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秦孝公之后的历代秦王 2300多年前的秦王浴室,设计令今人叹服,到底长啥样

近日,一张陕西咸阳秦咸阳宫遗址一号址5室的秦王浴室复原图,在网上被热炒。众网友纷纷惊叹去当年秦王浴室设计之科学精妙,更可一览当年的奢华。其实,这处遗址只是咸阳宫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咸阳宫是秦帝国的皇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区域。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春天的某日午时,在工地中心——未来的咸阳大殿地基处,由栎阳令王轼主持,秦孝公祭拜天地,亲自挖开了第一块草地,将沿袭了294年的秦都城——雍城(今陕西宝鸡凤翔境内)宗庙的一抔黄土埋进了咸阳宫的基石下,祷告列祖列宗保佑秦国强盛。如同春耕大典一样,奠基大礼一完成,四野欢呼,整个工地轰轰然破土动工。

秦孝公卫鞅一行却没有在这片令人留恋的土地上停留,奠基大礼一毕,就马不停蹄的赶往陈仓。他们更加关注的是陈仓峡谷里的新军训练。秦朝的都城从西往东迁移,到了八百里秦川的中心,其都城的地形越来越开阔,土地越来越肥沃,交通越来越发达,迁都是一个不断选择和利用地利的过程。而统治者的野心也飞出潼关,直指关外诸国。

只有站在咸阳宫遗址上,才能体会秦孝公和商鞅当年迁都于此的深意。这片遗址位于咸阳窑店镇一带,13号公路覆压原宫城西墙而过,几个经发掘为宫殿遗存的夯土台基被等高的荒草包围。登上夯土台,一片豁然开朗:向南远眺,是浩浩荡荡的渭水;向北望去,则是峰峦起伏的北陵。窑店镇一带的地形由渭河台地、黄土台原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二道原”组成,前有泾渭交汇,环绕东壁,形成天然屏障,后有广阔平原赖以资助,守在中央、居高临下的原上,确实具备“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侯”的战略条件。更大范围看,战国时期流行一种对关中的笼统比喻,即“四塞之国”: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再加上又是以土壤肥沃著称的“陆海”,可以想象地处关中平原中央的咸阳的优势,是理想的建都之地。

时光穿梭,山河的形势却不易变化。在今咸阳窑店镇牛羊村,有一块引人注目的夯土台基,考古人员自1973年发掘出来的,现存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残高6米。经后来发掘复原才发现,这块土台只是西端的一部分遗存,原来的基础部分占地还要大得多,是个多层次、多居室构成的高台宫室建筑,考古学者称之为“秦咸阳一号宫遗址”。秦王浴室在其中只占据一个不大的角落,而其在夯土台上构造,设计科学,有木制浴池、节门水楔、陶制地漏、排水管等。此设计是否沿袭雍城的方案,尚待进一步考古挖掘。饶是如此,一千年前的设计,已令今天叹服。

这座“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其实就是秦孝公和商鞅当年奠基之处,其真正的名字应为“冀阙”。据《史记·秦本纪》载,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筑冀阙,是为都城行奠基礼,也是作为国君权威的标识。“阙”出现于先秦时期,是立于城门外的一对多层建筑物,在此处公布法令、告示于民。因此,“筑冀阙”在秦孝公和商鞅的意识中有特殊的地位,他们不仅用这一庄严场所宣布一系列改革法令,而且是向世人宣示政治改革的决心,这也是从雍城迁都咸阳的用意之一。经考古探知,“一号宫殿”庞大巍峨的建筑体量、重叠繁重的高台宫室、凌空干云的飞阁复道,雄踞咸阳北陵之地,又有宽阔的“御道”由原下拾级而上。那么,这对阙居两旁,中央为道的对称高台建筑,不是冀阙又会是什么呢?

“一号宫殿”后部和东西两翼分布着共八处大型宫殿遗址,中间还有带状夯土链接的迹象,不难看出:以“冀阙”为开端,咸阳都城建设在140年间渐次展开,达到“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的规模,演变成历史上著名的“咸阳宫”。从冀阙到咸阳宫的变化,也表明从秦孝公到秦始皇时期,咸阳北阪建筑群落是为历代秦王处理政务、宴会群臣、接待来使的主要宫室。秦始皇二十年,燕太子丹派荆轲使秦献图,“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没想到“图穷匕现”,差点丢了性命。始皇三十五年,在渭河南岸上林苑中营造阿房宫的同时,秦始皇“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又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迁宫中。”这只闻其声、不见其面的十二金人确有实物,铸成后最早应置于咸阳宫。他指出,十二是六的倍数,符合秦“数以六为纪”的规定。而始皇统一六国,志得意满,又有“大人”出现并视之为祥瑞,故铜铸“以象之”。

最初咸阳宫位于咸阳城的北部阶地上,至迟到秦昭王时,咸阳宫已建成。在秦始皇灭六国的过程中,据记载每灭一国,即在首都咸阳北坂上仿建一座该国宫殿。经勘察,在城北阶地上宫殿群遗址的西端,毛王沟附近的宫殿遗址曾出土楚国形制的瓦当;东端柏家嘴发现了燕国形制的瓦当。这说明咸阳宫东西两端为战国末期统一过程中所扩展的部分,恰与史书中关于仿建六国宫殿的记载相符。

秦国统治者迁都咸阳后,咸阳宫一直为秦的历代国君的大朝之地。“商鞅变法”“荆轲刺秦王”“指鹿为马”等重大历史事件均在此发生;万里长城、秦直道、都江堰灵渠、郑国渠等惠及百代的重大工程均在此做出决策。

7月6日,山东省公安厅公布《关于调整驻鲁普通高等学校录取省内新生户口迁移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17年起驻鲁普通高等学校录取的省内新生,可自愿选择是否将户口迁至学校所在地。该政策调整前,我省自2008年开始,山东省大中专院校录取本省新生不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详细]

2017年,山东省级财政筹集普通国省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资金102亿元,支持普通国省道大中修、改扩建、新建改线及日常养护,并推动穿城路、瓶颈路、断头路改造及安全风险路段整治提升。[详细]

近日,全国高校自主招生入选资格考生相关信息已公布,一则排行榜也被疯转。作为领跑山东的山大,也是获得自招资格的济南考生扎堆的地方,共有88人,其中获得降至自招线录取资格的有32人,56人为低于高校模拟投档线下20分以内录取。[详细]

近日,莱西市民去水集街道水沟头文化市场游览时,在众多藏品中发现一件清代木胎冰箱,精巧的设计让他赞叹不已。据史书记载,清代的一些达官显贵使用冰箱的场合很多,不仅盛夏时皇帝御膳时需要,有些官员的家里也使用。[详细]

7月9日上午,由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当代艺术委员会、法国新.艺术沙龙、山东文威艺海文化艺术主办的中法当代艺术家邀请展在威海Han艺术空间开幕。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青砚等领导参加展览开幕活动。[详细]

一、报考学校及计划城区共有5所高中设置了第二批次录取计划,分别是:济宁学院附属高中150人济宁市第二中学400人任城区英才中学150。人高新区高级中学120人高新区第二高级中学180人二、志愿填报未被第一阶段录取的考生按照以下要求填报:1.第一阶段报考了9所城区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