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开国将军传奇经历:被子弹打中被钞票挡住未死

     朱家胜将军,江西莲花人,1932年参加红军。初入红八军二十四师七十一团任宣传干事。某日,该师师长(广东人)至七十一团,见将军,问有关情况。将军不懂广东话,瞪眼望师长,摇头不语。师长火起,大声道:“你是聋子啊!”后,战友以“聋子”呼之,将军皆乐哈哈应答,遂有外号“聋子”伴随终身。 朱家胜将军在《飘动的篝火》里写了红军长征过草地在寒夜里燃篝火吃皮带的感人故事。这是将军亲历长征艰难历程的一个缩影。长征中过草地,因高原反应严重,疲惫之极,途中见一士兵盖被单躺着,又见其旁竖一木牌,上书“不准坐下”四字。将军心想,他能睡觉,我也坐下歇歇。便靠近坐下,见该士兵无声息,伸手掀被单,竟见一死尸也。将军方悟,该士兵是因坐下而亡,遂起急走。在草地上,他为了抢救一名掉进雪窝的战士,自己也掉进了雪窝,幸亏一位挑夫把他们一起救了出来。 1936年6月,红二、六军团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其时,张国焘以“总部”名义向二、六军团派工作队。某日,将军收到工作队送来《干部必读》小册子若干本,阅之大惊失色。书中有醒目通栏标题:“反对毛(毛泽东)、周(周恩来)、张(张闻天)、博(博古)逃跑路线”等等。将军曰:“一看内容,吓得心里直发毛,不敢不收,又不敢下发,只得把书藏在老乡家柴草堆里。”后,将军急向王震报告此事,王震态度鲜明,命令道:“统统烧掉,谁敢发一本,我就处分谁。”朱家胜将军时任红二、六军团五十一团总支书记。 朱家胜将军枪林弹雨中负伤三次,均无大碍。第一次敌弹飞过头右侧,表皮擦伤;第二次一弹正中腰部,幸亏腰围绑一圈钞票,子弹力量受阻,肚皮受了一点伤;第三次手榴弹片崩到腿上,皮破血流,未伤筋骨。朱家胜将军之女朱南荣问将军:“你打了那么多仗,不怕死吗?”将军答:“往前冲不会死,往后退死得快。怕死有什么用?” 长征中的篝火,温暖过朱家胜将军的心,也照亮着将军一生的征程。新中国成立后,朱家胜将军任职驻新疆部队三十余年,艰苦奋斗,无怨无悔,操守廉洁,俭德夙著。将军宅四周空地必点豆种菜,尤喜种南瓜。将军常言:“从井冈山起,我就爱吃南瓜。南瓜好啊,既可当饭,又可当菜。”凡南瓜收获前,必摘南瓜叶、南瓜藤、南瓜花炒菜吃,曰:“不要浪费了!” 朱家胜将军晚年与杨伯达同志一道调查南疆军区前身部队红六军团和三五九旅的军史资料,足迹遍及十余省、二十余县市。杨伯达回忆言,将军能宿大房子,不住单人间;能挤公共汽车,不打的士;能吃大排档,不吃饭馆。出发时带两万余元,归来时仍剩万余元,悉数上缴。财务人员算账时大惊:“两位老首长除去旅差费,平均每天伙食标准比一般干部还低。” “文革”后期某日,朱家胜将军出差至湖南。其时,将军女儿朱南荣于广州军区服役。湖南省军区某领导与将军言:“难得从新疆出来一趟,何不顺道去广州看看女儿,抱抱孙子啊!”将军断然回绝,曰:“我不是来探亲的,不能浪费这个钱。”又某日,将军至云南某县出差。由昆明转车,时夜半。同行者劝说先到昆明住一晚,明日再到该县。将军曰:“不要浪费这个钱了。”即乘公共汽车到某县人武部,入宿招待所一间五六人住的大房间。次日,武装部长接昆明军区电话,方知来了一位大干部,大惭,急与之换房,将军已离矣。 朱家胜将军敏而好学。年幼时曾于中药铺学徒,初识文墨。红军时期于行军打仗间,日识一字,月读一文,遂成军中“小秀才”。上世纪六十年代,将军报考新疆业余大学,发愤攻读,苦学不辍,文史、数理化皆优,被誉为军中“大秀才”。将军晚年专心于红二方面军军史研究,旁搜博考,闭户著述。将军曰:“争取不遗一事,不妄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