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军团碰上秦国铁军

我们先来假设个引子: 亚历山大战无不胜的马其顿军团继续东进。

秦庄襄王二年,一支奇异的军队让西域诸国震恐。他们不事生产,只知道攻城,杀人与掠夺,只有在缴出沉重的梲金与宣誓效忠之后,这支军队才会考虑放过投降的城邦。投降的城邦可以继续按自己的意思过活,西域诸国盛传这支厉害的军队将继续东进。

秦国从被捕获的匈奴人嘴里得知一个惊天的消息:遥远的西方来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所过之处,片甲不留。但这并不能下倒秦人,相反激起了秦军更加好战的天性,于是秦国西征军出发。。。。

正文:秦庄襄王元年秋,亚历山大的使者来到秦军将领的帐前。使者傲然说道:”我,尊贵的亚历山大的代表,亚里斯多德的学生,加沙的胜利者,萨氏史诗的作者,前来转达亚历山大大人的意旨。你们这些野蛮人,挡住希腊文明的阳光,我命令你马上离开,交出地方和城池,不然就是我们的敌人,在城破之后,不会受到亚历山大的宽恕”。

在听完翻译的费力转述后,秦军将领勃然大怒,喝道:”帐前武士,给我将这个狂妄的蛮夷,拖出去斩首”。谋士连忙劝道:”大人息怒,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呀”。将领说道:”斩使以树威”!

于是使者被拖了出去。 使者骂道:”无知的蛮族,居然敢杀害希腊的使者,众神的怒火将烧毁你们的国家,你们也将被愤怒的闪电劈成碎片…。。呀”。

亚历山大看着副使带回来呈着人头的匣子,气的全身发抖。这些年来,没有哪个蛮邦敢如此羞辱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抚着使者的头发,悲恸的说道:”我的朋友,希腊的骄侥,与我们同时离开希腊的战士,已经所剩无几了,你的离去,使我身边也没有真正的希腊人为伴”。当副使报告秦军将使者的残体高高挂在墙边让野鹰饱餐时,亚历山大再也克制不了胸中的怒火:”以众神之王之名,我将要亲征秦国,秦国将成为一片沙漠,寸草不留”!

亚历山大统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前来。这支久经考验的部队是亚历山大的精锐部队,序列如下:大军的保护人 尊贵的雅典娜总司令希腊的伊拉克总督,高加米拉的胜利者,雅典娜的宠儿 亚历山大 第1大军团军团长 辖 马其顿式重装步兵军团4。共32000人。 第2大军团 军团长 辖各路雇佣军团5。共40000人。 Hetairoi骑兵队 司令 辖 重骑兵团4 ,共4100人

大军整齐的脚步声传到50里之外,大军的雄壮气势震憾了奥林匹斯山!

亚历山大将第2大军团布署于大军的左翼,第1大军团布署于大军的右翼。Hetairoi骑兵队布署于大军的右上角,在两个大军团后方是两群轻装骑兵,成为全军对侧翼攻击的防备。

亚历山大要续写光荣,他要亲自率领Hetairoi骑兵队,征服所有没有征服过的蛮族。他的位置就在全军的最右侧,老位子上。

今天之后,亚历山大又将声明远播,因为他在遥远的东方,复制了一场高加米拉之战。

看到马其顿军团雄壮的阵容与密密麻麻的可怕长矛,任何人都会胆战心惊,但今天他们碰到的是秦军!!!

这时战场的另一边传来雄壮的歌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予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岂曰无衣,亲爱精诚,王于兴师,修我弓弩,与子同志。

秦军步兵伴随着歌声进入阵列。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有大成。

秦军骑兵进入战场。

[page]

第一批手持强弩的秦军弩兵站上第一线。其余弩手则在阵型的四周展开,在南,北两翼的第一纵列弩兵分别面向南,北警戒。在步兵军阵的中央,战车兵开始进入既设阵地。配署战车的步兵以五人一组,将手中的戟交给一名士兵保管,其它四人则提着强弩。秦兵有些两人一组,一个人卧座在地上,抱着一支大弩,一个人背着一个箭筒站在旁边。又有一组人拿出一个像床的东西,看上面的箭,好象也是一个弩。

更远处有一团烟尘,那是秦军骑兵。战场上的骑兵分为两支,一支身披轻盈而精致的鱼鳞铠,也许是为着表示自己有先轸般的豪气,秦骑兵拒绝载上头盔,虽然头盔是骑兵的制式装备。骑兵们腰佩短而锋利的佩剑,手持劲弓。只有军旗的护兵仍提着笨重的长戟。另一支骑兵仿佛无目标地向远方驰去。

