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宋朝顶梁柱,若不被陷害,北宋也许不会灭
自从北宋建国后,为了避免唐朝藩镇割据、武将擅权的局面,重用文臣贬低武将,从而造成了军队孱弱,边防空虚,为以后的亡国埋下了祸根。
宋徽宗赵佶(1082.05.05―1135.0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后来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
北宋末期,宋徽宗昏庸无道,朝纲腐败,赋税增加,百姓活不下去纷纷起义。南方有方腊起事,北方有宋江聚义;更兼有西夏来犯,大宋王朝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内部的农民起义被地方官镇压下去了,但是对付外族的侵略还得他,他就是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
种师道,河南洛阳人,字彝叔,拜哲学家、思想家张载为师,初任文官,后来因为比较有谋略,改任武职,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原名建中,因为避讳宋徽宗建中靖国的年号,改名为师极,后被徽宗御赐名为师道。北宋末年名将。初任文职,因有谋略,后改武职,抵御西夏有功,成为名将,被尊称为“老种”。
1118年,西夏人进犯大宋西北边疆,兵马大元帅亲自领兵交战,屡战屡败。西夏军队一路南下,兵锋直指洛阳。种师道不愿故土受敌蹂躏,便冒险向童贯请战,童贯此时正无计可施,便答应种师道的请战。种师道四战四捷,将西夏人赶出了陕西。后来朝廷又令种师道率领河东、陕西七路兵攻打臧底城,规定十天必须攻克。宋军兵临城下后发现敌人守备非常坚固,几天后官兵开始倦怠。有个列校偷懒,自己坐在胡床上休息,种师道立即将其斩首于军门示众,下令说:“今日不攻下此城,你们都和他一样!”众人震动,鼓噪登城,城防于是崩溃,宋军八天就攻下了臧底城。
当初,童贯西征时,一路作威作福,官员见到他一齐跪拜。但是,到了种师道的滑州,种师道只是作了个长揖。童贯左右人问种师道“你为何不下跪?”种师道义正言辞地回答道:“只闻跪天子,焉能拜王臣?”童贯下不来台,拂袖而去。
1123年,宋金联合攻辽,宋军的统帅是童贯,种师道随从童贯为都统使。出征前,种师道就告诫童贯:“辽国现在就像一个被强盗入侵的邻居,我们不能救,反而趁火打劫,和强盗分赃,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呢?”童贯不听,宋军抵达白沟后,辽人对宋朝背信弃义的行为非常愤怒,宋军多有伤亡,幸亏种师道先令每人持一巨棍自防,辽兵盔甲挡不住钝器打击,宋军才不至于大败。
辽国天祚帝派使者前来恳求:“女真背叛本朝的行为,就像西夏背叛宋朝一样,不令人痛恨吗?如今贵国为获一时之利,不惜弃百年之好,结豺狼之邻,酿他日之祸,这可谓明智吗?救灾恤邻,是古今通义,希望大国思量!”童贯无言以对。种师道又进谏说应该答应辽使退兵,说明唇亡齿寒的道理。童贯非但不听,反而对种师道非常反感,便秘密弹劾种师道助贼。宋徽宗龙颜大怒,责令种师道以右卫将军身份致仕退休,而用刘延庆代替他。刘延庆伐辽失败,宋徽宗又想起种师道的好处,派人持节让种师道官复原职。
历史就是这么有戏剧性,宋辽百年无战事,大宋朝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助金灭辽,自己反而损失惨重,而金国却一天天强盛起来。事实证明种师道的担忧是正确的。1126年,金军南下,一个月攻破雁门关,黎阳太守梁方平南逃,黄河北岸无一人御敌。金军先锋很快就到了汴京城下。宋徽宗大惊,启用老将种师道,此时种师道已经快七十岁了,但是他还是带着七千多人去京城救驾。别人劝说他太过危险不要去。种师道笑着说:“我军兵少,如果迟疑不前的话会被金军看破的。我们大张旗鼓地进军,鼓舞京城军民,士气自然振奋,到时候还怕打不过金贼吗?”于是,种师道命人沿路张贴告示,就说种少保带大军来勤王来了。结果金军早就听说过种师道的威名,连夜退到北岸,限制游骑的活动。
金人不甘心,就摆出和谈的架势。刚刚即位的宋钦宗由于害怕金军,就答应和谈。金军承诺退出大宋国境内,但是宋敌要罢免种师道的官职,以示诚意。宋钦宗同意了金主的要求,罢免了种师道的官职。种师道看出了金人的计谋,力劝宋钦宗不要答应,但是宋钦宗不听他的告诫。与金人完成了议和。金军每日后撤二十里,行军的速度很慢。宋钦宗罢免了种师道的官职,但是种师道还是没有离开京城,等着宋钦宗的再度启用。蔡京向宋钦宗进谗言,说种师道图谋不轨。宋钦宗半信半疑,派宦官前去询问,种师道感觉受到了很大的侮辱,再加上旧病复发,忧愤而死。
金主完颜亮听说种师道死了之后,重新进攻汴京。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守城战死,金军攻破汴梁,宋徽宗、宋钦宗和三千多位大臣被俘,北宋灭亡。由于此事发生在靖康元年,史称“靖康之难”。
宋钦宗被金军俘虏后,看到金军数量不多,又想起种师道的劝谏,不禁泪如雨下,“悔不听种师道之言,以至于此,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后来金兵将领完颜宗翰入城后想拜访种师道,这时种师道已死,宗翰只得找到种师道的侄子种洌,对种洌说:“我们过去曾在阵前见过你伯父,真是一位好将军啊!如能采纳他的意见,宋朝不会败得这样惨。现在宋朝应该知道种将军是个忠义之人了吧。”宋朝的被俘官员听了,都痛苦流涕,百姓听后,无一不捶足顿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