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武将单挑与吕布兵器考
文章摘自《三国的历史真相》
作者:刀锋漫步
本书简介:罗贯中先生一本旷世奇书《三国演义》让三国英雄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传奇。可是,小说毕竟不是历史,小说中的英雄未必就是历史上的英雄。那么,真正的三国历史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刘备真的与关羽情同手足,与诸葛亮如鱼得水吗?诸葛亮究竟是智慧与忠诚的化身,还是大权独揽的奸臣?貂蝉确实是吕布之妻吗?郭嘉究竟是鬼才军师,还是三国头号无间道?千百年来,迄今为止还是历史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
三英战吕布画像
吕布命令大开城门,拍马应战。吕布在马上单指郭汜说:“听说你号称西凉勇士,不如把兵退下,你我单挑一决胜负。”
在这里有必要提到古代武将的单挑,以及回合计算的问题。古代战争并非象小说中那样,冲上来就必定是武将单挑,其实,只有在双方都自恃武力高强的时候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另外,就是我们常在书中看到谁跟谁大战多少回合,这个多少回合是不是相当于武术中的多少招呢?
一个回合,是指两人各自策马相交,在武器能够达到攻击范围时开始攻击对方。当然,这个时候马是不可能停下来的,没有哪个傻瓜会在攻击范围达到时先勒马,如果那样早被人一枪穿掉了。所以,都是在两马交错的时间里,迅速攻击对方,根据速度和攻击角度不同,可能是一招,也可能是连续数招。等到两马各自分开距离比较远了,然后再勒马回头,继续下一回合较量。
在这样的运动作战中,马消耗的体力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见武将单挑数百回合,马力不支,人却能够继续换马战斗的记载。因此,马的好坏和人驾御马的能力,也往往起了决定胜负的作用。骑术好可以在马上闪避自如,往往还可以迅速回身给对手一回马枪,杀手锏什么的。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三国时代很可能还没有“马镫”。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三国出土文物中发现马镫的影子。中国有据可考的马镫,出现在北魏时期的鲜卑人中。后来传播到西方,欧洲人是踩着中国人的马镫进入了骑士时代的。因此,马镫被称为“中国靴子”。
在没有马镫的三国时代,骑马作战是很笨拙的。因此,除了少数骑术高强的勇将惯于马上作战外,大部分将领还是下马步战的。尤其在攻城战中,身先士卒杀敌的将领是不可能骑马上城墙的,所以必须下马作战。但是没有马镫的说法最近被一部分学者所怀疑,他们认为极有可能部分西凉骑兵已经掌握了马镫的技术,这才是西凉骑兵之所以可怕的原因。
郭汜生长西凉,惯熟马术,因此闻吕布号称“飞将”,心有不服,立即纵马与吕布交锋。可是被吕布一枪刺中,副将们一涌而上,将郭汜救回。于是,兵退城外扎营。
以上记载来自《英雄记》: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
有人应该注意到了,这里吕布的武器不是方天画戟,而是枪。。《三国志》写吕布刺董卓时也提到用的是枪,“肃以戟刺之,卓伤臂堕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吕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
