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扼腕的吴桥兵变:明清火器对比从此逆转
谁都知道清末国力衰弱,西方列强兵坚炮利,主要是差在火器上。但是我们的火器发展起始早在明朝末期已经大量装备了军队,如果不是一次兵变,历史的进程可能要重新书写。这个兵变就是孔有德的吴桥兵变。<br/>明朝宰相徐光启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对西方科学非常有研究。在军事方面,他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在登州(蓬莱)建立军事基地,从葡萄牙进口红衣一大炮(加农炮),请来100多葡萄牙的军事人才,指导明军学习火炮使用和建造技术。登州巡抚孙元化正是徐光启的大弟子。<br/>在登州训练的军队中,有两个后来很有名气的人,一个是孔有德,一个是耿仲明。这两个人都是辽东人(现在的辽宁)。原来是明朝皮岛(在鸭绿江口附近)总兵毛文龙的部下,毛文龙战功显赫,但是拥兵自傲,不服明朝名将袁崇焕辖制,放纵士兵,被袁崇焕杀掉了。后来孔有德和耿仲明投靠登州巡抚孙元化帐下,各守要害。<br/>孔有德的部下多为辽东人,与山东不对向来不和。但是这支军队拥有当时最先进的火器,是一支王牌部队,只是一直没有派到战场上。当皇太极率领满族军队攻打大凌河(现在的凌海),明军祖大寿等部被包围,孙元化派孔有德率部援助,从海上出发,不日,借口北风强劲,退回登州。孙元化有命令从陆路驰援。<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54/85/54850593A6E1D0063AC805BE67BBC372.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皇帝再也没不重视火器更新,武器建设方面就停滞不前了,再也没有徐光启这样的例子了。到了八国联军攻打大沽炮台时,我们的大炮还停留在200年前的水平,任凭僧格林沁的部队凶猛强悍,但是无奈武器落后,只能眼看北京陷落了。可以说这次叛变的历史性后果,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在火器发展方面被中止了,可能这是一个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后果了。<br/>吴桥兵变也告诉我们,用人之道至关紧要。有德有才之人,是用人之上选,这样的人,历史不乏其数;有德无才者,其道德榜样作用仍可影响后世,作用还是积极的;无德无才者,其本身也没什么,基本上没什么可怕的;无德有才者,如果驾驭不利,其害之深,影响之深远,其远甚于无才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