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宜会战背后的起因:日本面临了严重的资源短缺
1940年,抗战进入第4个年头,也是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在4月到6月,在第五战区的湖北境内,爆发了武汉会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枣宜会战。随枣会战之前的历次战役,虽然战术上大多以国军失败告终,但战略上,国军基本都实现了目的。这也是打了4年,国军仍然保有400多万部队,屹立不倒的原因。但此次枣宜会战,却是一场战术和战略上的败仗。自然,此战并不算完败,但至少日军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的战前目的,第五战区损失不轻,还丢掉了重镇宜昌,至于集团军司令张自忠将军的殉国也就更别说了。<br/> 日本侵略者的窘迫<br/> 战争进入第四年,日本虽然占领了中国华北,华中,华南的很多省份,却仍然面对国军400多万部队和很适合防御的众多省份。此时的日军和日本国内已经筋疲力尽!<br/> 由于战争长期不能结束,日军被迫多次扩大了军队的规模。<br/> 到了1940年,日军已经将未来师团总数定为90个,并且在1939年新编组了11个师团和14个维持治安的独立混成旅团。<br/> 这么多部队中,除了24师团调入关东军,其余部队全部加入关内中国战场。<br/> 独立混成旅团大体用在日战区对付国军敌后部队和游击队,而这11个师团则基本补充到一线作战部队。<br/> <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15/2B/152BF8CB547F937594657626C58C321D.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alt="枣宜会战背后的起因:日本面临了严重的资源短缺"/><br/><br/> 国内形势如此,国际形势也很紧张。<br/> 1939年,随着欧洲战争一触即发,日本在中国试图染指列强租界,并且一度封锁了天津的英租界。<br/> 显然,日本想要控制中国甚至东南亚的目的越来越明显,这点就是瞎子都看得见,美国人自然也不是傻蛋。<br/> 美国对于日本的态度,开始逐步转为强硬。<br/> 7月28日,美国国务院正式通告日本,废除1911年两国签订的“美日通商条约”(1940年1月26日到期)。废除“美日通商条约”对日本是一个相当沉重的打击,因当时从美国进口量占日本在1939年总进口量的40.7%,日本的大宗战略物资,包括部分军火物资,是从美国进口。<br/> 除此以外,由于1939年9月欧洲爆发,轴心国的德国意大利已经陷入世界大战,作为轴心国一份子的日本明白,日军参战也就是时间问题。<br/> 当时,日军无非就是北上和南下。只是在中国大陆地区已经投入100多万大军,国内仅有5个师团,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短期内集中足够的力量作战。<br/> 为此,日本军界有识之士,开始考虑从中国战场撤军。他们计划在1939年底,将关内日军减少到70万人,1940年再减少到50万人,1941年减少到40万人。这样抽调出近60万大军,加上国内新编组的几十万部队,无论北上南下都是绰绰有余的。<br/> 日军军界多少有几个有头脑的智囊,并不都是些疯子。他们认为日本帝国的命运决定在和美苏决战的结果,至于是否征服中国,意义并不大。<br/> 因为如果占领中国,最终被美苏击败,中国还是保不住。<br/> 但如果击溃了美苏,哪怕现在没有占领中国,假以时日,至少也能控制中国大部分地区。最惨最惨也能保住满洲,台湾和伪内蒙古政权。<br/> 所以,在这些人看来,从中国撤军也是必须的。<br/> 遗憾的是,这个日本军方的想法,遭到中国派遣军的实际领兵大将的强烈抵制。<br/> 所谓当局者迷,一旦陷入战争,想保持冷静头脑就很难了。<br/> 这些野心派军人,包括曾经以理智著称的冈村宁次,早已经被战争冲昏了头脑。<br/> 他们认为,国军经过4年战斗,虽然伤亡不轻,却仍然保持相当的战斗力。日军现有兵力,只能保证稍强于国军,只有一定的优势,却没有压倒性的优势,理应继续大量增兵才是。<br/> 如果此时日军反而减少兵力,无异于将战场主动权让给国军。<br/> 以日军区区40万兵力,如何能够和400万国军对抗。日军如果真的撤军到40万,肯定会遭受毁灭性失败,最终羞辱性的败退出中国。<br/> 所以,包括11军司令冈村宁次,中国派遣军总司令西尾寿造,总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在内的几个高级将领,全部认为不能撤军,反而要继续增加兵力。<br/> 冈村甚至在1939年12月10日分析情况时写道:……长期持久的战争,对日本帝国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小规模作战,诱降活动,解决不了中国问题,只有大规模的进攻, 才有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br/> 由于这些藩王们的抵制,最终撤军计划不了了之。<br/> 这些家伙好不容易争取到不撤军计划,甚至还得到了新的兵力,他们要做的自然是继续发动进攻,妄图一战结束侵华战争,迫使蒋介石投降。<br/> 加上此时1939年9月,德军在三周之内闪电击溃百万波兰大军,更鼓舞了日军的士气。他们也希望仿效德军一样,来一次大规模的闪电战,给国军以重创。<br/> 而作为侵华日军中战斗力最强,兵力最多的11军,自然成为主攻的力量。<br/> 由此,枣宜会战就这样爆发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