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抗敌龙眠山:谁说敌后不英勇
日寇于一九三八年春进入桐城后,桐城县境抗日烽火燃遍了桐山枞水,全县不分党派,不分界别,无论老少,相继建立起抗战组织,一致对敌。各区乡成立了农民抗敌协会、妇女抗敌协会和青年抗敌协会,中共桐城特别支委还建立了以青年学生、教师和少数工人为骨干的“学兵队”。在这批抗日力量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游击队是一支劲旅,与敌寇周旋激战在龙眠山麓、安合公路沿线。<br/> 日军第一次侵犯桐城,新四军分驻在与桐城毗邻的舒城县西沙埂、中梅河、庐镇关、西汤池一带,仅有第八团团长周骏鸣率该团士兵挺进桐城,驻扎在县北乡鲁谼山、下坦冲、歧岭、小关一线拒敌。当时,敌寇来去飘忽不定,该团又因兵力少、武器简陋,加上地形不熟悉,只在吕亭驿打了一次小规模阻击战,打死三名日兵,马三匹,收获甚微。战斗结束后,敌我双方各自退让而离开桐城境内。<br/> 敌寇第二次来桐城,为保障军用物资运输线畅通,分兵驻守在龙眠山麓,安、合公路沿线各桥梁、车站要冲,公路沿线牲畜鱼塘任由日军猎取,又不断派兵进山搜索山民子女,距公路两侧十五里境内无人敢居住。新四军第八团再次进住桐城,沿公路以西山中驻扎,在舒城、桐城两县的龙眠山崇山竣岭交界地,借山民草帽麻鞋,破旧衣裳,化装山农樵夫,翻山越岭十余里到合安路边埋伏,常常以少甚多、以奇制胜。现择其主要战斗记述如下:<br/> <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0D/CD/0DCD12999EAF2276231B775891E9FA36.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鲁肃垒筑的兵营,高墩雄起于鲁王河口,人据其上可俯瞰万顷沃野。日军占据鲁王墩,可扼控上至北峡关,下至吕亭驿一带要地。一天,新四军乘黑夜扑杀了鲁王墩的守兵,随后,以迅雷不即掩耳之势直捣日军营地。那知,日军机要全在龙王庙,未能受到重创,守兵丢下钢炮及物品逃亡到平坦。自此,鲁王河一带的日兵不见了踪影。<br/> 白沙岭战斗 白沙岭是桐城县北一处高岗,北抵北峡雄关,南至三十里铺。这一带十里山陂,岗陇起伏,日军电话杆树立路边,为机要之处,敌兵来去旁若无人,已非一日了,此据点是龙眠山新四军筹划攻击的重要目标。新四军先派几名战士在公路弯曲处用树干拦截,又用铁丝缠绕成网,兵力埋伏在三里外的山头上。敌兵汽车驶近,不能通过,派兵下车搬开障碍物,埋伏于山巅的新四军机枪、手榴弹齐发,敌兵指挥官见山上有伏兵,便嗷嗷直叫,带兵向山上反扑,新四军兵寡武器粗窳,只得避其锋芒,撤退回到山中。这一仗重挫日军锐气,后来行驶在合安路上的日兵军车再也不敢猖獗了。<br/> 当时国民党桐城县政府政权涣散,法纪荡然,毫无权威可言。这就放纵了乡间、山林游民土匪活动,这些痞匪纠集无赖流氓啸聚于龙眠山一带,或抓商绅入寨,关押拷打,或擅入城中村里,自立名目派役敛费,渔肉百姓。乡民既畏日寇暴行,又深受匪徒盘剥滋扰,生活苦不堪言。新四军见此情形,决心惩治匪徒,以安定民心。桐城、庐江接壤的地方,三县交界,匪情猖獗,新四军围剿了匪巢,将匪首袅首示众,许多纠集一起的地痞无赖纷纷作鸟兽散。逃亡他乡的村民也陆续回家,“农得收获,商得营业。”当时县里有人民自卫队,见匪情罔然不顾,村民愤怒指斥其“我等出费则有之,其他非所知矣。”<br/> 新四军在桐城龙眠山一带抗击日寇,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后来鬼子往来于合安公路时,窥望路西巍巍群山,个个都胆战心惊,心存畏惧。曾有一名在棋盘岭战斗中被俘虏的鬼子军官用颤抖的笔写道:在日本侵华的军人心里,最惧怕“中国有一种神兵,不知其出没之所向,实‘皇军’之劲‘敌’耳。”这支劲旅就是战斗在华东抗战前线的新四军,桐城龙眠山一带的新四军将士名列其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