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的三大错误战略
一、董卓废立,天下之至不祥
董卓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由于何进和袁绍邀请其入京“清君侧”而迅速发了大财,侵吞了东汉王朝资产,转身变成了首席执行官。然而,董卓狡诈多端,本身就是军阀,有的只是握紧刀柄,螃蟹走路,横行霸道。他犯了两个致命错误:一是随意换皇帝。当时的曹操就说“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就是说,撤销皇帝职务,是天底下最凶险的事,务必慎之又慎。大将军霍光等经过一番激烈斗争之后,终于在未央宫以“太后下诏废帝”的形式,让皇帝退位。看着霍光大将军等的诏书,是如此委婉和慎之又慎,然而,霍光的后人被之后的皇帝杀得干干净净,株连亲族。董卓的本身目的是自己摄政,一举建立自己不可动摇的权力根基。结果,董卓成了所有官僚和诸侯的对立面。二是放纵凉州兵,在京都洛阳及其周边,乃至到开封等地,大肆烧杀抢掠,祸害百姓,从而成了真正的“人民公敌”。
二、袁术自立皇帝,玩火自焚
易中天老师从袁绍、袁术兄弟身上证明了一个定理,即愚蠢、固执和狂妄三位一体论:因狂妄而固执,因固执而愚蠢,又因愚蠢而狂妄,不自知之明是其根本特征。
袁术认为,东汉王朝已经不可救药,是改朝换代的时候了;袁家“四世三公”,地位显赫,最有资格取代;自己嫡出而袁绍是小老婆生的,那么,自己最有资格当皇帝。他又从孙坚那里得到了东汉的传国玉玺,也就认为是天命所归了。
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正式称帝。没想到,却遭到一片反对。孙策与之绝交,被吕布打得满地找牙,曹操当然要讨之,刘备给他了最后一击,真是众叛亲离,四面楚歌,走进了死胡同。
三、袁绍版《隆中对》,另立中央不得人心
如果说袁绍是个草包,而他的谋士沮授和田丰确实是一流谋士,是高级经济师职称。沮授建议袁绍:“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到那时,您旷世英雄袁绍就可以把小皇帝从长安迎接到洛阳,将军就可以“号令天下,以讨未服”了!
之后,沮授再次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并且再次强调“权不失机,功在速捷”和“若不早图,必有先入者也”。只可惜袁绍举棋不定,错过了利用“皇帝”这块上市公司招牌融资的大好机会,后悔莫及。
汉献帝被董卓从洛阳带到了长安,袁绍不敢打到长安去把皇帝接回洛阳,就决定另立一个皇帝,另立中央。袁绍选择的对象是幽州牧刘虞,因为反正是刘家的天下,刘虞又是“宗室长者”。
袁绍用心很明显,在他的辖区内另立中央,当然自己就是首席执行官,号令四方了。然而,袁绍的做法不得人心,群起而攻之。刘虞当然明白,这是把自己当靶子,非乱箭穿身不可,曹操、袁术等诸侯当然是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