当然,在《三国志》中,也有提到吕布在辕门射戟时,“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不过并没有说这只戟是吕布自己使用的,只说命令士兵拿一支戟来,好给他当靶子。
另外一处是关于戟的记载是:“布因登求徐州牧,登还,布怒,拔戟斫几”,这里说吕布是“拔戟”,当然是为手戟,如果是方天画戟何来拔的说法。同时代很多人都用这个作为防身短兵,前面我们已经说过。
根据兵器考,戟按式样和大小分为方天画戟,青龙戟,钩镰戟等长兵器,以及双戟,短戟等短兵器。戟是件非常复杂的兵器,所有戟都是由锋,援,胡,内,搪五个部分组成。
[page]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交锋中,可以钩绞对方兵器,招架对手进攻,甚至迫使对方兵器脱手。并且由于戟头交错的结构具有一定防御面积,非常适合组织步兵戟阵。因此,长戟被自商以来到汉朝大量用于战车阵与步兵阵,而大双戟则用于步战将领的较多,比如典韦。最为常见的是防身用的小手戟,既可以招架防御,而且还能够投掷杀敌。由于戟需要细致从容的技术动作,才适合充分发挥戟的优势,所以在马上远不如枪那么迅捷凶狠。而吕布是三国著名的骑将,所以关于他使用枪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
话说郭汜虽然败阵,董卓余党李蒙、王方等却在城中做了内应,偷开城门,于是四路西凉军一齐拥入。左右观望的大汉部队怎挡的住如狼似虎的凉州军团。吕布见左冲右突,阻挡不住,于是只好引数百骑前去救王允。王允宁死不逃,在这个时候表现出士大夫高尚气节来,说:
“我身为宰相,不仅没安邦定国,反而导致逆贼的反叛,罪无可恕。皇上还幼小,希望你逃出去后早日汇合关东豪杰拯救国难于水火。”
吕布战败出逃后,王允被李傕和郭汜处死。王允死后若干年,动乱平息后的汉献帝思念王允的忠贞气节,用空前隆重的殡礼重新安埋王允,并封王允的孙子王黑为安乐亭侯,食邑三百户。
据史料记载,李傕和郭汜也很隆重地为董卓补办埋礼。可惜董卓尸首已经烧了,只获得些零碎皮骨,只好用香木雕成形体,凑合着祭祀。
没想到临埋那天,突然天降雷雨,平地水深数尺,凌空一个霹雳炸开棺材。李傕心想既然下雨不让我埋,我就改在晴天埋,可是连晴天也天降巨雷,反复几次都是这样。这可实在是难为李傕了。
话说吕布逃离长安,李傕立刻假借皇帝名义全国通缉他,把吕布的画像贴的到处都是,以至于吕布每到一个城市都要找找,看究竟哪个城市的画师把自己画的比较好看点。
吕布一时也不知道该去哪,想起王允的交代,又想自己既然杀了董卓,也算是为袁家报了仇,于是投奔袁术。此时的袁术正做着他的皇帝梦,怎么敢留吕布这个反复无常的危险人物在身边,说了一大堆漂亮话,却没留客的意思。于是,吕布只好去冀州投袁绍。
当时,袁绍境内有黄巾余党张燕在常山一带作乱,袁绍就想好好利用吕布一把,于是问吕布需要带多少人马去。吕布说只要我跨下赤兔,和所随亲将就够了。袁绍的部将都不信。这张燕因为剽捍迅捷,所以有个外号叫“飞燕”,当时他有精兵一万余,骑兵数千,被称为黑山军。朝廷几次征剿都被打的大败而回。结果没想到吕布居然一击而破,大获全胜。
吕布的此次胜利,给袁绍的部将们带来的却是羞辱。得意洋洋的吕布经常在酒宴上跟袁绍开玩笑说,河北名将不过如此之类的话,让诸将面红耳赤。傲慢得不可一世的吕布没想到就因为一句话引来了杀机。
其实吕布帮袁绍做完这事后,袁绍也在考虑该卸磨杀驴了。因为袁绍也忍受不了一个御赐“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的家伙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地晃来晃去。毕竟袁绍的车骑将军只是自封的。被部将一挑唆,袁绍于是决定斩草除根。
