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历史上施琅平定台湾的真相:功过是非争议300年

导读:施琅—一位三百多年来争议不断的人物,再次引起社会舆论关注。有人认为,施琅成功荡除台湾割据政权,将其纳入中华行政版图,是一位了不起的爱国英雄;也有人认为,施琅两次投降清政权,甘愿为外族统治者卖命,是“民族”败类。孰是孰非,莫衷一是。我们不妨拂去历史的尘埃,一起走入施琅的坎坷人生……<br/>两度降清,与郑氏家族始恩终仇<br/>施琅1621年出生在福建晋江衙口一个较为殷实的农民家庭。他自幼力气惊人、见识出众,家人对他寄予厚望,本想让他谋取功名,光宗耀祖。无奈他好武不好文,对仕途兴趣不大。后来随着家道日渐败落,施琅弃文从武,拜师苦练武艺,精习兵法。当时,正逢明末清初,遍地狼烟。施琅有个叔叔叫施福,是明朝总兵郑芝龙的亲信。施琅在17岁那年,离开家乡投奔叔叔加入郑芝龙的队伍。因战功突出,施琅很快就晋升为游击将军。1646年11月,时任南明太师平国公的郑芝龙眼见大势已去,于是秘密派人联络降清。清平南大将军博洛许诺郑芝龙投降后让他任闽粤总督。郑芝龙不顾儿子郑成功的苦劝和阻拦,率领包括琅在内的部众赶赴福州降清。然而,投降后的郑芝龙才发现自己上了当,非但没有当上闽粤总督,反而被博洛挟持进京软禁起来。随郑芝龙来降的官兵被强行分配到清军军营,施琅也被编入攻打南明政权的清军中。1648年,施琅获悉郑成功起兵抗清,于是率领弟弟施显和一些部将投奔到郑成功麾下。<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7F/3F/7F3FB0A1A327E9A6ADE76FC44262B232.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反清复明”大业。可惜的是,这位民族英雄不久英年早逝,郑氏集团发生分裂,为争车郑成功的延平郡王王位而大动干戈。在台湾的郑军将领拥护郑成功的弟弟郑袭继位,在厦门的将领推举郑成功的长子郑经继位,双方各不相让。最后,郑经平息矛盾,掌握大权。但他公然背叛其父,竟然宣称台湾远在海外,不属中国的版图,意图割据一方,与清廷隔海对峙。郑经的倒行逆施引起了世人的极大愤慨。当时已经升任福建水师提督的施琅,建议乘机攻取金门和厦门。清廷采纳了施琅的建议,让他同靖南王耿继茂、总督李率泰合谋“剿贼”。一战下来,清军成功收复了金门和厦门,郑经逃往东山岛。1664年3月,施琅又率军攻占东山岛,使郑军在福建沿海经营达20 多年的据点全部丧失。紧接着,施琅又提出进军台湾的主张,建议乘郑经军心不稳,发兵进攻澎湖,然后直捣台湾,谋求实现四海归一。踌躇满志的少年康熙欣然接受了施琅的建议,并任命他为靖海将军,负责统领水师,寻机对台用兵。<br/>1664年11月,施琅选择冬天偏北风的季节,率领清军水师首次出征台湾。不料进军途中,在台湾海峡的清水洋突然遭遇台风,风云翻滚,恶浪滔天。任凭施琅航海经验丰富,依当时的船舶制造水平,根本无法抵御那样的狂风巨浪,只好下令返航。从1665年3月到次年4月,施琅又发动了两次攻台行动,但都因遭遇台风而搁浅。接连三次出兵都无功而返,引起了朝中许多满族官员对施琅的非议,有人甚至怀疑他对台用兵不是真心。之后几年间,清廷内部反对武力征台的呼声占了上风。年幼的康熙虽非常支持施琅的主张,但无奈自己尚未掌权,只好听从鳌拜等主抚派的意见。1668年,康熙下令撤销福建水师,焚毁了全部战船,朝廷不再商议武力征台之事,还把施琅调进京城改任内大臣。内大臣只是一个闲职,一心武力平定台湾的施琅因而感到十分苦闷。不过,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关注福建沿海动向,认真总结失败教训,慢慢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谁知道,这一等就是整整13年。<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B8/93/B8930FF8CEE6AE10205BB4D0EC97BA17.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皇帝也稳固了自己的宝座,于是下定决心以武力统一台湾。这时已年届花甲的施琅终于等来了梦寐以求的机会。在福建总督姚启圣和施琅的同乡、大学士李光地的极力举荐下,康熙力排众议,重新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并加太子少保衔,让他立刻返回福建,准备出兵。临行前,康熙专门赐宴施琅。席间他语重心长地说:“在用武力平定台湾问题上,只有朕赞同你的方案,希望你能尽心而为,不要辜负了朕的希望!”感激不尽的施琅豪情万丈地表示:“老臣今年虽然已经六十有二,但血气尚未衰竭,还可以报效皇帝和朝廷。如果我此行再次失利,我甘愿领罪”。