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出分表紧张,明朝榜眼有建议|文史宴
文/妖刀·红樱
有了这么一个赛艇的标题,要开好这个头,很难。
我实在也不是谦虚,早在五月底就想写这篇文章了,蹭一蹭高考的热点。但转念一想,我这个用一星期复习十门课,再用一星期把它们考完的交换狗,该以怎样的姿势把那些用一年时间复习,两天时间考试的高三狗们批判一番。
倒也不能说批判一番吧,其实就是想搞个大新闻。在全国各地高考分数即将揭晓之际,作为一个经历过两次高考,如今即将步入大四的曾经的高考生,虽然不是教育工作者,但还是想以长者的身份,与各位考生们分享一个人生经验:考得不好不要紧,很可能只是因为你长得丑。
当然,这怎么可能是在说我自己呢┑( ̄Д  ̄)┍
现在,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公元1400年,回到明朝建文二年的那年“高考”。
那一年,建文帝朱允炆依然坐镇南京中央,而他的四叔,后来的明成祖朱棣,正忙着与朱允炆的六十万中央政府军作战。
也就是说,那一年,以“清君侧”之名行谋反篡位之实的靖难之役正激战犹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宿将,到了建文朝军事人才日渐凋零,面对自小带兵守边,如今来势汹汹的四叔,朱允炆不得不起用擅长防守的老将耿炳文,甚至将主力部队交给了开国虎将李文忠的犬子——李景隆。
然而就在朝廷急需人才的情况下,朱允炆在当年科举考试的名次安排问题上,作出了一个日后狠狠打了自己脸的一个决定。
在明朝,每届科举考试之后,都是先由大臣们选取殿试策对最优者,拟定一个排名呈递给皇帝,然后皇帝钦定出一甲前三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当年本来拟定的前三名是:江西吉水人王艮,江西吉水人胡广,江西吉水人李贯。
不要惊讶,就在四年后,前七名都是江西吉水人。
然而,看到这个排名,朱允炆皱了皱御眉。他觉得王艮颜值太低,虽有状元之才,但无状元之相,而胡广则是一位令人舔屏的帅哥。
帅哥胡广
如图可知,朱允炆虽然三观不怎么正,但审美观还是比较正常的,胡广的确是一位眉目清秀的美男子。相比之下,现在无论是百度,还是谷歌,都搜不到王艮的画像,而只有与之同名的王守仁的徒弟——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或许这也是胡广帅,王艮丑的一种印证吧……
不论如何,皇帝的决定权还是很重要滴。于是,胡广成为了当年的状元,王艮是榜眼,李贯照样是探花。按照惯例,三人都被派往翰林院工作,如果一切都正常的话,他们将努力喝茶聊天看报纸,熬资格,拉关系,时而高升,时而被贬,这就是他们未来几十年仕途的主要内容。
然而,正如身经百战的长者所言:那么人呐就都不知道,自己就不可以预料。你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胡广和王艮绝对不知道,仅仅就在这次看脸的“高考”过后两年,命运再次将他们带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一个决定了他们生死存亡的夜晚。命运很慷慨,还同时附送了一个配角:江西吉水人解缙;以及一个旁观者:江西崇仁人吴溥。
公元1402年,建文四年,帝都南京被北军攻占的前一夜。
几个小时之后,两年前的六十万大军主帅李景隆就将主动打开金川门,喜迎曾经的死敌——燕王朱棣入主帝都。
几天之后,被称为“读书种子”的方孝孺将因拒绝为朱棣起草登基诏书,破口大骂“燕贼篡逆”而被株连十族。
浑身王八之气
就在此风云变幻,天地变色之时,胡广、王艮、解缙、吴溥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也因此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而他们中有一个人,将永远没有机会知道一些令人脸上火辣辣疼的事实。
是夜,四位江西老乡在吴溥家中小聚,主题是大明朝即将神器更易,他们作为臣子将何去何从。
后来的《永乐大典》总编纂官解缙慷慨激昂,痛陈“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后来的内阁首辅文渊阁大学士胡广唾沫横飞,长啸“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吴溥冷眼旁观。
王艮默默流泪。
三位客人走后,吴溥的儿子吴与弼带着崇敬的口气感叹道:胡叔叔真是国家忠臣啊,为君主死节,这是大好事。然而吴溥立即说:不对,只有你王叔叔会死。