吕布也很不喜欢袁绍这个人,向袁绍辞行,说想返回洛阳,袁绍表面答应,半夜却暗派刀斧手埋伏在吕布帐篷外。刀斧手只听见吕布在帐中听貂禅抚琴,以为吕布无所防范,于是伴着琴音昏昏睡去。睡到半夜,刀斧手摸进帐中对床上一顿乱砍,砍得棉絮飞扬,才发现只是一床砍的稀烂的棉被而已。
此时,吕布已骑上赤兔马带着貂禅出城了。
天下之大,竟无吕布容身之处。也许他根本就没想过,自己为什么被天下人所不容,也许他根本不屑去想。这个天真的孩子怀着他的骄傲,抱着他的美人,这个时候,天下所有事情都跟他无关。
《三国志》中并没说这个抚琴人就是貂禅,不过我猜测吕布总不至于逃难也随身带着亲随歌姬什么的,如果有,那只能够是貂禅而已。
袁绍听说吕布居然逃脱,非常恼火,把那帮没用的刀斧手全都削去一只耳朵,让他们一辈子也不敢听琴。
袁绍又问手下人谁敢去追,连问了几声都鸦雀无声,这些部将虽然平时唧唧喳喳,而且特别爱打小报告,但是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学会沉默。
好不容易有几个倒霉鬼被同伙推了出来,可是这些人追到半路远远望见吕布的马匹,就开始在后面慢慢跟,一直跟到吕布出了冀州地界了,他们觉得可以交差了,才打道回府。
《三国志》对这一段历史的记载为:“绍令众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
话说吕布一路流浪,路经曹操统治的兖州。此时曹操,正在徐州疯狂地大肆屠城。
[page]原来,曹操的父亲曹嵩从老家瑯琊举家搬迁,想来和儿子团聚。这个曾经贿赂宦官亿万财富买来太尉头衔的大财主,一路浩浩荡荡白银黄金堆满一车又一车。由于瑯琊属于徐州管辖,徐州太守陶谦自然要百般巴结曹操,于是派都尉张闿沿路护送。可是张闿此人并非什么善鸟,他本是强盗出生,被迫投降了陶谦,眼见几辈子都花不尽的黄金珠宝,怎不砰然心动。张闿一不做二不休,抢光了财宝,顺手把曹家满门老小杀得一个不留。
曹嵩一死,负责护送的应劭连官也不敢要了,北逃投靠了袁绍。张闿则夺了财宝从此隐姓埋名去了淮南。而陶谦本不是曹操部署,一直是站在曾经很强势的袁术孙坚公孙瓒一派的,只是后来发现一代名将孙坚居然战死岘山之中,而公孙瓒又败给袁绍,眼见局势逆转,陶谦正想改变政治立场的,借此机会巴结曹操,没想到竟然惹火烧身。
史学家至今仍然对是否陶谦杀了曹操一家持有争论,有人认为就是陶谦指使的,也有人认为是曹操嫁祸。不过,从曹操派去负责护送的应劭和陶谦的私交来看,陶谦派人护送应该是合理的。而且,曹操何等聪明,如果陶谦有这个胆子,他还敢只派这点人马就带着一家老小性命从陶谦境内招摇而过?至于嫁祸的说法那只有脚指头思考的人想的出来,有本事你也把自己一家老小性命拿去嫁祸一次。
闻听噩耗,曹操方寸大乱,于是尽起青州兵发誓血洗徐州,凡徐州人口一个不留。面对眼睛珠子都爆出来的曹操,陶谦如何解释也没用,只好慌忙应战。曹操大军连拔十余城,大军所过之处尽屠为空城。
陶谦一面殊死抵抗,一面四处飞书求援,其中就有一封飞书送到了当时在公孙瓒手下任平原相的大耳朵的桌上。
大耳朵一看书信,顿时心花怒放。陶谦书中极尽赞美之能事,并且还说是北海孔融极力推荐刘备,说刘备扶危济困,仁义远播云云。这个小小的平原相为自己居然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兴奋不已,于是立即点起平原少少几千人马起程了。
大耳朵进了徐州,自然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欢迎和接待。陶谦问大耳朵准备如何退敌,大耳朵想了一下说:
“我跟曹操曾有一面之交,我先写信一封劝他退兵,他愿意看我薄面退兵最好,如不肯退,再交兵也算不失礼数。”
