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抗日名将蒋光鼐:违令出击打响正规军抗日第一枪

“违令”抗日,大炮“回答”鬼子,民族英雄蒋光鼐打响正规军抗日第一枪。毛泽东称“热诚爱国如先生,知不以斯言为无当也。”来盛赞,周恩来夸其“先生以抗日前导而为华南和平民主之支柱,力挽狂澜,举国瞩望。”<br/>名门之后屡建奇功,屡征不出反对“剿共”<br/>蒋光鼐1888年12月17日生于广东省东莞县虎门南栅乡桐园坊,祖父蒋理祥是清咸丰三年癸丑科进士,曾创建“育婴堂”(位于今虎门解放路鹅婆山西簏),专门收留抚养弃婴孤儿,向社会呼吁禁止虐待儿童尤其是女婴。父亲蒋子敏是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科举人,母亲郑夫人亦出身世家,知书达理。不幸的是父亲蒋子敏怀才不遇,童年的蒋光鼐家境并没有像父辈们的身份一样显赫。<br/>蒋光鼐14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母亲临终前嘱咐他:“将来的世界是军人的世界。你还年轻,既然文字不足以救国,你就弃文从武,奋发做人吧!”<br/>母亲临终“弃文从武”的叮嘱常常回响在蒋光鼐耳边,10天后,父亲蒋子敏也在悲痛中离开了人世。处理完父母的后事,年幼的蒋光鼐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开始了他戎马的一生。<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0F/27/0F27C7354753C78587A74D132AB8849F.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武昌起义,并成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学员。接着又参加了讨袁行动、东征、中原大战,因在战场上表现英勇,被蒋介石多次嘉奖,并任命为第19路军总指挥,上将。<br/>1931年4月,蒋介石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19路军奉命参加行动。蒋光鼐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在“围剿”刚开始,就称有病离开部队,到上海同济医院治疗。<br/>蒋介石又任命他为“剿赤”军右翼集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蒋光鼎称病托辞,拒不赴任。这位深受蒋介石重视和喜爱、能征能战的军事将领不听调遣,蒋亲自到医院看望并做工作,蒋光鼐仍不回部队,在沪休养。<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70/6F/706F3758D39834E2FDD6B943D7F35902.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溥仪、制造傀儡政权“满洲国”为对策。为进行这一密谋,他们就设法搞出一些大事变以转移视线,旨在“把外国的目光引开,使满洲容易独立”,<br/>日本帝国主义的一系列挑衅行为,激起上海军民的强烈义愤,强烈要求政府当局进行正当自卫,回击外敌进犯,全国上下要求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但蒋介石却认为反共比抗日还重要,命令当时在上海驻地的十九路军“忍辱求全,避免冲突,万勿妄动,以免妨害国家大计”。<br/>[page]<br/>对日军的侵略动向,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早已洞察,于是他提前进行了各方面的准备和动员。1932年1月23日,蒋光鼐不顾蒋介石的命令,主持召开十九路军营以上干部紧急会议,蒋光鼐说:“我国自甲午败衄以来,已不敢作对外之战争,帝国主义者予取予求,我则俯首退让;帝国主义者长驱直入,我则望风而逃。国人皆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此帝国主义日益张牙舞爪而国民悲愤不可抑也。我们明知物质上不是日寇的对手,但有万众一心的精诚,就可以打开一条必胜之路。”他要求战士们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并且下达重要密令:“如日本军队确实向我驻地部队攻击时,应以全力扑灭之。”与会全体军官一致表示死守上海、矢志不渝“宁为玉碎而赴死,不为瓦全而偷生。。。。。。绝不使日兵在中国土地几淞沪万国具瞻之范围扰及我安居,损及我一草一木!”<br/>果不其然,28日夜里,突然传来的枪声打破了城市的宁静,日军兵分五路从闸北突然向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阵地发动袭击。正在医院养病的总指挥蒋光鼐接到警备司令戴戟的电话,请示“打还是不打?”蒋光鼐毫不犹狠狠地说:“打!”<br/>接完电话,他立即驱车至龙华警备司令部与戴戟司令、十九军军长蔡廷锴共商抗敌大计,三人边商议边步行至真如车站,在真如建立临时指挥部,就近指挥战斗。著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就此爆发。<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B5/80/B580C5DBFF2B745AFC46E9F1247A247B.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alt="抗日名将蒋光鼐:违令出击打响正规军抗日第一枪"/><br/>1946年5月23日,周恩来致信蒋光鼐《争取和平民主实为当前急务》:自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后,举世和平民主之局大体已定,而前途曲折,困难尚多。。。。。。扭转危局,争取和平民主之实现,实为当前之急务。先生以抗日前导而为华南和平民主之支柱,力挽狂澜,举国瞩望。<br/>抗战胜利后,蒋光鼐一家从香港回到广州。全国解放后,蒋光鼐加入了新政府的建设热潮中。<br/>“文革”时,蒋光鼐一家也受到了冲击。晚年的蒋光鼐患了癌症,处境十分困难,周恩来总理没有忘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在“应予保护的党外高级干部名单”中写下了这位英雄的名字,有力地保护了身处逆境中的蒋光鼐。<br/>1967年6月8日,蒋光鼐因病逝世。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为蒋光鼐撰写悼词必须要写上“一、早年参加同盟会,跟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二、领导“一·二八”抗战。三、在福建人民政府,进行联共反蒋抗日活动。四、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四项内容重要内容,同时,周恩来总理还对参加蒋光鼐追悼会的名单作了妥善安排。(张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