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刘备本是一代名将 屡战屡败只因实力不济

三国中刘备军事能力一直为人所诟病,加之创业初期经历坎坷,战败后抛妻弃子之事也时有发生,更给人以军事指挥水平低劣的印象。

一、《三国志》中有关刘备军事能力的评价。《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傅子》中丞相掾赵戬说刘备“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在《三国志陆逊传》中,陆逊对刘备的评价则为“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魏文帝曹丕更称之为“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种种所述,似乎刘备军事能力低下已有定论。

但上述三人,除陆逊外,赵戬“质而好学,言称诗书”,曹丕更非以军事能力见长,此二人对刘备军事能力评价实不足为据。而陆逊此言之后紧接着说“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证明陆逊乃是在已有击败刘备的计划后,才向孙权上疏中所述,对刘备军事能力评价中的水分自不待言。而刘备的老对手,三国著名的军事家曹操赤壁之战脱身后大喜,并对诸将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由此可见,在曹操心目当中,刘备的军事能力,应该是与其有一拚的,且在《三国志武帝纪》记载中,赤壁之战,是败于刘备,且不论此事真伪,证明魏方觉得曹操败于刘备之手并非一件很丢人之事,否则若刘备军事能力真如上述三人所述如此之差,魏方应该不会如此记载。另外,《三国志诸葛亮传》在孔明第一次北伐时,引魏略称“始,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在夷陵之战败后,“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这些都从侧面证实刘备具有相当的军事能力。

二、具体战例。在刘备最初与黄巾军交战当中,有胜有负,因史料记载不详,无法判断,故略不去不谈。首次战败,是在公孙瓒手下,于高唐败于曹操与袁绍之手,此事仅见于《三国志武帝纪》,《先主传》等皆未见,对此无法深入评论。然后,在徐州之时,先后败于曹操、袁术。与曹操于徐州交战,刘备有两大弱点,其一是兵少,其二是手下大部份精锐兵马为陶谦所给,刘备并不熟悉,力量弱,而且兵将之间互不了解,其对手又是曹操这样著名的军事家,战败实属正常;而与实力高出自己的袁术交战之中,先是互有胜负,而后在吕布偷袭徐州之后,失去了根据地,才败于袁术,此战不能说明刘备军事能力的低劣,在与吕布和解之前,没有根据地的刘备打败了杨奉与韩暹,见《三国志先主传》。其后,刘备兵微将寡,又败于吕布,再败于高顺,并投靠曹操,借曹操之力,击败并杀死吕布。

此后,在赤壁之战前,接连败于曹操与曹仁。败于曹操两战,一战是徐州,一战是当阳长坂坡。败于徐州之前,刘备先击败了曹操的部下刘岱与王忠,而且所用之兵,大体都曹兵;当阳之败,完全是因为刘备与曹操兵力之间的差距。至于败于曹仁,连曹仁都称,“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证明此战刘备的失败具有相当的客观原因,可谓非战之罪也,之后于汝南,与龚都,击败并斩杀曹操手下将领蔡阳。当阳之战前,刘备击败曹操手下大将夏候敦,而夏候敦军团当中尚有魏五子之一的于禁

赤壁之战后,刘备有如神助,屡战屡胜。荆州征四郡,入川后接连击败刘璝、冷苞、张任、邓贤,最后拿下益州,定军山斩夏候渊,汉中之战,更是打败宿敌曹操,夺取汉中,不过随着关羽丢失荆州,刘备在与东吴的交战中,遭到了其重大的失败,也是其最后的失败,即夷陵之战。在汉中之战,,是刘备唯一一次击败宿敌曹操,也是刘备与曹操实力最接近的一次。而上述胜利取得虽有庞统法正等人的策划,但即便是曹操在几次战役获胜的之中,也都有手下谋士的策划。再谈夷陵之战,首先,刘备兵力四万,陆逊五万,此战而言,也不全是刘备军事能力的问题。

从战绩上看,刘备一生为8败7胜,与人联合取胜1次。当中战败之中,因绝对弱势或其它非军事能力之故,共有四次,其余四次,所逢对手为曹操、吕布、与陆逊,皆为名将,取胜7次当中,曹操与夏候渊亦是名将。

综上所述,刘备的军事能力虽不能称为军事家,但亦可称之为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