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揭秘:抗日名将杜聿明的后半生是如何度过的?

导读:当年杜聿明转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后,按规定可以同家属通信了。他给女儿杜致礼写了一封信,他只知道女儿在美国,手边并无确切通信地址。这封信由战犯管理所交英国驻华代办处转到伦敦,又由一位英国数学家转到美国普林斯顿研究院。当杜致礼从丈夫手中接过信,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时,泪已满面。杨振宁夫妇把收到杜聿明信的这一天作为他们家庭的“纪念日”。1959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1959)最高法特赦字第1号通知书,宣布对杜聿明等人进行特赦。后来,杜聿明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br/>人生逆旅<br/>在淮海战役中,杜聿明本有两个机会可以不成为俘虏:一是毛泽东的劝降信,但杜拒绝了这条新生之路。二是在杜被俘的前两天,蒋介石亲自派飞机到陈官庄接杜出去,但杜聿明看到身边数万将士的悲惨状况,不忍心离去,抱着与大家一块死的决心,放弃了这次逃生机会。杜聿明向蒋介石呈献了上、中、下三条计策,供其选择。上策是集中武汉、西安的兵力与解放军决一死战;中策是持久固守,以争取政治上的时间;下策是冒险突围。但蒋介石选择的是下策,杜聿明大失所望。他只好把邱清泉、李弥等人找来,作了突围部署,决定将坦克、炮兵集中使用,李弥兵团在右,邱清泉兵团在左,并肩向西突围。根据当时空军拍摄的航空照片,杜聿明发现解放军构成包围圈的工事,堑壕纵深最大的是在东、南、北三面,只有西面较为薄弱,仅有四五道堑壕,所以,他把突围的方向定在了西边。规定的突围时间是1949年1月9日,届时,蒋介石将会派飞机向解放军阵地施放毒气,掩护杜聿明突围。<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B0/E7/B0E752912D77B340C5E54BF65EC59A32.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alt="揭秘:抗日名将杜聿明的后半生是如何度过的?"/><br/>周恩来还指示有关部门对被特赦人员的工作、生活、劳动、学习、参观作好安排。杜聿明到北京郊区的红星人民公社劳动锻炼了一年。劳动锻炼期间,每天半天劳动,半天学习,他心情舒畅,生活自由自在,节假日还可以进城办事、探亲访友。充分享受到了新中国一个公民的全部政治权利和人身权利。<br/>1960年4月的一天,北京市民政局突然通知杜聿明,要他参加接待外宾的宴会。杜聿明接到通知后感到有些紧张,因为他出狱后除了特赦时管理所每人发的一套布棉服外,还没有来得及添置新衣服。当时已是春末夏初,再穿棉衣服接待外宾显然不合适,杜聿明担心自己着装不得体会给国家丢脸。幸好与他在一起劳动锻炼的杨伯涛有几套旧中山装,是他夫人1950年到功德林看望他时送来的。杜聿明就从杨伯涛那儿借了一套浅灰色的中山装穿上了。到了人民大会堂宴会厅,杜聿明才知道,是周恩来和陈毅宴请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指名要杜聿明作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哥马利是非洲战区地中海战场的指挥官,杜聿明是中国战区中缅战场的指挥官,彼此知名,互相倾慕。蒙哥马利在与杜聿明的交谈中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对被俘国民党将领的改造政策,颇为赞赏。在宴会休息时,陈毅看了看杜聿明穿的衣服,微笑着说:“老杜,你这身衣服挺好!”杜聿明腼腆地回答说:“陈老总,这是我借来的。”陈毅听了哈哈大笑。杜聿明归来与同伴谈起这件事时,深感党和政府对他们这些前国民党将领仍然是尊重的,有适当机会还让他们出头露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