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战争:解放军17岁小战士活捉印军少校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2年爆发,50年后,参加过这场战争并荣立三等功的老兵周安国,向我们讲述他的战地往事<br/>重庆崽儿周安国,17岁活捉印军少校<br/>“我们九连还有两个,名字我都凑不拢了:曾昭贵、梁坤模、唐敬民、文新荣、王长青、庞贤文、黄应忠,都是我们16中的崽儿,分到5、7、8、9连、炮二连、炮三连、机三连、机二连、通讯连。”坐在江北温馨家园小区家中,周安国和我坐在二楼家里的屋顶花园,扳着手指头,数着1962年在江北16中跟他一起入伍的一个个同学的名字。当年部队发的军功章和几本纪念册,摊开在玻璃茶几上。这些50年前的军功纪念品,有一枚据说是铜质含金的三等军功章十分精致,这就是他活捉一个印军少校所获的奖励。<br/>参军<br/>参军前,周安国家住江北刘家台,在家里六兄妹中排行老二。1962年,17岁的周安国在江北城16中读书,已经高三,准备高考。高考前要做例行体检。这时,部队接兵的几个少尉就来看学生的档案,排除家里有“杀关管斗”(当时公安术语,指有人被枪毙、关押、管制、批斗的家庭)的人,身体健康,简单政审后,就可以当兵。<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B9/FA/B9FAC31EE7E6A11317C1CD9308BF189F.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麦克马洪线进入喜马拉雅山区。(1962年)10月14号深夜在棒山口集结,天亮后行军进驻刚从印军手中夺回的西藏重镇达旺。“我们行军时,皮大衣都不穿,脱下来堆在达旺河边。行军时,能轻点就轻点,牙刷都嫌重,都要扔。步兵苦啊,枪、150发子弹、三天干粮、手榴弹4个、每个班还有一个TNT炸药包5公斤、一根爆破筒5.5公斤,还有十字镐、洋锹,大家轮流扛,还要帮炮兵背炮弹。”一路上,和部队并肩前行的,是一队队背着军需品支前的藏族和门巴族同胞。<br/>地图上划的麦克马洪线,在地上就是一个山沟,有中国的边防哨所,“我们晚上过线的时候,一个战友说,这就是麦克马洪线,这根线是一个名叫麦克马洪的英国佬,上个世纪40年代随便在地图上画的。其实中印之间从来没有划过分界线,只是有一根传统习惯线,历史上彼此遵守。但1950年代以来,印度方面不断越过传统习惯线蚕食我们,所以我们打整个中印自卫反击战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回传统习惯线。”<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9C/CB/9CCB89EB4F0B29D77AE7506C5E1DE735.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老子冲到哪里,你就冲到哪里!“<br/>班长是军中之母,周安国至今怀念他的老班长。“我全靠班长,陕西安康的熊宗庆,是参加过西藏平叛的老兵,行军时,他对我说,“爆破筒我帮你扛,但背包你要自己背哟“,有点老八路的味道。他对兵好,可惜没文化,只上过两三年小学,认得到几个字,64年宣布当排长,但没文化,当了几个月,还是没有当下来。班长打仗勇敢得要死,党指向哪里,就冲向哪里。”<br/>退伍后,周安国回重庆进江北猫儿石重庆造纸厂任保卫科干事。当年那个17岁活捉印度少校的重庆崽儿周安国,今年68岁。这两天,周安国都在收看云南卫视的上、下集纪录片《中国印度1962》。整整50年后,这位当年的小兵,才通过电视看到了当时自己的最高指挥官我军前线指挥部政委、90岁的阴法唐老将军,很亲切,很兴奋。<br/>听着刚放学回家的孙女在钢琴上练琴的声音,这位老兵说道:“我们这个仗打得很漂亮,漂亮在哪里呢?我们没有一个遭俘虏。跟我一批去的重庆兵,有伤的,但没有牺牲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