然后,他就大言不谗地给曹操写了封信,大致意思是说,此事全是张闿那王八蛋干的,与陶谦无关。现在国难当头,将军您应该平息怒火,以国家大局为重等等。
曹操接到信,问左右:“这个刘备是什么人,敢以书来劝我?”马上叫左右把送信的推出去斩了。
不过,大耳朵这次运气出奇的好。
原来,恰好曹操手下有个陈留太守张邈,因为在起兵讨伐董卓时得罪过袁绍和曹操,一直害怕曹操谋害。曹操惨绝人寰的屠杀行动,令当时的士大夫们异常震惊。其中有个性格刚烈的谋士陈宫,他听说吕布已离开袁绍,就建议张邈说:“吕布乃当世勇士,若与之共取兖州,霸业可图也。”
张邈于是乘曹操出兵征讨徐州的机会,张灯结彩迎接吕布为兖州牧,镇守濮阳。周围郡县一听说吕布来了,那些一直对曹操深感恐惧,但又不得不服从的地方官吏纷纷倒戈,拥护吕布。当时,曹操统治下的兖州,除了亲信夏侯惇、荀彧、程昱等人把守的邺城以及所辖二县没有背叛外,其它人都背叛了曹操。
濮阳是曹操的老巢,如果一丢,将无家可归。于是,曹操听从谋士郭嘉献策,卖个顺水人情给了大耳朵,好让徐州追兵不从后夹击,星夜调兵回讨吕布。
陶谦当时已六十三岁,被曹操这一惊吓,忽染重病,眼看不行了。临死招糜竺、陈登商议后事。因为害怕曹操再次来报复,于是托付糜竺和陈登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就这样,大耳朵作为徐州百姓的恩人,风风光光地从小小平原县来到徐州,大摇大摆地做了徐州的主人。
演义中为了把刘备坐领徐州烘托得顺理成章,编造了一个你推我让,三次刘备都不肯受理的故事,并且把陶谦刻画成一位忠厚长者,其实是不切实际的。许劭评价他:“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陈寿则说他:“谗慝小人谦亲任之。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昏乱而忧死。”
曹操挥兵直指濮阳,在城外下寨列阵。曹操立马于门旗下,遥望见吕布骑火红赤兔一马当先。两边八健将左右排开,分别是:雁门张辽、泰山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大旗下两万步骑兵杀气腾腾,城楼上一万弓弩投石手蓄势待发。
曹操笑道:“吕布虽然一夜之间得了一个洲,竟然不知道截断泰山天险扼制我,却龟缩在濮阳,可见也只是个无能之辈。”
吕布军臧霸出马搦战。这臧霸十八岁那年,父亲臧戒因秉公执法而得罪权贵,蒙冤被捕,为救父亲,少年臧霸拦劫囚车,从此跟父亲亡命天涯,因慕吕布骁勇前来投奔。
[page]曹操麾下将军乐进拍马挺枪出迎,与臧霸两马相交,双枪齐举。战到三十余合,胜负不分。夏侯惇见乐进久战不下,舞刀助战,被张辽截住厮杀。
眼见阵前四员虎将杀的难分难解,惹得吕布性起,挺枪骤马,冲出阵来。
夏侯惇、乐进怎是吕布对手,吕布乘胜把长枪望空中一指,城楼上火箭炬石如流星火雨天降,随后两万步骑兵如潮水般掩杀过来。曹操抵挡不住,乱军中战马误撞火场,跌下马来,左手掌被火燎伤。曹军大败,退四十里才收住阵脚。
曹操输了此阵,料想吕布有勇无谋,只能够智取,不可力敌,于是当天夜里亲自带兵偷袭濮阳城外吕布的西营。
驻守西营的,是吕布麾下大将高顺。高顺以治军严明著称,率领着一支仅有七百人组成的精锐部队,号称“陷阵营”。 陷阵营不仅武器装备非常精良,而且训练有素,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曹操正是想偷袭端掉这支号称王牌的队伍,借此打击吕布军的士气。
曹操为打击陷阵营,也临时招募起一支敢死队,个个彪悍无比,身披两层重铠,不用盾牌,全部手执长枪画戟,率领这支敢死队的正是民间传说中“一吕二马三典韦”排名第三的恶来典韦。
