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起兵一年称帝 七年统一全国 是历史上称帝最快 统一最快的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 为什么历史评价却不高?应如何正确评价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称帝后,百废待举。他一面组织力量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一面注意加强政权建设。唐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制度,在李渊时期基本上初具规模。然而,为何李渊的历史评价却只是一般?
作为唐朝开过皇帝的李渊,他的出身比较显贵,其母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所以隋文帝特别亲近器重李渊。李渊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根据世袭制,李渊因而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唐国公。李渊的性格比较好,开朗,随和好相处且待人宽容,大家都看好李渊。相传,有一次有人给李渊看相,看项目之人就说李渊有帝王之相,日后必能成大器。在隋炀帝即位之后,李渊奉隋炀帝之命镇守弘化郡。
在此期间,李渊大范围的结交天下豪杰,这一行为遭到隋炀帝的猜疑。正好此时命令李渊去隋炀帝巡行所到之地,由于生病,李渊就没有去。李渊的外甥女告诉李渊隋炀帝对他忌惮。李渊知道之后不害怕是假的。为了自保只好整日花天酒地,贪污腐败来消除隋炀帝的猜疑。大业十一年,李渊遇上农民起义。于是,李渊领兵击败起义军的同时并一举收编起义军万余人,实力因此大增。又击绛州贼,投降的数万人也大大充实了李渊的实力。大业十三年一面征讨飞贼取得大获全胜,一面镇压农民起义,一面不断地招收降军、收复叛军,一点点地扩充自己的实力。
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审势度时,知道隋必亡,于是,暗中结交不少豪杰,试图扩充自己的羽翼,网罗天下的各种人才。那李渊是如何下定决心,起兵造反,成为了唐朝的开国皇帝呢?这事还得从他的儿子李世民说起。隋炀帝当时已经被孤立了。这时候李世民就和晋阳县令密谋起兵,而且起兵造反的计策已经确定了,李渊还不知情。李世民并不是存在期满,而是怕李渊不听。于是欲言又止,私底下找到裴寂商议。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找裴寂就对了!裴寂就选了晋阳宫的几个美女,乘着李渊喝醉酒之后,陪他过夜。
然后,裴寂把李世民要起兵造反的计划告诉了李渊,李渊大惊。裴寂也坦白说道:“我之所以安排宫女侍奉,是因为这种事情暴露后是要杀头的,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要劝你下定决心起兵啊!”李世民见机行事,一五一十的向李渊汇报了整个计划。李渊刚开始不愿意冒险,坚决不同意。他不同意就算了,还说要把李世民送去报官。天下还有这样的父亲呵!转念一想,李渊竟然答应了起兵。不知道李渊最开始的拒绝是不是只是为了试探一下李世民和裴寂呢?
大业十三年,李渊治理下的马邑有人造反,杀死太守王仁恭,占领马邑,自称天子。与此同时还与突厥勾结,图谋不轨,妄想一路南下争夺天下。炀帝闻讯后大怒,要让李渊到江都,治李渊的罪。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李世民对父亲说,此时就是起兵造反的最佳时机。刚开始李渊还是没有下定决心,犹豫不决。在其手下和心腹的极力劝谏下,拿不定主意的李渊终于下定了反隋的决心。
于是,李渊以要防备刘武周和突厥南下为借口,派李世民、等人到各地募兵。招兵买马的架势引起了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怀疑,二人打着小算盘,设计要杀害李氏一族向隋炀帝邀功。不过,李渊和李世民知道此事之后,先发制人,就把麻烦解除了。后来,李渊摆空城计吓退了突厥之后,就开始着手于造饭的准备工作了。
大业十三年,李渊率军三万誓师,痛斥隋炀帝听信谗言,残害忠臣,要匡扶正义为由,鼓舞人心起兵造反。李氏父子一路南下,仅用九天就攻入了长安城内。随后,李渊先是宣布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其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恭帝为李氏父子加官进爵。此时,李氏父子其实也已经掌握了朝廷的命脉。后来就逼迫隋恭帝禅位于李渊,改国号为唐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李渊创下的两个历史之最:第一个就是他是历史上称帝最快、第二就是他是统一最快的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他的儿女们也是非常的出色。他的妻子窦氏和他之间的故事也众所周知。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唐高祖李渊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他之所以遭受贬低:
一、很大程度上因为他的执政时期比较短,他举兵之时已年过50,而且夹在两个历史上最突出的人之间,一个是大坏蛋隋炀帝,一个几乎是政治完人唐太宗;他历来受到种族中心论的史学家各种批判,说唐朝初年甚至是起兵之前,屈从突厥人。但他确实在王朝危急的时候,通过外交手段取得了帝国的相对安全,这个喘息之机,为后来李世民强有力的打击突厥奠定了基础。
二、他的丰功伟绩被他的继承者精心掩盖了。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于李渊的评价并不高,包括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都说李渊是一个碌碌无能之辈,而且暮气沉沉,胸无大志。相反的是他的次子李世民(唐太宗)被描述成一位有魄力,有进取心,天生卓绝的领袖。
但是在后期历史古籍寻找中,才慢慢发掘这些事可能是太宗李世民授意编造出来的,因为在《大唐创业起居注》这本书里,作者是唐初期的太原府人,作者写道李渊本人策划了太原叛乱,他是一位足智多谋且儒雅大方的领袖,而次子李世民仅仅起到次要作用,甚至贡献并不比长子李建成多。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李世民要改变他父亲的真实形象了,是为了掩盖他在宣武门兵变中,除掉他大哥和四弟,并架空父亲李渊这一切不光彩的行为。这是一种政治手腕。
李渊是精谋善战的一位领袖,从和李密的交锋就可以看出端倪,他立幼帝缓冲,每一步都精心算计,足以证明他不是正史中记载的昏庸无能之辈。
应如何正确评价唐高祖李渊?
