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八王之乱乱了多少年

西晋年间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前后历时16年。其最终结局是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被认为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
  魏国的时候,曹爽当政,有人指出若不分封宗室诸王,政权可能转入异姓之手,曹爽不听。之后,司马氏家族果然夺取了曹氏皇族魏国的政权,这事在司马氏家族中很有影响。
   因此,西晋建国初期,公元265年,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1个叔祖父,6个亲叔叔,3个亲兄弟,17个同族的叔伯和 兄弟。纪念以后,有陆续封,前后共有57个王。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这些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贵族 地主阶层。他们法定的封邑就有100万户,占全国总户数的2/7,国家的赋税租调,1/3成了王公贵族的收入。
  277年(泰始元年),又制定了王国置军的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不同级别可置不同数目的军,但各王无地方行政权。
  晋武帝在分封同姓王的同时,又大封异姓士族为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他们也有封地。公侯邑亦分三等。
  后来又让诸王出任地方都督,诸王多少有了行政权力,又有了数量可观的军队,如此一来,多位王掌握了封国的军政大权。晋武帝完成了分封宗室诸王的政治计划,自以为得计,认为司马氏的统治由此稳固,其实反而种下了祸根。
  西晋刚刚统一全国,晋武帝本人有统治才干,威望也比较高,所以能把至高无上的权力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保持住政局的稳定。同时,当时土广人稀,土地问题不严重;晋王朝颁布了占田法、户调式,罢免了州郡兵,赋税徭役也不十分沉重,所以整个社会生产是向前发展的。
  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
   晋武帝尽管比起他老爹司马昭差了许多,和他老祖父相比更是差之远矣,但无论如何还算是个精明之人,可是他的那位太子司马衷却是个地道的傻 瓜。如果说东汉的灭亡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桓帝、灵帝的昏庸,蜀国的覆灭则与的资质愚钝大有关联,那么,司马衷这个白痴当上皇帝之时,也就意味着离天 下大乱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来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
  赵王伦是司马懿的第九个儿子,是司马衷的爷爷辈,他不愿再让司马衷做傀儡皇帝,便于永宁元年(公元301年)一月,逼皇帝“禅位”给他,强行地将皇帝玉玺从惠帝手中抢来,把惠帝送到金墉城囚禁起来,自己当上了皇帝。
   各地诸侯王听说赵王伦称帝,很不服气。被赵王伦赶出洛阳去镇守许昌的齐王司马首先发难。坐镇邺城的城都王司马颖、镇关中的的河间王司马起来响应。城 都王颖即刻发兵向洛阳进军,开到朝歌时,各地来讨伐的队伍达到20多万。这次“三王起兵”,字兴兵后65天里,死了近10万人。最后,司马伦兵败自杀。从 此以后,各王有互相混战,战争从宫廷扩大到地方上,规模越来越大。
  赵王伦被杀,晋惠帝复位。永宁元年(公元302年)六月齐王入 京,人大司马,掌握朝政大权。他打造宫第,沉湎酒色。太安元年(公元302年)河间王司马派兵2万进攻齐王,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积极响应。双方在京 城展开激战,连战3日,齐王兵败被杀,其党羽死者大两三千人。
  河间王本希望齐王与长沙王两败俱伤,他便可废惠帝立颖,自为宰 相。现在杀,其计落空,于是派大将张方联合城都王颖进攻洛阳,长沙王牢牢控制惠帝,顽强抵抗。双方连战数日,斩获颖军六七万,在洛阳的东海王越利用皇 城的禁卫军,于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在夜间捉住了长沙王,将他活活用火烧死。这次战争,河间王有军队7万,城都王颖有军队20万,长沙王在洛阳 也有军队数万,是八王之乱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
  城都王颖进了洛阳,做了丞相,但他仍回了根据地邺城,遥控朝政。东海王越认为自己杀有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就借惠帝名义,逃犯成都王颖,结果在汤阴失败,逃会自己封国东海,惠帝被俘至邺城。
  这时,跟司马颖有仇的幽州刺史王浚,不甘心司马颖控制政权,联合鲜卑族、乌桓族起兵攻打司马颖。司马颖吃了败仗,挟持着惠帝逃往洛阳,被张方俘回长安。长安在河间王的掌握中,他看到司马颖兵败,乘机排挤他,把惠帝控制带自己手里,独揽大权。
   光熙元年(公元306年),东海王越联合幽州刺史王浚攻入长安。把惠帝引还洛阳,司马颖、司马如丧家之犬,到处流窜,结果也被抓回洛阳。不久,司马越 杀颖、,毒死了惠帝,另立惠帝弟司马炽为帝,即晋怀帝。晋怀帝即位的这一年改年号为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至此,除东海王越以外,8各王在互相残杀 中死了7个,以唱混战才告结束。
  “八王之乱”前后持续了16年(公元291-306年),在动乱中军民死亡达30万。许多城市操刀洗 劫,社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这时一场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得斗争,是门阀贵族势力膨胀的产物。战争大大削弱了西晋统治集团本身的力量,加剧了社会阶级矛盾, 给内迁各族的统治者造成了割据称雄的机会,在这场大乱后10年,西晋王朝终于走向灭亡。
  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