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之耻:五十三名倭寇攻打南京?倭寇为何如此猖狂?
提及明朝,不少人看到的是,明朝是中国古代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又一黄金时期,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鼎盛年代。然而又有多少人看见它在两百多年里,走上了一条由盛至衰的下坡之路呢?我们在牢记明朝初期的辉煌业绩和灿烂文化时,切莫忘记明朝末年也发生了许多不忍目睹、不愿耳闻的丑闹剧、悲惨剧。
据史料记载,公元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在中国南部,就发生了一起战争史上罕见、足以让大明王朝汗颜的糗事:一股仅有五十三人的倭寇,洗劫浙、皖、苏三省,攻掠杭、严、徽、宁、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逼留都南京城下。这股倭寇暴走数千里,杀死杀伤四五千官兵,历时八十余日,才被占绝对优势数量的明军围歼。
原来,这股来自日本的倭寇,是嘉靖三十四年(1555)6月7日从浙江绍兴上虞县登岸的。他们上岸后一路暴走,遇小县城就攻打,遇官兵就搏杀。在《明史·日本传》里,我们可以看到,它利用用了大量的动词记载这段经历:突犯会稽县,流劫杭州,突徽州歙县,至绩溪、旌德,屠掠过泾县,趋南陵,至芜湖。烧南岸,趋太平府,犯江宁镇,直趋南京。
毋庸置疑,这股倭寇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他们特种部队一样的战斗力。《筹海图编》里称:盖此五十三人者,滑而有谋,猛而善斗,殆贼中之精选,非常贼也!南陵之战,芜湖县丞陈一道父子率领芜湖骁健,力战独进,全部战死。江宁镇之战,明军指挥朱襄、蒋升率众迎拒,不能御,襄战死,升被创坠马,官兵死者三百余人。
其中一件事不得不提及,这股倭寇在攻打南陵县城的战斗中,一共受到了四个县的官兵包围,那些明军官兵引弓射之,贼悉手接其矢,诸军相顾愕贻,逐俱溃。 透过这段《明世宗实录》的文字记载,看出倭寇个个能手接飞矢,除了凸显明军弓软无力外,也体现出倭寇的武艺高强,难怪官军见状愕然后一起崩溃而退。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股仅有五十三人组成的倭寇分队窜到南京后,竟开始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攻城之战。据《明史》载:贼逐直趋南京,其酋衣红乘马张黄盖整,众犯大安德门,我兵自城上以火铳击之,贼沿外城小安德门、夹岗等门,往来窥觇会城中,获其所,遣谍者,贼乃引众由铺岗趋陵关而去。
试想,南京乃明朝之留都,城坚墙厚,守城兵力不下万余,周边卫所明军姑且不论。仅这区区五十三人的倭寇军队,居然敢肆无忌惮对城市发起进攻,真是令人骇异又好笑。骇异的是,他们确实目中无人,把堂堂大明王朝看作是纸老虎,不堪一击;好笑的是,他们确实胆大妄为到了极点。
南京突遭袭击,自然举城鼎沸。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匆忙下令关闭城门,并命令市民自备粮械,登城守卫。关于这场战斗的详细情况,时任南京翰林院孔目的文人何良俊,在笔记里有记载:贼才七十二人耳。南京兵与之相对两阵,杀二把总指挥,军士死者八九百,此七十二人不折一人而去。南京十三门紧闭,倾城百姓皆点上城,堂上诸老与各司属分守各门,虽贼退尚不敢解严。夫京城守备不可谓不密,平日诸勋贵骑从呵拥交驰于道,军卒月请粮八万,正为今日尔。今以七十二暴客扣门,即张皇如此,宁不大为朝廷之辱耶?
关于这伙倭寇的人数,时人记载不一,有称五十三人,有称六七十人,有称七十二人。考虑到五十三人说法,郑若曾在抗倭总督胡宗宪幕中,战役记载都是出自军方塘报,应该比较正确。
这股嚣张的倭寇,最终下场是被全歼了。8月13日,这股倭寇在官兵追击下,越过武进县境,抵达无锡慧山寺,一昼夜狂奔一百八十余里,贼疲定望亭,次日至浒墅关。
在浒墅关,苏松巡抚曹邦辅、副使王崇古率数千官兵,在陆地、太湖边布下了天罗地网。结果,在吴林庙官军擒斩了二十七人,剩下的倭寇逃横泾前马桥,躲进一间民舍。官军采用火攻,倭寇抵挡不住拼命杀出一条血路,跑出一大段路后,四散藏在田禾中。官军头目看见田里草露微动,就让手下齐声大喊:贼人躲在田里!草木皆兵的倭寇受惊奔出,被悉数擒杀,没有逃掉一人。
尽管结局是倭寇被全歼,但这股倭寇的战绩却是:横行三省共80余日,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包括明朝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郑若曾对此感慨无比:其所经历八郡,转战三千里,凡人材、物力、地形靡不了然于胸中;不杀人,不掠财,不奸妇女,周流深入,其志讵可测耶!