虽说反隋的太原起兵的念头最初来自李世民和刘文静,是在他们的劝说下,李渊才迫于无奈举兵反隋的。但是,当他下了决心,反隋战斗一旦打响,李渊乃是运筹帷幄,统掌和谋划全局的人物。打进长安,扫除各地军阀,以至许多反隋势力投奔他而去,靠的都是李渊的才能与声望,应该说李渊是消灭隋朝,建立唐朝,统一全国的头号人物。李世民这些人只是在李渊指挥下冲锋陷阵立有巨大战功而已。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到公元626年禅位,他执政8年。在这8年中,他一面组织力量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一面注意加强政权建设。唐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制度,在李渊时期基本上已初具规模。
政治体制方面他继承了隋朝的制度,概括地说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三省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尚书省掌管全国政令,是命令的执行机关。下属共有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吏部掌管官吏的选用、考核与奖惩;户部掌户籍和赋税;吏部掌礼仪和科举;兵部掌军事;刑部掌刑狱;工部掌土木工程;每部又分四司来作为办事机关。中书省负责皇帝诏书的起草,是决策机关。门下省则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书,不合适的驳回修改。监察机关是御史台,职责是监督、弹劾文武百官。地方的政权机构基本是两级,即州和县。长官分别是刺史和县令。
唐朝军事制度为府兵制,是一种职业兵制。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士卒平时在家生产,战时出征。农闲时由兵府负责操练,提高战斗力。在隋文帝时期,曾实行过这种制度。唐朝开国后,许多地方还在分裂之中,农民起义军和隋朝残余将领割据各地。李渊在长安安定之后便开始统一战争,他禅位后由李世民最终完成。
唐高祖李渊在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又实行了租庸调制:受田的农民,每丁每年要交粟二石,这是租;每年交绢二丈、绵三两,或者交布二丈五尺,麻三斤,这是调;每丁每年服役20天,不服役可以折算为每天绢三尺,这是庸。假如官府额外加了役期,加够15天则免调,加30天免租调。每年的加役最多30天。唐朝的租庸调制与隋朝的相比,用庸代替服役的条件放宽了很多,更有利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文化教育方面,李渊推崇儒学,儒家的经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周易》、《左传》、《礼记》、《尚书》。在文化贡献方面,李渊下诏编撰了《艺文类聚》,这是一部类编图书,引用的古籍共有一千多种,为后人保存了很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李渊还下诏开始修订各朝历史。
《剑桥中国隋唐史》是这样评价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高祖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他的声誉之所以蒙受损失,第一是因为事实上他的统治时期很短,而且是夹在中国历史上两个最突出人物的统治期的中间:他前面的统治者是大坏蛋隋炀帝,他后面的则是被后世史家视为政治完人的唐太宗。第二,已如上述,是因为他建立唐王朝的功绩被他的接班人精心地掩盖了。
实际上,唐高祖举兵反隋时尽管已年过五十,上了年纪,他仍然不失为一个有雄心壮志而又生气勃勃的和干练的领袖人物。有充分材料可以证明,他具有不凡的抱负,而且毫无疑问,恰恰是他策划了太原起事,并胜利地引导唐军进抵隋都。他对李密和东突厥人的外交攻势使得唐军能夺取大兴城,并且使得唐军能组织和加强在陕西的力量而无虞敌军的阻碍。
后来,他的大赦、封官许愿和大加赏赐的政策,再加上李世民在战场上的胜利,有助于使新王朝取得很多必要的支援,并且促成了全国的重新统一。也正是唐高祖其人建立了初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武德之治,从任何现实标准来衡量,都算得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其结果来看,唐王朝已经打下了坚实的行政、经济和军事基础。总而言之,唐高祖为他儿子的辉煌统治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