南地指的是黄河“几”字那一横以南到秦昭王长城之间的广阔区域。那里水草丰美、农牧皆宜,胡人占得河南地将成为关中的心腹大患,而中原王朝也把河南地当成北伐诸胡的主要跳板。

赵国若能占据整个河南地,就可以整合九原、云中二郡资源,建成邯郸、代地、太原之外的第四大战区。河南地战区集合三郡之力,足以让秦国北方的漫长国境线都不得安宁。如此一来,秦国必需加强北部守备力量,再也不能肆无忌惮地东征了。

但是,复杂的河南地斗争形势,让这个宏伟计划沦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河南地再往南就是义渠人的地盘。赵国以九原、云中二郡之力同时征服河南地的匈奴诸胡与北地的义渠,是一个非常烧军费的浩大工程。况且,这一带是秦国的背部,秦昭王君臣的反射弧再长也不会坐以待毙。赵国九原、云中之兵攻打河南地和北地时,不可能不与秦上郡军、陇西军来个硬碰硬的对决。

此外,赵国的力量主要集中在邯郸、代、雁门、晋阳等方向。受境内地形制约,只有雁门郡能为九原、云中提供就近支持。但雁门郡民风彪悍,不事农商,自己都依赖内地转输物资,无法成为九原、云中的坚实后盾。故而赵国很难集中举国之力来争夺河南地。秦赵只能在这里维持现状,进行规模较小的城池拉锯战,而无法像当年秦魏争河西、上郡一样反复进行大战。总之,由于不利因素太多,赵武灵王放弃了向南袭秦的构想,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东线的中山国。那里也是他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宿敌。

此后赵国历代君臣也奉行“西守东攻”的战略,不再考虑主动进攻秦上郡,而是利用韩魏两国做阻隔秦军兵锋的挡箭牌。但是,秦上郡凭借自己易守难攻的优势,不断加强边城拉锯战的力度。这导致秦赵边城拉锯战的天平越来越向秦国倾斜。最终,秦国名将白起再次渡河攻取蔺县、离石等地,把秦国的版图延伸到太原盆地南部。赵国从此再也没摆脱战略上的被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