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朝廷剿灭不了的叛贼 最后竟栽在一个卖油郎手里

明朝时,宁夏是九边重镇之一,地理位置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因宁夏西接甘肃,东接河套,北接蒙古,且地处边陲,少数民族居多,不便于管理和统治,故明廷采取 “以夷制夷”的策略,招纳蒙古降卒委以军职,以镇压当地少数民族。哱拜就是其中一位投降明廷的蒙古兀良哈部人。

哱拜(1526年—1592年),嘉靖年间投降明廷,后来官至宁夏副总兵。据《明史》《明神宗实录》《梅国桢集》等文献记载,哱拜凶悍、狡诈、残暴,每受命出塞,辄屠杀无辜“计级受赏”,掠夺财物致“金帛累巨万”。其子哱承恩、哱承宠以及几个养子“皆勇悍难制”。此外,哱拜还私下里蓄养了一支苍头军,势力强大,“得专制宁夏”。宁夏巡抚党馨见哱氏势重难制,“每事必抑之”,这引起了哱拜父子对明廷和地方官员的仇恨。

万历二十年(1592年)二月,哱拜见明军兵马不整,有机可乘,便与结义兄弟刘东旸、许朝等人同时发难,杀死宁夏巡抚党馨,缴去总兵印信。随后,刘东旸自任总兵,哱承恩为副总兵,哱拜为谋主,扯起大旗,反叛明廷,企图占据宁夏,成立割据政权。同时,哱拜还勾结蒙古诸部大举进犯,致使河西四十七座城堡“皆望风披靡”,相继投降,其余“各地方旦夕自危”,“中原震动”。

闻讯后,明神宗随即任命兵部尚书魏学曾赶赴宁夏“相机剿抚”,但围攻数月无功,朝廷不得不再次派出援兵,到了六月,宁夏已汇集了魏学曾、李如松等大军,梅国桢为监军。然而,此时的魏学曾却显得束手无策,力主招安哱拜,这种萎靡懦弱、不思进取的做法激怒了志在必胜的神宗,于是神宗果断降旨,令甘肃巡抚叶梦熊赶赴宁夏,取代魏学曾。七月,叶梦熊到任后,与梅国桢等人一起稳定军心,振奋士气,“诸将始而狎,中而畏,既而感激,踊跃愿为公死”。

[page]

此刻,哱拜也加强防御,两军战事拉锯,朝廷军并没有占到便宜。鉴于宁夏地势低洼,“城如釜底”,“西南为唐渠,东为红花渠”,梅国桢建议“决水以困坚城,赦降以散胁从,遏寇以绝声援,行间以相贼杀”。叶梦熊依梅国桢之法,果然奏效,“决黄河大坝水灌之。水抵城下……东西城崩百余丈”,到了八月一日,水深八、九尺,“城中乏谷,士尽食马,马余五百匹,民食树皮,死亡相属”。即便这样,宁夏叛军以“树皮败靴”充饥,“宁至死弗乱”,仍负隅顽抗。

到了九月,朝廷军虽攻破了宁夏城南城,但叛军退据的大城依然易守难攻,明军攻势受挫。迟迟不能剿灭叛贼,明廷又催促甚急,叶梦熊和梅国桢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想硬攻却不进去,想策反也进不去人,朝廷军一筹莫展。这时,一个名叫李登的卖油郎,挑着担子在街上边走边唱:“痈不决,毒长流。巢不覆,枭常留。兵戈未已我心忧,我心忧兮且卖油。”梅国桢一听叫卖声,立刻计上心来,连忙派人将李登请入营中,给他好处,让他带着三封书信混进宁夏城。

在梅国祯看来,能否剿灭叛贼,就在李登一人。李登挑个担子,跛一足,瞎一眼,走在路上根本不被人注意。进入宁夏城后,李登将一封信交给哱承恩,并向其说明哱氏有功于朝廷,监军梅国桢对其叛乱深为可惜,劝他可杀刘东旸等人立功赎罪;接着,李登又去见了刘东旸、许朝,将信交给他们,劝他们说宁夏首乱是哱氏,将军世代为汉人,没必要代人受过。

事实证明,梅国桢的这个离间计果然奏效,挑起了诸叛军首领的猜忌内讧。九月十六日,刘东旸杀叛将土文秀,接着哱承恩杀刘东旸、许朝,投降明廷。九月十八日,朝廷军顺利进入西夏城,全歼了哱拜的苍头军,哱拜自杀,哱承恩等人被押解京城。至此,历时七个月的宁夏兵变平定,梅国桢因功升迁,而那位卖油郎李登也因此而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