顺便一提,“一吕二马”是民间最早出现的关于三国武将排名的说法,因为关张两人是神,所以最早没进排名里。直到后来,毛泽东会见正定县委书记杨德魁时说:正定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了个赵子龙;民间都说是“一吕二马三典韦”,我看应该是一吕二赵。马超这个人不简单,文武双全,但是在三国演义里,他是比不上赵子龙的。说完还亲笔题词。此后赵云和马超的位置就正式发生了转换,再后来三国武将排名在不断变化,又演变出更多版本,不过,吕布第一,典韦第三的位置始终没有改变过。
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人。他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擅使一对八十斤大双戟。而且双手投掷手戟百发百中。
典韦少年时曾为朋友报仇而杀当地恶霸,杀完后提戟过闹市,几百人追赶而不敢近身。典韦先是投奔张邈,后被夏侯惇选为部将,曹操深爱其勇,迁为近身卫队“虎卫军”侍卫长,寸步不离。典韦非常忠于曹操,白天终日守卫曹操身后,晚上则睡在曹操帐外附近。
却说曹操领军杀入西营,原以为可以杀高顺措手不及,谁料陷阵营不愧是治军严明,遭夜袭而不乱,顷刻间火把照如白昼,弩箭射如急雨。曹操部队从半夜杀到天明才攻破西营大门,而此时吕布的援军已经从后面掩杀过来。
曹操被四面围困,进退两难。典韦带领数十死士保护曹操奋力突围,对随从说:“后面贼军来到十步之内,便告诉我。”不久随从说:“十步了。”典韦又说:“五步之内再告诉我。”随从畏惧,立即便说:“贼军来到了!”典韦手持十余支小戟,大喝一声,回首以戟掷敌,追杀者应手而倒。
又从清晨杀到日暮,典韦才护着曹操杀出重围。
曹操在濮阳与吕布相持一百多天,始终未能够取胜。是年蝗灾忽起,军粮接济不上,曹操只好退兵。
当时,谯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有个人名叫许褚(?—232年),字仲康。
说来许褚此人也是个怪物。他曾经带领族人抵御黄巾军,由于寡不敌众,箭矢也用完了,于是许褚命人四处搬来很多大石块。当敌兵冲上来时,许褚就象个人肉投石机一样,不断发射石块,砸得贼兵不敢靠近。
虽然许褚力大无穷,不过食量巨大,所以坚持没几天粮食不够了。许褚饿的发慌,只好假意与黄巾贼军求和,说愿意用牛换取他们的食物。贼兵刚把牛牵走,这些牛居然会自己跑了回来。贼兵追来抢牛,许褚居然可以拉着牛的尾巴倒行百余步,吓得这些兵再不敢来取牛了。
不过《三国志》中这些记载让人很纳闷,黄巾起义军难道就如此弱智,明知敌人缺粮了,还非要用粮食去换牛?
演义里的记载也让人哭笑不得,说许褚活捉了数百黄巾军,典韦问他是不是黄巾同党,他说不是,找他要人,他又不给。于是两人恶斗两天硬没分出胜负,最后曹操埋伏了陷阱铁钩活捉了他,他才愿意投降。
似乎事情一发生在许胖子身上,就一定会莫名其妙。
不过既然我们本着把《三国志》当信史来看的观点,还是暂时接受前一种说法。权且假设黄巾军里有个将领爱牛成癖,尤其看上了许胖子家养的一头貌美如花的耕牛,深恐许胖子饿急了会把牛给吃了,为了拯救生命爱护耕牛,于是不顾战争大局,偷做主张把军粮换了牛,结果被貌似白痴的许胖子耍了一把。
许胖子带领族人投奔曹操,曹操一看就说:“真是我的樊哙。”当即册封许褚为都尉,与典韦同领虎卫军。埋埋埋
次年,曹操再伐吕布,陆续收复失地,虽然互有胜负,但吕布最终在巨野被曹操击败,张邈随吕布投奔刘备。张邈弟张超护送全家去雍丘,被曹操围杀。张邈向袁术求救,途中也被部下所杀。
但是据《献帝春秋》记载,张邈曾经谏止袁术称帝,这与《三国志》张邈本传“未至而死”相矛盾。究竟孰是孰非,尚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