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这个南阳县长辅佐勾践称霸后 为何拔剑自刎

一代贤臣——文种

春秋战国时期,位于江浙一带的吴国和越国,曾是蛮荒之地,也是接纳楚国人才的大户。

吴国两大名臣伍子胥和伯嚭,都是楚人;而越国两大复国名臣范蠡和文种,也是楚人。

实际上范蠡是文种“三顾茅庐”请出山的,这才成就了范蠡的不世传奇。

文种(?—公元前472年),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公元前516年,文种在楚国宛县出任“宛令”,兢兢业业地做了一方父母官。

后来,作为越王勾践的谋臣,文种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了赫赫功劳。

为官志在天下 寻贤“三顾茅庐”

闲暇之时,文种四处寻访邑中贤才。偶然得知范蠡“狂人”之名,就派手下人请来一见。谁知范蠡来了个避而不见。

第二天,文种亲自拜见。

《吴越春秋》记载,当文种亲自来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走到范蠡家门口时,却被吓了一跳:范蠡一个人蹲在狗洞里冲着他学狗叫。

跟随的官员担心文种尴尬,马上让人拿衣服把范蠡盖起来。

但文种毫不在意,摆摆手道:“没什么。狗都是冲人叫,此人冲我学狗叫是把我当成人。此地有圣人之气,此人不同凡响。”

于是文种“乃下车拜”。面对如此这般的县太爷,范蠡却并不以礼相待。

大约这次见面,让双方都感觉到了对方的不同凡俗。

第二天一早,范蠡就让兄嫂给自己准备一身像样的衣服。他坚信文种将会再次来访。

就在范蠡刚刚收拾停当之时,文种的马车已经再次来到了范家门口。

这一次,范蠡完全收起了“佯狂”之态,在文县令面前展示自己的雄才大志,“进退揖让,君子之容。终日而语,疾陈霸王之道。”

两人相谈甚欢,相见恨晚。

文种和范蠡相识三五年之后,深知楚国政治腐败黑暗,范蠡等有才之人得不到重用。

文种和眼范蠡看自己的抱负实现不了,便相约离开楚国另投贤明,于是两人投奔越国,后成为越王的左膀右臂。

勾践兵败会稽 文种强国七术

在越国,范蠡和文种为越王勾践出谋划策,为辅助勾践雪耻灭国之辱重振国风,先后献计于他。

公元前494年(即越王勾践即位第三年、吴王夫差即位第二年),勾践认为自己的力量足够强大了,不听劝告,先发制人,统兵亲征,打算一举消灭吴国。

早有灭越之心的吴王夫差,举全国之精兵强将,迎战勾践,终于在夫椒(今浙江绍兴)大败越军。夫差紧追不舍,又把越军的残兵败将围困到会稽山上。

这时,越王勾践已经后悔不跌,欲哭无泪。

浙江绍兴会稽山

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文种站起身来,说道:“臣有七术,可保主公无虞过关!”勾践突然惊起:“武大夫且说哪七术?”

文种立刻向勾践奏明了“七术”,即复国的七条策略:

一术,大献越国珍宝钱物,以麻痹吴国君臣;

二术,高价买进吴国粮草,使吴国粮草空虚;

三术,广进美女给吴国君臣,扰乱其心志;

四术,选最好的工匠、上等的建筑用材给吴国,使吴国大兴土木,耗尽国库钱财;

五术,厚赂吴国谗谀之臣,使其惑乱君主,扰其政事;

六术,使吴国的进谏之臣受到残害,逼其自杀,以削弱吴王辅翼;

七术,在越国大搞经济建设,积财练兵,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文种吴国求和 吴王拍板决定

越王勾践一听文种的“七术”有理,马上照计实施,就派他前去吴国求降。

文种一路跪着晋见吴王夫差:“君王!勾践是您逃亡的臣子,特派文种前来向君王求降。求降的唯一条件,就是勾践做您的臣子,他的妻子做您的侍妾!”

吴王夫差一听这话,就想答应勾践投降。

当时辅佐吴王夫差的,一是文官太宰伯噽(pǐ),一是武将伍子胥。

这时,伍子胥劝谏吴王夫差,不要听信文种的降意。夫差听后,一时没了主意。便对文种说:“你先回去,我仔细研判后再答复你!”

于是,文种只好怏怏而回,向勾践具体呈报。勾践一下子发了毛。

伍子胥画像

此时范蠡说:“听说太宰伯噽贪财好色,是否可以从他那里钻个空子?”

文种也附和道:“我与伯噽曾有一面之交,请君王派我用金钱美女前去引诱伯噽。”

于是文种向伯噽献上了美女和财宝。伯噽果然是贪婪之人,便说:“文种,越国的实情究竟如何?勾践的打算究竟如何?”

文种就向伯噽说:

“勾践已下决心,要杀掉所有的妻妾,毁坏所有的宝物,然后命令五千人作最后的拼搏。那样一来,吴国元气大伤,什么也没有得到,这多不好!”

“还不如请大人您说服君王,接受勾践的投降,那么越国向吴国称臣,金银财宝源源不断供给吴国,勾践本人将在君王的驯服之下,就连大人您也得到越国的孝敬!”

伯噽剧照

在伯噽暗暗地劝解下,吴王夫差动了恻隐之心,又决定接受勾践的投降。

这事又被大臣伍子胥知道了,他坚决反对。说放勾践回去,就等于放虎归山。

此时,吴王夫差看两个大臣伯噽与伍子胥争执不下,就拍板决定:接受勾践的投降,但不放他回国。

文种诬陷子胥 子胥含恨自尽

范蠡与文种也一齐被留在了吴国,当了仆役下人。勾践又与范蠡、文种二人秘密的商量脱身之策。

范蠡说:“关健就是那个伍子胥。有了他在吴国,决不会放了我们回越国。”

文种说:“这里就用得着我‘七术’中的‘第六术’了。‘六术’就是使吴国忠臣受到残害,最后逼其自杀,以削去吴王的辅翼!我去想办法利用伯噽,除掉伍子胥!”