施琅一到厦门,便夜以继日地进行出征前的准备,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一面操练水师、制造军械、选配将领,一面搜集郑军情报、策反郑军将领、制定攻台方案。经过半年努力,终于万事俱备,只等出兵。[page]<br/>台湾本岛地域狭窄,缺乏战略纵深,澎湖是其外围防御的唯一屏障。澎湖一旦攻陷,台湾不攻自破。1683年6月14日,施琅率领大型战船300余艘、水兵2万余人、230余艘中小战船,从福建东山岛扬帆启程,进逼澎湖。16日晨,施琅向澎湖郑军发动第一次进攻。18日,施琅派战船攻取了澎湖港外的虎井、桶盘二岛,扫清了外围。22日,清朝水师兵分三路再次发动进攻:施琅亲率56只大型战船组成的主攻部队,正面进攻郑军主阵地娘妈宫;总兵陈蟒等率领由50只战船组成东线攻击部队,从澎湖港口东侧突入鸡笼屿,作为奇兵,配合主攻部队夹击娘妈宫;总兵董义等率领另50只战船组成的西线攻击部队,从港口西侧进入牛心湾,进行佯攻登陆,牵制西面的郑军。此外,剩余80艘战船作为预备队,随主攻部队跟进。交战双方都知道这是决定命运的一战,于是一交手便展开了厮杀,激战历时七昼夜。施琅巧妙利用有利的西南风向条件,采取“五点梅花阵”战术,即用多艘战船围攻郑军一艘,集中兵力作战。顿时,茫茫大海上朵朵“梅花”飞舞,清军水师越战越勇,一举攻克澎湖列岛,击毁郑军大小战船近200艘,歼灭其精锐部队1.2万余人,收降近5000人。郑军主帅刘国轩侥幸依靠熟悉的地形带少数部下逃回台湾。<br/>澎湖失手,郑氏集团一下子乱成一锅粥:有主张降的,有主张守的,还有主张撤往吕宋的,一时没个结果。可是,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施琅并没有即刻发兵攻台,而是在澎湖安顿下来,一面安抚当地百姓,一面派人捞救跳水未死的郑军官兵。对被俘的台湾兵将,施琅下令释放回台湾,临释放前他还专门声明:“我绝对不会报私仇!当年杀害我父亲的人已经死去,与其他人毫不相干。”他还许诺说:“不仅兵士不杀,就连郑家人只要肯降,我也绝对不会杀。”施琅身边的人曾问道:“将军与郑家具有血海深仇,如今郑氏子孙已经成为釜中鱼、笼中鸟,您为何不快点发兵剿灭,为亲人报仇雪恨呢?”施琅说:“我带兵进攻台湾,这是国家大事,怎么能趁机公报私仇呢?只要郑家人真心归顺,我不会伤害他们,否则会引起人们的不满,连累台湾的百姓。”<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C3/2E/C32E5EF777042E0A812F631BAB6E9C48.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alt="历史上施琅平定台湾的真相:功过是非争议300年"/><br/>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王朝,满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历史上,满族源于女真,后改金,再改为清,主要居住于东北和华北各地。1644年,满族贵族在一部分汉族地主武装的配合和帮助下,取得中国统治权,紧接着发动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统一整个中国的战争,最终于18 世纪中期开创了中国的空前大统一局面。但长期以来,由于满族统治者专制残暴,加上人们认识上的一些偏差,国内有些人把清政府统一中国这件大事,说成是“异族入侵”。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仍有人把清政府看成是“满清侵略势力”。因此,有人把施琅看作民族败类,就是以此错误历史观为前提的。<br/>有学者曾提出这样的观点,让人感觉颇有新意:施琅降清但不叛郑。施琅投清后协助清政府实现大陆与台湾的统一,正是郑成功当年奋斗的目标,正所谓殊途同归。著名明清史专家傅衣凌先生就曾说:“郑成功的复台和施琅的复台虽各有具体原因,但是都隐藏着中华民族的大义。”“两人的处境不同,征台的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对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则有同样的认识,都坚定地主张保卫台湾。从他们两人对台湾的认识来说,我们说施琅不是郑成功的叛徒,而是他的继承者。”事实上,在施琅的故乡福建省晋江县施琅纪念馆中,有一幅对联就是这样写的:“平台千古,复台千古;郑氏一人,施氏一人。”后人这样把施琅与郑成功相提并论,应该说是抛开“个人感情”的,是基于“中华民族的大义”而对他们的历史功绩的肯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