秦军将领下达作战命令“备乘与骑,兼之徒步,分为五军,各军一衢。夫五军五衢,敌人必惑,莫之所加。敌人若坚守以固其兵,则急行间谍,以观其虑。分为五战,战胜勿追,不胜疾归,如是佯北,安行疾斗,一结其前一绝其后,两军衔枚,或左或右而袭其处。五军交至,必有其利”。“强弓劲弩长兵在前,长戈大戟短兵在后”

亚历山大惊讶地看着眼前一幅兴奋过度模样的秦军,这支军队实在不行。亚历山大冷笑着对Hetairoi骑兵队司令说道:"这些野蛮人士气倒蛮高的。只可惜,井底之蛙。没有重骑兵,长矛兵的位置不对,矛不及我军长,方阵也不成方阵,他们甚至没有在战场上做出防备我军重骑兵的布署。看样子实在不堪一击。可惜,我却亲自为这场大会战进行布署"

在高加米拉之战中,马其顿军所谓的”斜形”战术,不是指阵势的”斜”,而是指右翼部队沿敌人左翼的的不断平行偏右上延伸运动。亚历山大进行的右翼运动要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右翼延伸是为了避开波斯已经布置过的战场,让他的骑兵做更佳的发挥。可能基于一种试探的心理,大帝让一批佣兵骑兵与波斯骑兵进行右翼的第一场作战。即使马其顿军落败,但是大帝的重骑兵依然完好无损,而且波斯阵线的弱点也暴露出来,而为第二阶段,著名的重骑兵侧击打下基础。

亚历山大突然怀念起波斯军队,那一仗,至少还有一个斯匹德瑞斯能将斧头砍在大帝的头盔上,现在大帝的重骑兵却总是面临如此不堪一击的敌手。"为什么这些蛮人不读读西方的历史呢"? 亚历山大心里都哝着。

亚历山大转身作出进攻的姿式,竖起矛吼道:”重骑兵,追随你们的领袖,争取荣誉,向敌人的侧翼出发”!

秦军看到马其顿军的左翼开始出击了,观望兵喊道:”敌骑步兵,本军左翼前方800公尺,攻击前进中。长矛骑兵在前,步兵在后”。秦将问道:”右翼有何情况”? 观望兵道:”敌长矛步兵本队,本军右翼前方900公尺,守势方阵”。

秦将下令:”全军挺进200步。左翼军,挺进中改雁行疏钩阵,重点向左,扩大射击正面,准备迎敌。右翼军,挺进中改鱼丽之阵,集中火力,待命射击”。

秦将身边的小吏连忙向左翼升起灰色缀蓝毓大雁旗,对右翼升起银色骧金毓大鲛旗。同时快速地在薄木片上笔记命令,一份飞骑送往中军大营,一份飞骑送往前线指挥官作命令确认。秦军开始推进。

秦军的左翼为2个千人,,在2分半钟内将阵型转成一个疏开的军阵,弓弩手在前。战车与战车兵迅速向两翼展开,面对马其顿军形成一个凹型。

秦军的右翼为3个千人,在3分钟内完成了一个较紧实的正面,弓弩手在前,战车兵直接楔入军阵之中形成火力重点。

观望兵的声音再度响起:”敌长矛骑兵本队,本军左翼前方380公尺,冲锋前进中”!

秦将下令“左翼军注意,正前方280公尺处,步弩仰角70度,车弩仰角50度,闻鼓射击”。

“左线预备”。

秦军的三个千人主与九个战车组的各种弩高高仰起。

“右线预备”

弩手们确认了射角,并深深吸了一口气。

“全线预备”

秦军突然如暴雷般复诵射击口令: ” 风, 风, 风” 。

[page]

秦军的突然呐喊并没有吓到老于军旅的亚历山大与他的重骑兵,战场上的万人咆啸是常见的场面。可是接下来的场景,却成为亚历山大的终身梦餍。

古人道:”箭如飞蝗”。秦军的箭遮蔽了阳光,使饱受日晒之苦的重骑兵们感到一股凉意。当箭雨达到抛物线的顶点而往下加速时,箭矢剌破空气的轻征声响结合成一股震憾人心的狂吼。

重骑兵将领喊道:”盾牌朝上”。但是马其顿重骑兵爱带不带的轻盾与铠甲没能拯救重骑兵的命运。

密集的箭雨来自秦军的步兵弩手,车兵弩手与车载弩单次射击的威力,也许就抵过四个步兵伍。而不同的弩种又形成不同的打击范围,300公尺正好在四石弩的最大射程以内。左翼军一次的箭击,也许就射出5000支箭。而一箙百矢,弩兵们在作战时不需要停下来现地补给,就能连续射击100次。

当密集的箭雨洒入马其顿重骑兵的队伍时,结果是惨烈的。秦弩所射出的三棱六槽铜矢,每个重达100公克,在加速度助威之后,几乎可以贯穿所有铠甲。据说中古时代在贵族骑士的要求下教庭以宗教力量宣布用弩是一种罪行,因为弩可以轻易贯穿骑士的昂贵铠甲,不管是平射还是曲射。

