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孙武+商鞅,谁算出来的?
战国时期除了商鞅外,吴起也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他在多个国家实行改革,同时也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
著名兵书《尉缭子》评价吴起:“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①多数人眼中的吴起,大概就是名将的形象。其实,吴起既是军事家,也是政治家和改革家,尤其在楚国的军事改革非常有名。他拥有“三个家”的头衔,比孙武和商鞅都厉害,正如郭沫若所说,吴起“秦以前作为兵家是与孙武并称,作为政治家是与商鞅并称的。”②
与其他改革家相比,吴起有一个很特别之处——不是在一个国家干到底,而是先后在鲁国、魏国和楚国为官,业绩都非常出色,最高做到丞相。既然干得好,为什么要不停地换单位呢?
在世人眼中,吴起是与孙子并列的兵家,在其他方面却是完全相反的形象。欣赏吴起的人以韩非子为代表,说他目标坚定,百折不挠;讨厌吴起的人以司马迁为代表,说他残忍狠辣,道德败坏。吴起为什么引发世人的极端评价?
但凡军事改革的主持者,身上都散发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气质。在吴起身上,这种特质体现得特别强烈。
有理想、有抱负。
吴起命好,是富家公子,生在一个“不差钱”的家庭,史载“家累千金”。如果是常人,多半很满足,踏踏实实、舒舒服服、浑浑噩噩过一辈子。不过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喜欢搞重农抑商,所以大款们口袋里鼓鼓囊囊,但出门后窝窝囊囊,社会地位不高。吴起是个有追求的年轻小伙,理想是政治、是仕途、是做官。为此,他四处求职,想用钱砸开官场之门。不知道卫国官场风气太好,还是吴家不会搞关系,总之箱子里的银子都见底了,现实还没照进吴起的当官梦。 “树挪死、人挪活”,吴起决定出国闯荡。临走,他当着老妈的面,从自己胳膊咬下一块肉,发誓说:“不为卿相,不复入卫。”③放在今天,起码得干到部长甚至总理,否则就没脸回老家。
目标坚定、百折不挠。
先秦时期,卫国只是打酱油的小国,却出了两个赫赫有名的改革家,一个吴起,一个商鞅。两人有一个共同点:目标选好后,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折手段去实现。为了当官,吴起做过学识理论方面的准备工作。有趣的是,他最开始选择的专业,并非兵学,而是儒学。不过,学习期间出了个意外事件(容后文详表),被老师曾申④(孔子得意门生曾参次子)逐出师门,这是“一挫”。吴起没有气馁,而是换个专业,改学兵法。很可惜,没查到他的新老师是谁。既如此,只有两种情况:第一,这位师父是隐逸的世外高人,类似《天龙八部》中的少林寺扫地僧;第二,吴起在兵学上悟性极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成后,吴起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把自己推销出去。第一单干得不赖,30岁的他为鲁国打了个大胜仗,不料竟被礼送出境,意思小庙住不了大神,这是“二挫”;吴起再换单位,又在魏国干了20年左右,把人生最精华的年岁(约30-50岁)都奉献在这里,胜仗无数。结果呢,没当到卿相不说,还受小人谗言,失去国君信任,这是“三挫”。吴起年过半百,却仍未丧失斗志,来到楚国,总算当上丞相,实现了人生梦想,遂搞起了有声有色的军事改革。
不法古、求创新。
吴起军旅生涯指挥的第一仗就充满了创意。两军对垒,为防止敌人突破己方阵线,通常把主力摆在中央。吴起完全反过来,在对阵强大的齐军时,中央安排老弱,精锐放在两侧,作奇兵之用。这一招一举两得,既让对手产生了轻敌之心,又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吴起打仗不按套路出牌,治军也屡创新招。打完胜仗后,惯例做法是按照贡献大小,分批论功行赏。吴起在魏国一反常规,把所有人安排到一个大厅里,让他们看到功劳不同,升的职领的赏不同,连面前放的酒、嘴里吃的菜也不一样。通过这种“差额行赏”,在军内兴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大大激发了战斗力。在楚国,他看不惯世卿世禄制,规定官爵最多只能世袭三代,后面的不再享受。这对于习惯了吃祖宗饭的楚国贵族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摘自计划出版的新书《铁血的换血——中外军事改革新解》;
引证资料出处:
①(战国)尉缭子原著、刘春生译注:《尉缭子全译》(制谈第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页。
②《述吴起》,《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506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第5),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722页。
④有人认为吴起入学时师从曾参,大概是从《史记》所载“曾子”猜测而来。但司马迁并未明确说“曾子”就是“曾参”。从年龄上看,曾参死于公元前436年,吴起生于公元前440年,也就是说,曾参死时吴起才4岁,怎么可能长大后师从曾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