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燕王朱棣不地道,蓝玉送他名马,他却敢当面斥责人家

燕王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朱元璋最看重的皇子,奈何根据立长不立贤的规矩,朱棣始终无法坐上太子之位。

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命令冯胜为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副将,出征蒙古纳哈出部。副将蓝玉趁着天降大雪,率领轻骑兵长途奔袭,大破元军大营,迫使纳哈出向明军投降。

史料记载明军缴获驼马牛羊绵延数百里,军械辎重无数。武人都好宝刀名马,蓝玉也不例外。作为大战的直接指挥者和明军的受降代表,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私自截留了大批珠宝和蒙古骏马。

蓝玉班师回朝时,也不忘巴结领导,他往南京城里各个亲王府都送了大量珍宝。燕王朱棣武艺超群,蓝玉特地为他准备了一匹千里宝马。万万没想到,蓝玉将马匹送往燕王府时,不仅没有讨好朱棣,反而还遭到朱棣的当面训斥:将军俘得名马,理当先送朝廷。送到我这里,非尊重君父之礼。

这时的蓝玉圣眷正隆,特别是不久后,蓝玉捕鱼儿海大胜,更是达到了人生巅峰。此刻蓝玉俨然是武将之首,朝廷大臣、亲王贵胄无不畏他三分,而朱棣即使不想收他的礼物,也不至于弄得人家下不来台。

朱棣这种出乎常理的行为,其背后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蓝玉的下场大家都知道,后人看来这很好理解,朱棣不愿意结交蓝玉是怕老皇帝猜疑。这毕竟是事后诸葛亮之言,朱棣却能够未卜先知,洞穿一切,这也太神了吧。

朱棣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总能揣摩出老皇帝的心思,有件事情就特别能说明这一点。朱元璋过六十八岁大寿的时候,诸位皇子绞尽脑汁,广罗天下奇珍异宝,就为博老皇帝一笑。朱棣却剑走偏锋,什么钱也没花,跑到田地里摘了几株嘉禾,送给朱元璋。嘉禾就是长得饱满的麦穗,古人以此为祥瑞。朱元璋自布衣得天下,对贤君头衔的渴望尤其迫切,朱棣送来嘉禾,喻示着国泰民安。朱元璋看后果然大喜,还当场做了一首诗送给朱棣。

在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之中,最讨他喜欢的应该就是老四朱棣。首先,朱棣长的太像朱元璋了,不伦是走路、神态还是行事风格都和朱元璋如出一辙。其次,朱棣悟性最好。朱元璋大杀功臣,为了给儿子铺路,胡惟庸一案就牵扯三万多人。太子朱标和其他皇子都不明白的父皇的苦衷。甚至于朱标竟然能说出让朱元璋震怒不已,“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这样的话。朱元璋在心里肯定会想:如果是老四,根本不用我张口他立刻就能明白的我苦心。

朱元璋得天下前没看过几本书,这种人发达后就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只有坚决贯彻圣人之道,才能让他感到安全。虽然老大没有老四能力强,但是圣人规定了“立长不立贤”,朱棣就只能和太子擦肩而过。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奉命去陕西巡查,可能是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受不了西北凌冽的寒风,回到南京后就一病不起撒手人寰。这时悲痛万分的朱元璋想起了朱棣,就提出立燕王朱棣为太子,不料遭到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原因很简单太子朱标有嫡长子,燕王朱棣也不是老大。

在大臣们的一致建议下,皇长孙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这时的朱允炆才十六岁,把偌大一个国家交给他,朱元璋还不太放心,于是决定再杀一批大臣。

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将蓝玉,捕鱼儿海一战后,北元彻底丧失了威胁明朝的实力。兔死狗烹,朱元璋感觉蓝玉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再加上蓝玉行事高调,劣迹斑斑,圈占良田,奸淫北元王妃,所以就有了蓝玉冤案。

朱棣很早就明白功勋重臣只能风光一时,朱元璋对他们是时时提防,刻刻猜疑,他更知道自己训斥蓝玉的话一定会传到朱元璋得耳朵里去,而且一定会让朱元璋更加喜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