不管怎样,仅有五十三人的倭寇军队,用他们如入无人之境的三千里暴走,硬生生扯掉了明朝的遮羞布,将大明军事上的羞处,赤裸裸的暴露世人面前,真是汗颜难堪、羞愧至极。
何以倭寇如此猖狂到如此地步?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实在很有探讨的必要。
就手边的资料分析,笔者认为,导致明朝军队的无能无为,不仅仅是军队的缘故,还有国家政治的影响,更有民心丧失的因素。
其一,军队建设理念不正确。
我们知道,明朝实行的兵役制度,是朱元璋一手草创的军户世袭制,军士编制在卫所中,平日屯田,战时保护地方。明朝开国时期士兵总数曾高达一百八十万,这样庞大的军队,如果不能自给自足,全靠老百姓供养是不可能的,所以朱元璋采取了军户世袭制方法,保障了军队平战两栖。
按说,这种方法在当时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故朱元璋曾得意地宣称: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但结果只是养活了百万名集体农庄的农民而已。明朝中后期,卫所军队与普通农民无异,毫无战斗力。无可否认,军队的战斗力肯定会因为屯田劳作,而减少训练时间,削弱专业强度,一旦爆发战争,即便是拥有装备精良、盔甲鲜明的明军,却也打不过装备落后、光屁股的倭寇。
明代著名画家仇英绘有一幅写实的作品----《倭寇图卷》,由于仇英经历过倭寇之患,对倭寇的形象描述得栩栩如生:头发剃成半月形,上身穿着单衣,下身赤裸仅穿兜裆布,光脚,手持长枪、弓矢和日本刀。与迹近光屁股的倭寇形成强烈视觉反差的是,画卷上的明军士兵全部盔甲鲜明,阵容严整。可叹的是,明朝中晚期的许多事实,都证明了貌似强大的明军,根本不是倭寇的对手。
比如:嘉靖年间(1552—1553年),一股倭寇从舟山、象山附近登陆,进犯温州、台州,打败官军,攻陷黄岩县;一股倭寇包围太仓县,劫掠平湖、海盐、海宁,杀死官军数百人;一股300人的倭寇,在崇明岛打败了明军副将汤克宽,骚扰了上海、嘉兴;一股倭寇进攻嘉兴,打败参将卢镗,明军伤亡千余,转而劫掠海宁、扬州、泰州,杀死官军无数……
其二,国家政治体制的腐败。
到了明朝中叶,伴随着一些无能无德的君王即位,官场风气日渐腐败堕落,加上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影响,军队内部也毫不例外地出现了不良现象。假如说,军队是台庞大机器的话,已经是千疮百孔,运转不灵了。
譬如,克扣军饷的将领屡见不鲜,不堪重负的士兵比比皆是,都使得军户的大量逃亡变得司空见惯。到了嘉靖年间,军户的逃亡率已经高得吓人,大量卫所形同虚设,有的卫所竟然只剩下几个人。就连滨海前线的辽东、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卫所都只剩下30%的兵员,更要命的是,因为承平已久,将领和士兵的素质都差得惊人,有的世袭将领连马匹都不会骑,连旗帜都弄不清楚,平时和同僚喝喝酒、吹吹牛就算是尽职了,而士兵更是战斗力低下,忙于屯田,乐于领饷,就是不会打仗,上阵后一触即溃。
前线官员章焕曾上疏皇帝,痛心疾首地这样描绘前线官兵:上阵如同儿戏,将无号令,兵无纪律,往往隔着敌人老远开完火、放完箭就算完事,临阵脱逃、杀民报功者数不胜数。这样一种现状,难道根子不是在投资者身上吗?
其三,海禁政策使民心丧失。
本来,明朝制定严厉的海禁政策,是期望能够对海防的巩固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由于海禁政策所实施的直接对象,是广大臣民而不是海上反明势力,它不仅不能成为海防的有效手段,甚至在沿海地区激化了一些矛盾。
当沿海地区人民依海而生,靠海而活,或从事渔业生产,或从事海上贸易,成为他们生计的主要来源时,寸板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颁布与实施,显然与民意背道而驰的。这种做法,不仅是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做法,更堵绝了沿海地区人民的正常谋生之路,焉能不丧失民心?
故而当那些来之海上甚至是陆地的倭寇出现,竟占有了天时地利之先机,如鱼得水。而代表正义之师的官军,反而不受欢迎,举步维艰。是什么造成了民众对倭寇视而不见,甚至部分人还支持倭寇的局面呢?我们稍加分析,不难看出,表面上看似民众的觉悟警惕不高、民众的国家意识不强,但实质上其根源就在明朝自己身上。
失民心者失天下,是古往今来被历史证明了无数遍的真理。今天,我们探讨的五十三个倭寇攻打南京事件,不正是这个真理的再一次演绎吗?
这个历史故事,背后警示我们太多的东西。该怎样建设我们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该怎样构建我们强国富民的宏基伟业?该怎样为民谋利凝聚人心?都是值得深思、值得深省的大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