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之死
嵇康之死
嵇康之死的起因是因为两朋友吕巽吕安兄弟的事情,吕巽把弟弟吕安的老婆徐氏灌醉并奸污,吕安想告发哥哥,找嵇康商量,嵇康劝他家丑不要外扬,此事打住。结果哥哥吕巽恶人先告状,把吕安给告了,罪名是“不孝”。钟会和吕家两兄弟关系也不错,就把吕安发配边疆,吕安满腹郁闷给嵇康写了封信,结果信被司马昭给截了,由此把吕安给追收入狱。吕安在衙门申辩,叫嵇康做证,嵇康义不容辞出庭做证,钟会当庭宣告他乱群惑众。结果就把自己也给带进去了。
晋阳秋曰:“初,康与东平吕安亲善。安嫡兄逊淫安妻徐氏,安欲告逊遣妻,以咨于康,康喻而抑之。逊内不自安,阴告安挝母,表求徙边。安当徙,诉自理,辞引康。”
另一则更详尽的记载:
干宝晋纪云: ‘吕安与康相善,安兄巽。康有隐遁之志,不能披褐怀玉宝,矜才而上人。安妻美,巽使妇人醉而幸之。丑恶发露,巽病之,反告安谤己。巽善钟会,有宠于太祖,遂徙安边郡。安还书与康,其中云:“顾影中原,愤气云踊。哀物悼世,激情风厉。龙啸大野,虎睇六合。猛志纷纭,雄心四据。思蹑云梯,横奋八极。披艰扫难,荡海夷岳。蹴昆仑使西倒,蹋太山令东覆。平涤九区,恢维宇宙。斯吾之鄙愿也。岂能与吾同大丈夫之忧乐哉?”太祖恶之,追收下狱。康理之,俱死。’
下面的记载突出了“至烈,有济世志力”。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魏氏春秋》:初,康与东平吕昭子巽及巽弟安亲善。会巽淫安妻徐氏,而诬安不孝,囚之。安引康为证,康义不负心,保明其事。安亦至烈,有济世志力,钟会劝大将军因此除之,遂杀安及康。
凭钟会的能耐是杀不了嵇康的,我们来看看钟会如何说服司马昭杀掉嵇康的:
及是,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欲助毋丘俭,赖山涛不听。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晋书·嵇康传》
钟会举的两个圣人姜太公和孔子杀人的例子,来加强司马昭的信念。
昔齐戮华士:《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太公望东封于齐,齐东海上有居士曰狂矞(yù)、华士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无上之名,无君之禄,不事仕而事力。”太公望至于营丘,使执杀之以为首诛。
鲁诛少正卯:《荀子·宥坐》原文:“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先)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日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诛也。”(这个历史公案很值得深思,开辟了正统言论杀人的先河。)
有了圣人为后盾,钟会就振振有辞在法庭上宣读判书了,全文如下:
《文士传》曰:钟会庭论康曰:今皇道开明,四海风靡,边鄙无诡随之民,街巷无异口之议。而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势,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昔太公诛华士,孔子戮少正卯,以其负才乱群惑众也。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
关于嵇康之死,很多值得考究的地方。竹林七贤只有他一个是被害的,其他人都得于保全善终,这本身就意味深长。嵇康有太多的死亡陷阱。
第一,他是曹魏宗亲。在魏朝中后期,被杀害的名士全部是和司马家族篡夺政权相关联。只要直接或间接成为司马家族的异己力量,都有被杀害的可能。这是中国政治斗争的残酷,中国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政治力量彼此消长的过程。因此说,嵇康娶的老婆这层家族关系无形成了他被害的因素之一。
第二,毋丘俭谋反嵇康要响应里透露的“康有力”,让我们联系起很多嵇康行为背后的蕴涵:打铁经常不要别人家的钱,仅仅弄点酒肉来娱乐朋友?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再者,嵇康凭什么去响应人家谋反?谋反得要人马,得要兵器,得要号召力。这对于嵇康应该都具备的。虽然终因山涛劝戒而未动,可毕竟埋下被害的口实。
第三,我常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gǔ,反求诸其身” 。那嵇康有什么自身因素会导致他脑袋不保的呢?这就涉及到他的性格和为人。性格刚烈,刚正不阿,才高识寡,尚奇任侠,直性狭中,这些都是历史记载的。坚守自己的理想(老庄的飘逸)又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性格直爽,又胸无城府,自然不能容人容事。心高气傲,在哪个年代都难免不容于小人。这才有钟会们的陷害。
第四,导致嵇康被害最突出的原因,就是他的完全不合作的态度。司马昭实际上是想笼络嵇康的,这和司马昭对待竹林七贤的任何一位都一样。对嵇康尤甚,因为嵇康是竹林七贤的领袖,在当时社会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只要他学点阮籍的做法,无关紧要的当个混饭混酒的官,完全可以保全生命。这点不是他不知道,而是做不到。在他那篇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里写到“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仇,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以不如嗣宗之贤,而有慢驰之阕;又不识人情,暗于机宜;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久与事接,疵衅日兴,虽欲无患,其可得乎?”。在不委屈从俗方面,他态度坚决到恶劣的地步。
第五,嵇康被害的导火线是他那领袖般的号召力。钟会称之为卧龙。《晋书——嵇康传》记载:“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三千人啊?黑压压的请愿,你说中国哪个朝代的皇帝会不杀?
《世说新语·雅量》注引王隐《晋书》:“康之下狱,太学生数千请之。于是,豪俊皆随康入狱,悉解喻,一时散遣。”看到这则注的时候,我是热血沸腾,在那个极度恶劣的社会环境下,竟然还有数千知识分子置生死于不顾,随嵇康入监狱,并尽力解救,这样看来中国也还是有希望的。这些人代表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嵇康死的场景,和其他名士一般,都是慷慨就义,因为那曲绝唱的《广陵散》,让死亡之音回响在中国两千年的文化历史上空。
《晋书·嵇康传》记载“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文士传》曰:临死,而兄弟亲族咸与共别。康颜色不变,问其兄曰:“向以琴来不邪?”兄曰: “以来。”康取调之,为《太平引》。曲成,叹曰:“《太平引》于今世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