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尧舜禹之间禅位按剧情发展,到​伯益​时却剧

三皇五帝时,尧舜禹到伯益夏启,禅让是个很有意思的事。且不管这个禅让到底是不是阴谋,只当它是是真的。

《史记》上说,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而禹呢,也让帝位于舜子商均,如舜让尧子。而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

简单的就是说,尧让位给舜时,舜谦虚的说,不行不行,还是让尧帝的儿子来当CEO吧,但是诸侯都归顺舜,所以舜只好继帝位。禹也是,舜把位子传给他,禹也是先谦虚,但是剧情是一样的,最终禹还是继承帝位。但是对尧舜的儿子也都很礼让,不把他们当小弟看。

这就好比,别让送给你礼物一样,谦虚一下,哎呀,不行不行,这怎么好意思。要先拒绝,即使你心里很想要,也得让一让才行,这是礼数。如果太直接了,就显得你这个人,啧啧,不行(就像女孩子First时一般很害羞)。如果让了几次之后还不给面子,那就是真不想要或者真不给面子。

古人一般让三次,然后才接受。比如说,春秋时宋宣公让位给弟弟宋穆公时,宋穆公就谦让三次才接受。话说回来,尧禅位舜,舜禅位禹,那禹也得禅位一个才像话呀。

禹先提前培养了一个叫皋陶的人,可是这孩子不争气,比禹还先死,禹又举荐伯益。现在也有说这其实是一个人,咱不管,只当《史记》上的都是真的。

到了禹挂了的时候,伯益也得效仿前辈们啊,谦虚让一让。于是,伯益就学舜一样,跑到别地方去,让位给禹的儿子启。按理说,剧情应该是,诸侯们遵从禹的遗嘱,朝奉伯益才对啊。但是剧情反转了,《史记》上说,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虽然禹授意伯益继承帝位,但是,天下并不服顺他。于是启就成了天子,是为夏后帝启。(大禹时就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当然也有不服的,比如有扈氏,夏启就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原话比较长,反正意思就是这样。然后就把有扈氏给灭了。

伯益后来成为夏王启的卿士,地位只在夏启之下,毕竟伯益与夏王启都是是颛顼、黄帝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