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颠覆性的考古发现“石峁古城”,或为4300年前轩辕黄帝系大城
华夏文明在文献记载上堪称世界第一,但除了殷墟之外,鲜有能够媲美两河流域、古印度、爱琴海文明的大型遗迹。2012年,考古学家在陕西榆林神木县石峁挖掘出了一个超级古城,其规模气魄、技术水准均为中国迄今之最,最惊人的是:该城年代约在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2000年,属于中国上古时代。
▲菱形石料
◉华夏上古文明的多项纪录被石峁古城刷新
石峁古城首先是是一个石材砌成的超大型城市,现在估计面积超过了400万平方米,已经超过浙江的良渚古城。该城不仅有一个中心大城,周边还有约10来个小型卫城,构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超级城邦群体。
▲广场和防御要塞(马面)
不仅如此,该城还具有强大的军事功能设计,已发掘出三座“马面要塞”,蕴含独特的军事思想。该城石墙也有显著的细节,如砌墙时会有菱形的石块,目前不清楚是装饰作用还是有宗教意义。再有,该城规划严谨,功能分区非常明显。
▲网络配图
中国上古文明一向被认为缺乏石材建筑,石峁古城填补了这一空白。该城以超大的面积、强大的军事功能、严谨的规划设计,显示了极其不同的上古面貌,对考古界是一种持久震撼,但却与文献记载中的上古华夏隐隐切合。试想,如果没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上古那些史诗色彩的大事件岂不是如同儿戏?
◉石峁古城证明了华夏上古时代确实存在一个实力非凡的族群,该族群很可能就是轩辕黄帝一系
►该城年代在公元前2300-公元前2000年之间,后被废弃不用,相当于帝喾、尧舜时期。但这只是文献推测出来的时间段,不可作为推论根据。
►另据分子人类学推测,位于河套地区今鄂尔多斯一带族群的某男子,其父系Y染色体变异标记显示是中国汉族的共同祖先,年代约距今5000年。
►据考古学家邹衡研究,位于河套地区的族群很可能即为黄帝族,“来自东北方(陕东、晋西)的姬周集团……以天族中的天鼋为主体,可能就是文献上所见的黄帝族”(《论先周文化(摘要)》)。他们有共同的文化标志——”天字“族徽。
▲亚若被认为是天族族徽
谁也不知道轩辕黄帝是这个族群中的哪一个时期的领导人,但任何文明族群都是从弱小逐步走向强大的。轩辕黄帝很显然是这个族群的转折点,拥有了具备相当优势的军事技术。而且黄帝族群很可能分为6部,以猛兽名之。在各种文献记载中,黄帝族均以军事技术闻名:
►《史记·黄帝本纪》: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豸区、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权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苏美尔古城
可以推想,石峁古城很可能是黄帝六部中一个分支的都城。按照文献记载,黄帝战胜炎帝和蚩尤之后成为大国,其王城很可能迁徙至中原某地了,留守的分支部族往后继续生活在祖地,后来建立了石峁古城。如果把轩辕黄帝的年代假定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则这个推测是很合理的。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上古文明开始在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出现,同时期的中国大地也同步进入文明时代,发生了炎黄蚩尤等史诗型的战争。
▲印度哈拉帕文明
◉文化交流是该族群走向强大的主要原因。遗址中迄今所发现物品具有明显的交流特征
遗址中发现的域外文化元素首先是石雕人像,此种文物在亚欧草原都有广泛分布,石峁古城所发现的石雕人像有几个是高鼻深目的人种。至少说明,石峁古城与亚欧草原文明有长期接触,很可能石材建筑技术就是这些人所在中亚等地流传到中国的。
▲网络配图
另一方面,古城里也发现了中原特有的玉器,如玉钺、玉璋。遗址中有大量的玉器,而且是经过二次加工的,有的玉片只有毫米级别的厚度,加工技术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众所周知,玉钺、玉璋是华夏中原文化的独特元素。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双面玉雕人像“,精美程度很高,很可能是该城统治阶级或祭司的形象:
◉该城为何没落废弃?与中原其他考古遗址是否有关?
距离该城较近的山西陶寺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450年—公元前1900年。据传是尧帝都城,可能是一个政治文化中心,军事设施不明显,最大特征是”观象台“。这点符合上古文献关于华夏精神的记载,可以推测:尧都是很长一个时期的文化政治中心。比石峁古城略早,但平行三百多年。石峁古城发现的100多块壁画残片,与陶寺文化的主题非常接近,说明二者有过交流。可以推测:二者可能是王-藩关系,即石峁是尧都的方伯。
▲石峁皇城台
石峁古城大概在舜帝后期即开始没落,如果大洪水是真的,那么就是自然灾害导致该城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在石峁废弃了100多年之后,陶寺也废弃了,而且陶寺遭到了残酷报复,场面之血腥令人震惊,如一贵族女子被一支大牛角捅破下体而惨死。
▲陶寺观象台
上古历史也许是更残酷的,石峁古城至少证明了:早在夏朝之前的二百年,中国就已经存在强大的城池要塞,足以建立强有力的国家。夏朝的存在因此间接得到了有力证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