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淮海战役的基本特点 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

淮海战役的基本特点<br/>第一个特点: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唯一一个在我军战场总兵力少于敌军的情况下取胜的,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毛泽东称赞说: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熟,硬是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斯大林得知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后,在笔记本上写道: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为此,斯大林曾派特使尤金来中国了解淮海战役以少胜多的情况。<br/>第二特点:淮海战役是人民战争体现得最充分、最壮观的一个战役。战役期间,在中央军委和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原局和冀鲁豫分局全力组织支前工作。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日夜活跃在战场上。支前民工(包括随军民工、二线转运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共543万人,实际上形成了600万对80万。共出动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1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只,汽车257辆,由后方向前线运送弹药1460万斤,筹运粮食9.6亿斤,由前线向后方转运伤员11万余名。陈毅曾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br/>第三个特点: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战役,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战役,是战略决战的高潮,双方统帅部对其高度重视,其胜负对双方影响至巨,因此其意义也最具历史性。我们知道,战略决战是敌我双方使用主力进行决定战争胜负的作战。“只有决战,才能解决两军之间谁胜谁败的问题。”因此,战略决战的胜负直接关系到整个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对此,战争双方统帅部都有十分清醒的认识。淮海战役之初,毛泽东即指出:“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并强调:在歼灭刘峙和傅作义集团之后,“将使全国革命过程大为缩短”。蒋介石也反复训告其将领:“党国存亡,在此一举。”淮海战役的胜利,完全证实了毛泽东的判断,其结局也为蒋介石不幸而言中。<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6C/5B/6C5B7E6E27BD8DDABC97A145952253B5.jpg" class="cont_pic" alt="淮海战役的基本特点 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br/><br/>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br/>那么,淮海战役的奇迹是怎么创造的呢?<br/>1951年2月11日,刘伯承、陈毅受毛泽东主席委托,向尤金作了介绍。陈毅概括说明淮海决战胜利的原因:“一是敌人战略判断错误,认为我们没有力量,不会集中兵力同他决战。二是我们战役战术上分批分割歼敌,主要靠夜战近战,发挥我们的长处。三是庞大深厚的民力支援,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四是战役进程很艰苦,好比钝刀切脖颈,不能一下把敌人歼灭,战斗中靠战士们勇敢、献身精神和天才来完成战略战役的正确决定。五是发挥了政治攻势的作用,战役中敌军内部有五个师起义,一个师投诚。在俘虏政策方面,实行原则性与灵活性(策略性)相结合,对敌人实行分化。总之,这是毛主席军事思想成功的范例。”<br/>从国民党军方面来说,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战争的性质外,粟裕曾从战役决策和指挥方面分析说:蒋介石这个人很“小气”,他有一个怪脾气,你要他一点,他连半点也不给你,如果你拿下了他大的呢,他连小的也不要了。这次淮海战役,他又很小气。开始舍不得丢四十四军,黄百韬在新安镇等待连云港撤来的四十四军,结果,黄百韬陷入重围。黄百韬陷入重围以后,他又舍不得丢黄百韬,不但派邱清泉、李弥来救,还派黄维来救,结果,黄百韬没有得救,黄维又被包围了。他又让杜聿明来救黄维。结果黄维没有得救,又丢了杜聿明的三个兵团。<br/>对徐蚌会战的惨败,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总结道:“此次作战,战略之失败多于战术,战术之失败多于战斗。”他还具体地列举13项失策与失误,其要点是:“对进退大计,迟疑不定,结果是临时应战,而不是有计划、有准备的会战,致形成我方兵力及态势上的劣势”;“顾虑长江与淮河之防务,结果处处顾虑,处处薄弱,致分散决战方面之兵力。而最后会战失败,长江与淮河亦不能守”;“战区间协同不良,兵力转用欠灵活,致使黄维兵团未能及早兼程东进,参加作战,失去战机”;“杜聿明放弃徐州根据地,而作旋回运动,本属冒险,竞不能发挥勇敢果决的精神,以迅速的行动击破‘匪军’,致陷全军于危殆”;“各部队长个人相互间,平时在精神上有隔阂,战时在支援上复不易协同,致虽有大军,亦难发挥最大统合战力。”国民党军统帅部战后也检讨说:徐蚌会战“失败之主要原因,乃为战略错误,其次为战术仍缺乏改进,难以支持战略。其他如持续战力保持,战力统合发挥及反情报等,均有重大错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