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大军云集护卫他,这个皇帝为什么仅面临5千敌军就逃跑了
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虏北宋二帝,北宋宣告灭亡。而康王赵构因为在外勤王,幸运地躲过了一劫。最终,他在众臣的推举下于南京登基为帝,是为宋高宗,南宋因此建立。
当时,康王赵构在南京登基为帝的消息传出后不久,天下兵马便云集于京师,其总数竟达百万之多。中国古代在记载战争时喜欢用夸张的数量来形容军队的庞大,因此这“百万”的数字可能只是一个虚数。但无论如何,当时山河破碎,天下好汉又起兵勤王,因此不管“百万”的数量是真是假,到京师聚集的天下兵马肯定也不在少数。
然而,纵使坐拥一百万兵马,金军再次南下攻宋时,赵构还是选择了逃跑。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不顾北伐复土大业,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还要向南逃跑呢?
说到底,还是宋高宗自己有个心结。这个心结,早在他离开开封城时便已经开始慢慢产生了。
当时,北宋末帝宋钦宗在与金国议和时不守承诺,致使金国恼怒,再次出兵攻宋。宋钦宗害怕金军,便再次向军国乞和,并答应再派康王赵构前去金营当人质。
赵构因此受命再次出使金营,随行的还有刑部尚书王云。二人行至磁州时,磁州知州宗泽便带人在城外的小庙拦下了赵构。宗泽此人在两宋之交算是一位比较有见识的官员,他知道康王此去必有不测,因为金国将领兀术已经清楚康王是最有实力继承大统的皇子,这次金军点名要康王前去金营,无非是要除掉宋朝这个最具威胁的种子。
为了大宋王朝的未来,宗泽在赵构面前苦口劝说,向康王陈述了许多利弊。在宗泽的劝说下,赵构也想起先前去金营替他做人质的肃王至今渺无音信,因此终于陷入了沉思。这时,周围的百姓也渐渐围了上来,毕竟康王此去关乎国家生死安危,百姓们也希望听一听宗泽和赵构的想法。
见百姓将康王的车队围得水泄不通,王云开始急了起来。他怕这一幕会让康王有所迟疑,从而打消了替宋钦宗去金营议和的念头。再者,也是为了能让自己早点交差并回家和家人团聚,王云居然大声呵斥百姓,大骂百姓此举有违法度,命令百姓赶快让出道路好让康王继续前行。
这时,人群中有人认出了王云,指责他身为国家重臣却言行不一。王云曾为了抵抗金军的入侵提出了坚壁清野的策略,百姓们虽然理解国家在时运中的苦衷,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因为坚壁清野时的强制拆迁而不满。如今朝廷不仅没有和金军决一死战,还屈膝议和,这让百姓的心中更加愤懑。而听说眼前正要前去的议和正是当年主张坚壁清野的王大人,并且此时还在大骂自己,百姓们的心火自然被一下子引爆了出来。刚好,王云的行为作死般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出气筒,百姓们自然一哄而上,把王云拖下马,一顿乱拳乱脚将他打得血肉模糊。
朝廷高官就这么被自己的子民打死在了自己的跟前,赵构深深体会到了百姓的意味。自此,王云的死给他带来了阴影,他竟从此觉得百姓不能作为依靠,因此后来连百姓自发组织的义勇军也不再信任了。
老百姓不能依靠,那谁还能为我大宋江山保家卫国呢?不是还有我朝庭麾下的大宋军队吗?可大家都知道,北宋末年金军之所以能长驱直入,是因为北宋的许多官员和官军不思抵抗。而最令人无奈的便是在金军第二次攻宋,14万宋军和1万金军隔黄河对峙之时。
当时,金军统帅完颜斡离不率军来到黄河边上,为了震慑守河的14万宋军,便命人在每台战鼓上绑上了一只羊,彻夜逼着羊在战鼓上踏擂。结果第二天一早,14万宋军便逃得无影无踪。金军没受到任何抵抗,便轻松地度过了黄河。过河之后,完颜斡离不长叹:“宋朝真的是没人了啊!如果有一两千人留下守河,我们怎么可能渡得过来?”
这个故事当然也传到了赵构耳中。“正规军不可信,百姓也不可靠,那我还能依靠谁呢?”这个想法因此逐渐在赵构心中扎下根。
后来,金军又一次攻宋,将领完颜兀术率五千轻骑一路南下,居然有势如破竹之势。听到金军来了,赵构哪还会念着自己的百万大军和千万百姓,只有第一时间穿上便衣飞奔南逃了。
@虢洛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