话音刚落,就从隔壁传来刚回到家的胡广吩咐家人的声音:“外面太乱,小心将猪关好。”
吴溥笑着对儿子说:“他连一只猪都舍不得,更何况自己的命呢。”没过多久,便从另一家传来了哭声。
王艮已服毒自尽。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高尚者已勇敢地死去,卑鄙者依然怯懦地活着。一言不发,默默流泪的王艮用实际行动捍卫了“食人之禄,为人而死”的君臣节义;慷慨激昂、唾沫横飞的解缙和胡广也用实际行动代言了“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背后的丑陋与逢迎。
一身正气的王艮走了,然而故事依然要靠丑角们来演完。
当夜,解缙驰谒朱棣,弯下了刚刚还在为建文帝硬挺的脖颈,迫不及待地献上了自己的膝盖与忠诚。
第二天,解缙向朱棣推荐了胡广,猪崽护理专家胡广应召而至,叩头谢恩,换个主子就这么轻松。
李贯、吴溥等人也迎附已成为永乐皇帝的朱棣,这群政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显然比契诃夫笔下的小警官奥楚蔑洛夫要强得多了,或许比自然界真正的变色龙还要厉害。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正气歌
历史不会忘记,因为长得丑而被剥夺了状元的王艮,并没有报复朱允炆的以貌取人而以势取国。
历史不会忘记,因为长得帅而被赐予了状元的胡广,并没有报答朱允炆的青眼有加而臣节死义。
顺便交代下几位人物的结局吧:
解缙十余年后因为过度参与朱棣的太子人选事宜而遭到猜忌嫌弃,被锦衣卫头子纪纲扔到冬夜雪地里,活活冻死。
胡广见解缙失势,想解除由皇帝指定的自己女儿与解缙儿子之间的婚约,没想到女儿割下一只耳朵,以死相逼。他一贯擅长的骑墙头行径使他成为众人非议的焦点,死时四十九岁。
吴溥后来担任解缙的副手,出任《永乐大典》副总编纂官,在国子监任上20余年未升迁,死于原职。
而此前一直闷声发大财的李贯,最后也以一种可笑的方式,怒刷了存在感。
有一天,朱棣拿出建文时期的很多奏章,他知道里面肯定有不少说他拥兵自重,图谋不轨的,于是反讽地问群臣,你们有很多人曾因此受到封赏吧。结果李贯洋洋得意地说:臣确实未曾有过。
事先就给自己留了条退路的李贯满以为朱棣会赞
赏他,没想到朱棣怒斥:你认为没有就是好吗?当国家危急之时,作为近臣却毫无建议可以吗?朕最讨厌的就是你们这种人。后来李贯受解缙案牵连入狱,死前感叹:我愧对王艮啊!
愧对王艮?
早干嘛呢?
我们当然无法时时刻刻以道德水平最高者为标杆来要求所有人,有胆量亲身实践圣人言行的本来就是凤毛麟角。对于胡广、解缙、李贯们,我们也不必大加挞伐,趋利避害毕竟是生物,尤其是政治生物的第一天性。
倘若他们能像前辈冯道一样,虽历仕多朝,但执政为民、提携贤良,依然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名声,事实上,他们中有人做到了这一点,比如胡广。
然而,我们在此批判他们,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前后的反差实在太大,心中的耻感早已被政治利益压抑得麻木不仁。之前还在宣誓效忠,转眼之前连夜投敌,墙头草的作风令人作呕。
而至于李贯,我只想说,后世的洪承畴以兵部尚书、蓟辽总督的身份降清,尚且被乾隆皇帝编入了《贰臣传》,更不用说他这个一言不发的好好先生了。
洪母骂畴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那句振聋发聩的人生经验:考得不好不要紧,很可能只是因为你长得丑。这当然只是一句戏谑之语,在王艮和胡广的例子中,以状元和榜眼来作考得好和考得不好的区分,对如今的各位考生而言,似乎也是有些低级黑了。
不过,当我们把“高考”的概念放大,放大到社会中无所不在的竞争时,依然可以轻易地发现美丑、性别、贵贱,乃至口音、肤色等因素带来的种种不平等现象。人生而平等,然而无时无刻不保持着不平等的姿态。
当命运狞笑着把平衡打破,而你又无力反抗时,不妨学一学王艮,颜值不够品德来凑,在历史的天平上我们终将获得胜利。
所以,各位亲爱的考生:考得不好不要紧,长得丑其实也不要紧。未来的后面是你们的未来,天堂的下面是你们的天堂,继续提高自己的姿势水平,在一片汪洋中一个赛艇吧!
作者妖刀·红樱的拾贝集(share_box),欢迎关注
当然,也不要忘了文史宴
长按二维码关注
我们的宗旨是普及、趣味、新颖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