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和珅被嘉庆抄家的巨额财产都去哪儿了?

文/山鬼(明清史研究原创团队作者)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但凡是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可是当嘉庆皇帝因为抄了和珅的家吃饱以后,但有三个问题却一直让人不解:

和珅死后,到底留下了多少遗产?

这些遗产都去了哪里?

为什么这些遗产的福利没能够延续给道光皇帝

回到大清嘉庆四年正月初八,太上皇乾隆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但嘉庆皇帝就急命将和珅革职查办,抄没家产。初九命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瑆等负责查抄和珅家产。没过几个时辰,两位抄家的钦差就已经回宫交旨了,据《清史稿》中皇帝给和珅列举的各项大罪记载:珍珠手串二百余,大珠(即清朝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能享用的东珠)大于皇帝御用冠顶···宝石顶非其所用,乃有数十,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衣服数越千万···藏金三万两千余两···地窖埋银三百余万两。还有其他的庄园、店铺、古玩字画、田地等各项罪产。

(“吃的很饱”的嘉庆皇帝)

但这些却并不是和珅全部的家产,在其他如《查抄和珅住宅花园清单》和《查抄和珅家产清单》中记载的数字又有不同,而且我们应该注意,和珅一手遮天那么多年,甚至与英国东印度公司都有来往,他的家产岂能是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瑆几个时辰就可以清查完毕的吗?难道嘉庆皇帝这么多年没有对和珅的家底私下调查过吗?可是为什么草草结案呢?这其中的猫腻不言而喻,也就是说明可能还有一大笔没有记载在书面上的罪产不知去向,当时的所有人心底都明白,可是却没有人敢说出来。因为这些查抄的是都要收缴国库,而且是被群臣盯着的,那么如果皇帝想要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就只能丢卒保车,将一部分公诸于天下,用来堵住天下的悠悠众口。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和珅大约贪污了二十亿两,当然这个说法太过夸张,但和珅的家产大约相当于清代十五年的财政收入还是大体符合的。

那么如此巨额的家产去了哪里?首先,以清朝的官场的风气,但凡抄家,钦差们总会在朝廷和皇帝默许的潜规则下,先过一道手,中饱私囊(《鹿鼎记》中韦小宝抄鳌拜的家时就是对清朝这种风气的反映)。当然和珅抄家这件事情嘉庆皇帝肯定的上心,两位前去抄家的亲王也不敢拿太多,但是这也是其中一个去向,更何况“任你清官似水,自有吏滑如油”下面具体负责抄家的人又岂能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

(恭王府假山里面和珅从大内偷出的康熙御笔“天下第一福”)

第二,将这些罪产分润宗室。因为乾隆时期一直对宗室保持“亲亲和睦”的政策,所以刚刚独立亲政的嘉庆自然也会去拉拢宗室,其中将和珅宅邸赐给恭亲王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北京的恭王府前身就是和珅的家。而且所有的土地田产以及大量不能直接变现成金银的东西都被收没进皇庄,将这些土地上的产出用以维持宗室以及各处皇室场所的运转。

第三,在乾隆执政后期,所谓康乾盛世便已经是落日余晖,出现了颓败的现象,国家经济吏治糜烂。乾隆六下江南、四处用兵、营建宫室等等都耗费了大量钱财。据不完全统计乾隆年间的国家岁入大约是白银5000万两,粮食1300万石左右,而他所谓的“十全老人”所花费的钱财对于岁入来说都是入不敷出的,都是在做用国家的财政做抵押,寅吃卯粮的“使钱老人”。而这些后果都要嘉庆来承担,而且嘉庆又不能否定自己父亲的所作所为,所以只能默默的做一个接盘侠,用和珅的罪产来弥补父亲的亏空。

(清代绘制的乾隆下江南长卷局部,中间深色衣服的就是“使钱老人”)

第四,在嘉庆年间,公元1815年至1817年云南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饥荒整整持续了三年,民不聊生,饿殍满地,易子而食。而且在嘉庆统治的后期,直隶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地区,频频遭遇大旱,百姓生活极为困苦。嘉庆年间的直接财政收入大约只有4000万两左右,财政吃紧,而且小刀会、天理教的暴动又是此起彼伏。国家经济捉襟见肘,皇帝的內帑私库也不得不拿出钱来赈灾,而內帑中的绝大部分也都是当年抄没和珅得来的罪产。而且由于继承了父亲骄奢淫逸的性子,嘉庆在位时也是挥金如土,挥霍不已,将接盘侠的命运又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道光皇帝。

(可怜的接盘侠——道光皇帝)

乾隆不是圣君,嘉庆也不只是一个捞钱的昏君,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巩固王朝的统治,而和珅恰巧做了这父子两人在银行的定期存款,而这个定期就是乾隆皇帝的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