文种就通过伯噽在夫差面前进献谗言,制造了一个圈套。那圈套就是,越国在暗地谋反,而在吴国的“内应”就是伍子胥。

事情一涉及到谋反叛国,夫差大怒,当即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一把“属镂”剑,告诉他就以此剑自裁。

伍子胥百感交集,想起当年自己帮助吴王阖闾立国,还力排众议辅佐夫差当上君王……没想到如今夫差昏君当道,奸臣伯噽贪财误国,自己反要身首异处,不免悲从中来。

临终前,他吩咐家人:

“我死之后,一定要在我的坟头上栽树,等到树木长到可做棺材之时,越国必来报仇,吴国必将灭亡!我死之后,你们要把我的眼睛挖下来,悬挂在都城东门之上。那里便是越兵来犯的地方,我要亲眼看看越兵怎样前来消灭我们吴国!”

伍子胥说罢,自刎身亡。

江苏吴县伍子胥之墓

就这样,文种所献“七术”中的第“六术”得以实施,将吴国的唯一忠臣伍子胥诛灭了。

但是,夫差仍不放勾践回国,还留下他和范蠡、文种当自己的服役下人。

文种进言伯噽 勾践尝粪求生

这时,刚好传出吴王夫差生病的消息。范蠡与文种便要勾践去尝夫差的粪便,以赚取回国的机会。

但勾践不愿意。

范蠡说:“主公得假称自己从小学得了尝粪辨症的绝技。通过口尝粪便,来判定夫差君王的病症,以便能对症下药。主公但可想想,舍此还能有何方法去骗取夫差的信任呢?一旦他放主公回了越国,主公还愁没有报仇雪恨的机会吗?”

文种说:“范大夫所说半点不差,只要主公肯尝夫差的粪便,我定能让伯噽劝说夫差放了主公回返越国,筹谋灭吴雪恨之大计!”

勾践终于应允。

文种便向吴国太宰伯噽去进言,说勾践曾学有一门尝粪辨症的绝技,可使君王早日痊愈。

伯噽一听,马上向夫差作了禀报。

夫差说:“这太好了,不管勾践尝试粪便能否辨症,只是昔日一国之君给我尝粪一事,就足以羞辱了他而荣耀了我。”

于是一切照计而行,勾践亲口尝了夫差的粪便之后,说:“君王体内寒结,粪便咸苦,宜用热药舒解之。”

也真巧,御医照此施药,夫差果然很快就好了。于是,吴王不但宣布将放勾践回越国,还大设酒宴为勾践送行。

越王灭掉吴国 文种命丧“属镂”

公元前476年,越王勾践再次讨伐吴国。公元前473年,越兵攻入吴都,吴国灭亡。

在范蠡、文种的辅佐下,越王勾践完成了雪耻复国大业,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越王勾践本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东(今舟山一带),可是吴王自杀了。之后,越王杀死了不忠于主上的太宰伯嚭,然后引兵归国。

越国一举灭吴后,范蠡逃跑,走之前还致信文种“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告诫他择日而逃跑。

可是文种自觉功高,或者没有看透勾践的真实性格,坚信勾践不会做出过河拆桥的卑劣勾当,或者因为贪恋名利导致的心理不平衡……总之,他不听劝告,称病不上朝。

于是有人进谗言,说文种要造反作乱。

勾践听信了谗言,赐给文种一把名为“属缕”的剑,说:“你当初给我出了七条对付吴国的策略,我只用三条便打败了吴国。剩下四条在你那里,你用这四条去地下,为寡人的先王去打败吴国的先王吧!”

而这把剑,正是当初吴王夫差赐死伍子胥所用的那把剑。

越王勾践剑

当文种接过勾践赐死的宝剑时,他仰天长叹:“来自楚国辅佐越王的人,竟为越王所擒!”随后自嘲道:“以后百世,说到的忠臣的结局,必定拿我的下场作比喻矣!”

说罢,咬一咬牙,挥剑自刎,血喷丹墀。

直到此时,文种才悟出那个道理:君主的秘密与尊严,不是人臣可以消受的。

文种死后,痛哭流涕的,还有勾践。

勾践伏在文种的尸体上失声痛哭,一是哭失去了文种这位治国贤臣,更主要还是哭文种的不聪明。

勾践为了纪念贤臣文种,他令民夫在会稽山北麓,为文种起造规格很高的巨墓, 又令三千士兵为其送葬,使被他杀害的忠臣倍极哀荣,让越国百姓和国际社会看到,他一点儿也没亏待功臣。

绍兴文种墓

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说的应该是文种。

文种其实并非贪利之辈,但却是求名之人。

当看到被自己挖出来的范蠡成为一代风云人物,文种心里自然有各种不服。虽然他以国事为重,绝不会在国事上找范蠡的麻烦。但范蠡突然走了,空出来的这个位子,对文种的诱惑,才应该是文种拒绝归隐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重要的是,做为勾践受辱的见证人,文种一日恋栈,勾践就一日不自在。范蠡看破了,所以他提前溜了。而文种没看破这一层,还沉醉在致君尧舜的迷梦中。

文种,有治国安邦的大智慧,没有知进知退的大聪明。

文种自始至终都是个清官忠臣作派,一直参不透官场和人性的对比关系。他虽然看穿了范蠡是在装傻演戏,但却没有看穿时局。

当一把冰冷的铁剑摆在他面前时,他终于从迷梦醒来,但已经晚了……

勾践、范蠡、文种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