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此人殿试一副对联夸了咸丰祖宗六代 咸丰:状元就是你了! 40年后又创办北京大学

古代的文人想要有出头之日走科举之路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想通过科举拔得头筹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有大多数人苦读了一辈子都没有考到一个功名。

我们以清朝科举制流程为例,大体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初步考试;二是正式考试。初试又称为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正式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如果遇到皇帝登基或太后寿诞,则会临时加试一场,称为恩科;会试则在京城举行,各省乡试中考中的举人,于次年二月入京参加考试;殿试是科举制的最高一段,又称为御试、廷对,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

殿试举办地在紫禁城内的保和殿,参加者黎明进入,日幕交卷。答卷由阅卷管批阅后,选出了优秀者呈现给 皇帝,最终由皇帝定出一甲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及第三人,二甲进士出身若干,三甲若干。能够参加殿试,无一不是佼佼者,能得到皇帝的青睐,答卷时的一些小细节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在清朝时期的咸丰年间的那个时代,长久安居乐业,让人们已经开始享受这世间的繁华,不劳而获成为了很多人的想法,如果一个人深居高位,那么对于他来说,钱财的到来是源源不断的,这样我们不由地想起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五六十年代,钱财对于很多高官厚禄的人来说,是时刻围绕在身边的东西,同样的事情,也是我们就好讨论的话题。

在咸年间的一次科举考试当中,很多人会在这样的时候选择作弊,只是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名次,这样的事情,,即便是在这种大型的考试当中也会出现的。

就在这样的一次科举考试当中,有这样的一个人的出现,他依靠自己的身份和家族的关系,暗中联络了监考官,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这次科举考试的状元。

在钱财的诱惑之下,这位考官同意了,为了能够让这个人顺利的当上状元,这个考官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在众多的试卷批阅之后,这位考官发现,自己所监考的这位学生,并没有在最后的筛选当中,但是,为了不使自己的声誉受损,他想到了这样的一个办法,重而让这次的考卷重新批阅,咸丰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他想最后落到自己手中的十位才子的试卷,一一过目,但是却并没有像那个看官所说的那样,将他认为最优秀的那个人直接列为状元,而是举办了这样的一个宴会。

在这样的一次宴会中,皇帝要求十位才子共同参加,这次的宴会,并且从中抉择出最终的状元,在咸丰皇帝再问到各位才子用对联说一下关于大清朝百年的历史发展的事业时,在所有人都哑口无言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人的存在,朋友简简单单的一个对联,从清朝的开创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福临,把康熙,雍正,乾隆等诸位在清朝的历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帝王,上联:亿万年济济绳绳,顺天心,康民意,雍和其体,乾见其行,嘉气遍九州,道统维羲皇尧舜。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的名字跃然纸上,这些皇帝,为大清朝做出的贡献,就相当尧舜三位帝王对于我国历史的贡献一般。下联:二百载绵绵奕奕,治绩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飞五色,光华照日月星辰。在清朝历史统治之下的几百年的历史是如何的风光的存在。

这是一副非常显示功力的对联,它既赞扬了大清王朝开创的丰功伟绩,又非常巧妙地将咸丰以前皇帝的年号“顺治”、“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包含其中,比喻有夸张而不显浮华,颂扬而不显谄媚,非常有韵味。

咸丰看了拍手称好,惊呼:“妙!妙!妙!”咸丰立刻让此人上前,询问他的名字,此人回答名叫孙家鼐。咸丰心情大好,立刻朱笔御批孙家鼐为头名状元!

据《清史稿·孙家鼐传》记载,从咸丰元年中举之后,孙家鼐多次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但他从没放弃,继续埋头苦读,才有了今日出人头地。孙家鼐中状元之后,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1898年,光绪皇帝下旨创办京师大学堂,孙家鼐被任命为首任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管学大臣),一手将京师大学堂开办成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大学,也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