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略谈武功水战

前言:

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军开始了最后一次北伐【1】,而魏国的司马懿在经受了上一次的卤城失败后,开始逐渐采取防守的措施,尽量避开与诸葛亮的野战,而诸葛亮则在魏国境内

屯起了田【2】,第五次北伐也自此拉开序幕。

【1】

《三国志,诸葛亮传》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

【2】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正文:

第五次北伐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诸葛亮送女人衣服【1】和司马懿的千里请战【2】,两者都表现出了司马懿的死守不出。但是事实上司马懿真的一直没有出战吗?司马懿在对阵诸葛亮之前,战斗几乎百战百胜,即使卤城遭遇了一次惨败【3】,未必就会放任诸葛亮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屯田而一直龟缩不出。但是送女人衣服的记载确是白纸黑字确确凿凿,千里请战只为安定众将之心安心防守也是毋庸置疑,所以我推测,在千里请战和女人衣服之前,司马懿有可能吃了一点小亏,之后才决定坚守不出。

首先有一点,诸葛亮这次北伐巨大的影响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以至于孙权认为有诸葛亮在武功,连曹睿都不敢轻易离开【4】。而这次诸葛亮也牵动了曹魏一定数量的援军。那么我们现在需要确定的是武功水战发生的时间。

首先,武功水战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发生在千里请战之前,因为如果曹睿已经下了命令,那么司马懿基本上就不太可能出战了,所以如果存在交战记录的话,那么这场交战一定发生在千里请战之前。当然,也有些人拿“君命有所不受”来狡辩,但是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司马懿攻打武功水的原因是由于水涨,而水涨大都是在夏季,因此武功水战可以肯定发生在两者之前。所以有可能的一个时间顺序是,

1。诸葛亮屯田

2司马懿来攻,发生武功水战

3千里请战

4魏明帝派遣援军。

当然,由于相关史料太少,没有办法完整的联系起来,所以只能理出一个大概的脉络,没有办法推测出详细的时间 。

【1】

《魏氏春秋》“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

【2】

《三国志。辛毗传》“先是,大将军司马宣王数请与亮战,明帝终不听。是岁恐不能禁,乃以毗为大将军军师,使持节;六军八百三十皆肃,准毗节度,莫敢犯违。”

【3】

《汉晋春秋》“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4】

《三国志。吴主传》“是时蜀相诸葛亮出武功,权谓魏明帝不能远出,而帝遣兵助司马宣王拒亮,自率水军东征。”

确定了武功水战的时间,我们来看一下发生的地点。根据水经注的记载【1】,武功是渭水的支流,往东流,从武功县而出,就是武功水。

首先感谢zn兄给我提供的诸葛亮五伐时附近的地图,这是一个大体样貌,黑色字体是三国时的地名,黄色字体是现今地名。

再看这个小图,

根据《一统志》【2】,汉朝的武功县在今天武功县西南三十里,也就是我圈出的地方。再按《水经注》,武功水是向东流穿过武功县注入渭水,也就是在武功县的西侧。

—————————————————————————————————————

【1】

《水经注。渭水注》“渭水又东迳五丈原北。余水出武功县,故亦谓之武功水也。”

【2】

[page]

《一统志》“汉武功县在今郿县界,即斄县故城,今武功县西南三十里。”

接下来就是武功水战的战斗进程了。“武功水战”虽然在三国志中无载,但是却绝非孤证。依据水经注中的书信【1】,诸葛亮派虎步监孟琰驻扎在武功水的东侧,司马懿看到武功水涨,抓住了这样一个天赐良机,前来攻打孟琰。而诸葛亮则有所预备的建造竹桥过河射击司马懿,瞧建成后司马懿退走。这大概就是武功水战整体的战斗过程,但是在《水经注》中还有一个语法歧义,其实也算不上什么歧义,就是少数读不懂文言文的小白亮黑产生的歧解。他们认为“桥成驰去”的不是司马懿,而是诸葛亮,因为整个句子的主语是诸葛亮。为了避免刚读史的人被那些小白亮黑误导,在下拿出几个句子,可作一观。

首先看《水经注》的句式。

【臣】先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水长攻琰营,臣作竹桥越水射之,【桥成驰去】

然后我们上一个《乐进传》中的句子:

关羽,苏非等,皆走之。

首先,击“关羽,苏菲”等的是乐进,也就是说整个主语是乐进,而宾语是关羽,被“击”的是关羽,“走”的也是关羽。也就是说在古文中,在宾语没有用“之”等代词代替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当作主语来继续阐述。《水经注》中的句子也是同理,主语是“臣”,也就是诸葛亮,宾语是“司马懿”,也就是说被射的是司马懿,那么往下阐述的时候就可以把司马懿当作主语来继续阐述,自然桥成“驰去”的也是司马懿了。

然后再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由勇剑夺天罡前辈提供。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2】

这个句子,主语是蛇,宾语是草木。而后来“尽死”的也是宾语“草木”。因此可以看出,宾语是可以当作主语继续往下阐述。

这是《水经注》的句式,大篇幅分析这个其实主要就是怕一些刚读史的人被读不懂古文的小白亮黑误导。那么接下来,可以看一下武功水战的佐证。

《长安志》中记载【3】,诸葛亮建桥,司马懿见桥建好,然后退走。那么按照这个记载,退走的无疑是司马懿。只不过这里省略了双方交战的记载。按照《长安志》,司马懿看到诸葛亮的增援到了,于是便退走,而省略了桥上射箭激战的过程。但是《水经注》为一手史料,而《长安志》则为二手,再加上两者互补矛盾,完全可以互为佐证。而《长安志》只是省略记载,并不代表《长安志》认为激战不存在,所以《水经注》是完全成立的。

武功水战牵动了司马懿上万精锐骑兵,于水涨之际来攻,可见司马懿对于战局的捕捉十分敏锐。但诸葛亮早有所料,则更胜一筹了。

————————————————————————————————————

【1】

《水经注》“诸葛亮《与步骘书》曰‘仆前军在五丈原,原在武功西十里’。余水出武功县,故亦谓之武功水也。是以诸葛亮表云‘臣先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水长攻琰营,臣作竹桥越水射之,桥成驰去’。”

【2】

出自《捕蛇者说》

【3】

《长安志》“亮作车桥,懿见桥垂成,便引兵退。”

结尾总结:五伐初期,孟琰在武功水东侧扎营,而司马懿看到武功水涨,不惜率领上万的精锐骑兵攻打孟琰。结果诸葛亮早有预备,登上竹桥射击司马懿,使得司马懿身率精锐骑兵,于水涨之天赐良机却也不得不退兵。再加上之前的卤城大败,司马懿更加认定无法正面击溃诸葛亮,之后不得不千里请战,甚至甘受“女人衣服”之辱,放任诸葛亮在其眼皮下屯田而不敢轻易出击。也难怪裴松之对于后来东吴的北伐兵败发出这样的感慨:“俘馘千人,未足损魏,徒使无辜之民横罹荼酷,与诸葛渭滨之师,何其殊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