亚历山大惊恐的看到重骑兵的战马被一支射在马前胸的箭活活射穿,恶毒的秦矢,三棱构形使中箭者无法轻易拔出矢头,身体的任何部位中了箭之后,即使没有丧命,也会在极大的痛苦中失去部份的行动能力与继续作战的勇气。第一阵箭雨之后,马其顿重骑兵倒下?的骑士或马匹。。

骤然之间遭到重击的骑兵与战马蒙了,冲锋波在秦军阵前不知所措地停了下来,整个曝露在秦军的军阵之前。在没缓过气来的骑士们还没认知到这点之前,他们又听到来自地狱的声音:

风,风,风。

这次,马其顿重骑兵们哀嚎着成片倒下,平时容易控制的战马也在前所未见的惊骇下乱窜,满地都是奄奄一息的骑兵与发狂扭动的战马。

风,风,风。

马其顿重骑兵崩溃了,包括亚历山大在内的幸存骑兵,在第三阵箭雨到达之前就已经掉头逃命。。

在秦军的军事术语中,这叫”射住阵角”。

这批奉命射住阵角的秦兵在无意间展示了秦国弓弩的惊人威力。骑兵在游动野战中最好使用容易操作的弓,但是若所执行的命令类似18世纪西方所称的轻骑兵,只需要在定点上射击甚至下马射击,秦国骑兵也不排斥射程更长的弩。射住阵角的任务刚好不需要骑射,下马射箭就行。亚历山大认为这只是秦军的雕虫小技,不至于动摇整个战局,他拒绝相信马其顿方阵在战场上的威名与作战习惯,将会毁在小小的弓箭上。高贵的希腊人不愿意向没有文化的蛮邦学习。

在向马其顿军团发动攻击后,秦军右翼开始向马其顿军的左翼攻击前进,在前卫逼近敌营200公尺时,下令展开制压射击,以充份发挥每一幅弓弩的威力。鱼丽阵绵密布置使秦弩达到最高效能,而秦军的左翼部队也收起雁行之阵,转为紧密而威严的玄襄之阵。向马其顿军的第1大军团压迫。

亚历山大下令将工兵的攻城用的大盾牌集中起来,重步兵不可能一边扛着大盾牌一边以马其顿矛冲锋,而步兵的小盾在箭雨中显得全无作用。亚历山大希望让所有轻步兵,炮工兵与各种杂兵全部上阵,这些士兵将在重步兵冲锋时与重步兵搭配,举着盾牌同时掩护两个人。虽然以马其顿的方阵结构观察,这实在匪夷所思,但马其顿的对手,更加匪夷所思。

这时,一阵箭雨射倒了大批后卫队,亚历山大惊骇地发现这阵箭雨竟然来自军团的后方。

在马其顿军团的右侧,秦军骑兵射杀了马其顿军试图组织抵抗的游动轻骑兵。秦军骑兵突然冲到马其顿军团右侧200公尺处,并且广正面散开。

马其顿第1大军团在从两面射来箭雨中伤亡惨重,阵形大乱。亚历山大试着组织原本用来随着冲锋的轻步兵出击,但是大草原上的秦骑兵轻易驱马甩开扑过来的马其顿轻步兵,在步兵的小矛能构着秦军之前,已经被秦军在骑射中逐一射杀。另外一批轻步兵兵举起弓箭与掷石试图还击,但是他们的箭术与射程远不及秦亲骑兵。

伟大的巴拉克鲁斯将军在高加米拉大战中以弓箭与标枪击退了冲到马其顿军前方的镰刀战车,这批射手主要的技术是短距离的平射,使弓箭发挥类似手枪的效能。弓箭与标枪的混合编队,代表弓箭的射程甚至必需与手掷的标枪相比。这就是为什么马其顿式训练所产生的射手,对于远处分散而高速运动中的目标感到无能为力。

亚历山大下令大军团直属的轻骑兵团全力向秦骑兵逆袭,2000名轻骑兵向秦骑兵出现的发起整齐冲锋,但是轻骑兵团是不懂得在战马奔驰中射箭的,他们多半只会投掷标枪。秦轻骑兵两个骑兵屯向马其顿轻骑兵团进行反逆袭,秦骑兵在冲锋中一路尽情射击,在精准的平射下马其顿轻骑兵纷纷落马。当两军相逼不到150公尺的时候,秦军的两个骑兵屯精确地改变冲锋方向,张开两翼向马奇顿骑兵卷去。马奇顿骑兵完全没得到白刃战的机会,也不可能进行固定方阵的射击,于是这个轻骑兵团在秦国骑兵的骑射下全军覆没,没有人能够生还。