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1160年后再看李商隐《无题》,竟然和听eason歌一样感受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华美的词藻著名,这与他一生郁郁不得志的境遇有关,他的诗大都没有确切的含义,隐晦迷离却饱含着朦胧美。

无题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突然在《唐诗鉴赏辞典》中翻到了这首诗,疲惫的工作之余,想花掉一小会儿的时光说说这首《无题》。李商隐有许多《无题》大都在说他忧闷的心情。所谓“无题”就是没有题目的散诗,也是一种心境的表达。我想大概在唐代,这就算是小记散文,或者是日记了吧。

这首诗不像其他“无题诗”一样不好琢磨,字面的意思很明了,是说思归之人想着离别时说的重逢的话,不觉夜已深了,梦到她离开的场景,可是在梦里如何呼唤都无法唤回她的归期。看着对方寄来的书信,墨迹看上去还没有研浓,明显是因为应自己的促敷衍写成。这距离本就很远,现在看来更是遥不可及!

陈奕迅有一首歌叫《心的距离》,有一段歌词是:

我怎么会让自己舍身不断涉险

你怎么会对我的心不断的拒绝

爱失去你的包围

每次退后又错过你的世界一点

我没有办法清醒应付新的对决

你却轻易让我的心委屈到极限

爱有了你却失去了我的一切 哦~

衡量你的心直线到我之间

没有跨越的机

记得有人评价它说唱出了失恋时的无奈的感觉。人与人的距离确实是难以捉摸,有时你越认真,结果却越失落。诗歌的意思大概是说如此。物理的距离本就能让原本熟悉的知己彼此疏远陌生,心理上的距离更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有时候,我们无法对一些人说出想要说出的话,有时候话到了嘴边,又突然觉得无力将它说出来。人的情绪和偏执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特性,它让原本细微的分歧不断扩大,直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回想过去,我们每一个疏远的朋友是因为什么,每一段情感的经历又遇到过什么,谁又能笃定自己真的是没有犯错呢?李商隐写下这首无题的背景故事,我们现在翻不出来。所知的只有一些他的生平,也是政治方面的居多,大家去查会有许多“牛李党争”的资料。但这些都不是我要说的重点。自古以来,我们总在用政治的手法对待许多问题,许多事情,甚至把这种方式延伸到婚姻、爱情、审美,这让许多原本简单的东西,突然一下就复杂化,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政治多在于立场而现实却是切实存在的东西——1就是1,2就是2,有就是有,无就是无——不会因为你说什么就变成什么。

我想要说的是一种亘古不变的存在于人之上的东西。李商隐是公元813-858年的人物,我们假设这首诗写在他30岁左右。时光荏苒,1160多年过去了,我们是否读到这首诗歌依然能对它的情绪感同身受呢?至少在eason的歌里,我找到了。时隔千年,虽然文体变了,字体变了,发音变了,唱腔也变了,可是要表达的情绪却出奇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