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文盲,却深受器重,最终成为三国后期名将
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举十万大军北出祁山,开始了北伐中原之战,史称“一出祁山”。由于马谡在街亭大败,诸葛亮不得不退回汉中,战争以蜀汉的失利告终。战后,蜀汉内部对这场战争的失利进行追责。参军马谡、将军张休、李盛等人被处死,将军黄袭兵权被剥夺,名将赵云被贬为镇军将军。诸葛亮上书自责,自贬三等,降为右将军。与众不同的是,只有一位将领非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加官进爵,被加封为参军,统率五部兵马,监管军营事务,不久后又被任命为讨寇将军,封亭侯。
这位唯一得到晋升的将军是谁呢?他就是王平。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早年家境贫寒,被寄养在外祖父何氏家并改姓为何,后来才恢复原姓。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九月,王平随朴胡、杜濩到洛阳,王平被任命为代理校尉。
曹操同刘备争夺汉中之时,王平随曹军出征,并在战斗中投降刘备,被刘备任命牙门将、裨将军。不过,王平在降蜀后的处境并不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刘备时代结束。
刘备去世后,王平得到了诸葛亮的关注。诸葛亮在汉中建立了一支名为“无当飞军”的精锐部队,王平成为这支队伍的指挥官,官职为无当监。诸葛亮“一出祁山”时,王平参军马谡的先头部队出征。正是街亭之战改变了王平的命运。
马谡来到街亭后,亲率大军主力驻扎在南山上,这个部署遭到王平的强烈反对。王平认为应该按照出发前制定的计划进行重新布部署。但王平的建议遭到了马谡的拒绝。马谡的错误被张郃察觉。因此,张郃立即调整战术,将马谡、王平、高翔三支军队进行分割包围,防止敌军相互策应,对南山守军围而不攻,切断其水源。同时,策应张郃作战的郭淮立即向驻守列柳城的高翔发动奇袭,很快将列柳城占领。
原本计划坚守南山居高临下进行阻击的马谡没有料到,张郃不仅将自己包围在南山,还将水源切断,列柳城又被郭淮攻占,精心设计的防御体系顷刻之间张郃、郭淮两人搅得支离破碎,蜀汉将士得知战场形势后更是人心惶惶。就在南山守军士气受挫之时,张郃的总攻开始了。蜀军全线动摇,不少士兵未经交战已开始四散奔逃,战争胜负没有了悬念。
张郃在向南山发动进攻时,以一部向山下王平镇守的阵地发动进攻。眼看敌军将至,只有一千多人马的王平临危不惧,命令部下鸣鼓坚守,摆出了一副泰然自若、请君入瓮的架势。
王平的疑兵之计果然奏效,张郃的判断出现失误,以为王平军队设有埋伏,不敢靠近。王平抓住时机,慢慢收集战斗中失散的士兵,安全撤出战场,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不过,尽管王平为马谡大军保留了一定实力,但街亭之战的惨败已经无法改变。
战后,参军马谡与将军张休、李盛被诸葛亮诛杀,将军黄袭被剥夺了兵权,只有王平受到诸葛亮嘉奖,加封为参军,统率五部兵马,监管军营事务,不久又任命他为讨寇将军,封亭侯。
后主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兵围祁山,王平负责守卫祁山南面阵地,防止司马懿大军的增援。面对敌军的疯狂进攻,王平坚守不动,终于抵挡住了连刘备、诸葛亮都非常忌惮的魏国名将——张郃,出色完成了预定任务。
后主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春,曹魏大将军曹爽率兵十余万人进犯汉川,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骆谷。此时汉中守军总数不满三万。面对数倍于己的曹军,不少将领非常恐慌。有人甚至建议放弃一线防御,坚守汉、乐二城。等到涪县援军到来再救援阳平关。王平沉着冷静,认为如果让魏军夺取阳平关,汉中地区的局势将更加危险。正确的做法只有护军刘敏、参军杜祺占据兴势山,自己作为他们两军的后援。王平指出:如果魏军分路向黄金谷进军,自己只要率领一千人居高临下据守,足以抵御敌军,涪县援军就能及时赶到,局势即可迅速扭转。之后的战场形势也正如王平事前预料一致。涪县援军和大将军费祎的军队先后赶到,魏军一看形势不对,全军撤退。面对敌众我寡、力量悬殊的局面,王平力排众意,果断应对,最终击退了曹爽对蜀汉政权的进攻。
除了坚守阵地对抗曹魏的进攻之外,王平还参与了平定魏延内乱的战斗。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魏延作乱。王平率军打败叛军,迅速稳定了局势。
因功绩卓著,王平先后被升任为后典军、安汉将军。后协助车骑将军吴壹屯兵汉中,领汉中太守。后主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王平晋封安汉侯,代替吴壹统帅汉中军队。之后又分别于后主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和后主延熙六年(公元243年)晋升为前护军、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等职,被誉为蜀汉政权的支柱之一。
同很多出身贫寒的武将一样,王平没有什么文化知识,“生长戎旅,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是一个文盲将军。但是,由他口述之后写成的文章、公函,都条理清晰、颇有见地。原来,王平经常让人给他诵读《史记》、《汉书》中的本纪和列传,听完之后就能明白大概意思。与人谈起相关内容,不失要旨,并能对人物的优缺点做出正确的分析。
对于王平的历史地位,陈寿这样评价道:“王平忠诚勇敢,严肃认真。并抓住了时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点,才能成就这样的功业。”
- 上一篇:《红楼梦》比较全面细致的大事纪年表
- 下一篇:启功为什么批评翁方纲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